張振鵬
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成為好孩子,讓孩子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覺是家庭教育的目標之一。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就像一杯沒有倒?jié)M的水,父母不能總是看到“一半是空的”,而應該看到孩子已經(jīng)“有一半的水”。
在一個寒冷的日子,一對母子正在公交車站等車。
媽媽左手提著一個皮包,右手提著一只裝滿物品的購物袋。一陣風吹來,媽媽的頭巾快被風吹掉了,她想整理一下頭巾,可手里提著東西不方便。這時候,孩子看到這個情形,主動提出幫媽媽提皮包。媽媽猶豫了一下,還是把皮包遞給了孩子,然后整理自己的頭巾。
可能是因為孩子的力氣太小,也可能是因為風太大了,皮包突然從孩子的手中落到地上的泥水中。孩子一臉的惶恐,趕緊把皮包撿起來。
這時的媽媽,臉上烏云密布,訓斥孩子說:“瞧你,連個包也拿不住。真是笨啊!你說,你還能干什么呀!”
孩子什么也沒說,眼淚嘩嘩地流了下來。
媽媽對孩子的全盤否定一定傷了孩子的心。試想,如果以后再遇到類似的情形,孩子還會愿意幫媽媽提東西嗎?那孩子又怎么能提高自己做事的能力呢?一句全盤否定孩子的話,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不良影響,盡管說話者可能并不是有心的。
還是類似的情境,另一位媽媽是這樣做的:
一位媽媽和女兒在路上行走時,女兒主動幫媽媽提皮包??墒桥畠阂徊恍⌒模哑ぐ舻搅说厣系男∷堇?,她連忙撿了起來。
媽媽看到女兒臉上慌亂的表情,就把皮包從孩子的手里接過來,用紙巾擦干凈。然后,媽媽對女兒說:“沒關系,你又不是故意的,媽媽不怪你!而且你幫媽媽提東西,表明你對媽媽有一分孝心,媽媽很高興!”媽媽微笑地撫摸著孩子的頭。
“可是,媽媽,我還是把皮包弄到水洼里去了……”女兒很后悔地說。
“每個人都有不小心的時候,也都有犯錯誤的時候。媽媽小時候也常常犯錯誤,不過媽媽都會在錯誤中汲取教訓,相信你也會這么做的!”
女兒說:“媽媽,我會汲取教訓的!我還想給您提皮包!”媽媽很高興地把皮包交給了女兒……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肯定會在某一方面做錯事情,或做事不得法,這是很正常的。作為父母,一定不要因此而訓斥、否定孩子,把孩子貶得一無是處是對孩子極大的傷害。要知道,不當?shù)呐u、全盤否定孩子,不僅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還會讓孩子產(chǎn)生“破罐破摔”的心理,從而產(chǎn)生讓父母后悔的結果。所以,批評孩子一定要就事論事,同時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錯誤中隱藏的優(yōu)點,要讓孩子充分認識到自己犯的錯誤,還要保持其中的優(yōu)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