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娜
摘要:當前,在語文教學改革中,人人解放思想,大膽革新。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邁出了新的步伐,在培養(yǎng)能力、開發(fā)智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也出現(xiàn)了一些落后生,致力于社會的全面發(fā)展差生的轉(zhuǎn)化迫在眉睫。
關鍵詞:差生 樹立信心 結(jié)合實際 提高能力
為了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面向四化建設的需要,我們必須從差等生做起.這是我們常常被忽略的一點.必須千方百計地提高差等生的語文能力。要想提高差等生的語文能力,必須根據(jù)大綱的要求,從提高差等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做起。
一、樹立信心,培養(yǎng)興趣
差等生差的原因,就是對語文學習缺乏信心和興趣。認為學習語文讀得口干舌燥,實在乏味,根本沒有求知的欲望和興趣,這樣的學生是學不好的。信心和興趣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要學好語文,也必須有信心和興趣。因此,要樹立他們的信心,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尤為重要。只有使他們樹立了信心產(chǎn)生了興趣,才能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鼓勵學們?yōu)檎衽d中華而努力學好語文。在平時課堂教學中、班會上與差等生多談心,有意識地把一些典型的事例講給他們聽,讓其從中受到教育,樹立起學好語文的信心,產(chǎn)生學好語文的興趣。另外,我在講課時力求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優(yōu)美動聽的文學語言進行教學,調(diào)動差等生的積極性和激發(fā)差等生的求知欲,使之由被動變主動,而樂于學習。由于小學生活潑好動,針對這一特點,我就開展了一些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語文第二課堂活動。如故事會、演講會、詩歌朗誦會、辦墻報等,讓優(yōu)等生帶動差等生。學生在活動中豐富了知識,也提高了能力,學習語文的興趣將會在實踐中慢慢培養(yǎng)起來。
作為老師消除學生自卑心理必須關心他們,并和他們交朋友。自卑的人往往把偏見投射于人,成績差的同學往往會因偏見而對老師產(chǎn)生敵對情緒,關心他們并和他們交朋友,可以消除他們的敵對情緒,使他們意識到老師沒有拋棄他們,從而為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打下基礎。同時,語文科的基礎性比較強,它滲透于各科的學習以及現(xiàn)實生活的各個方面,多接觸他們,和他們交朋友,還可以利用各種機會提醒他們學好語文的重要,從而引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教學形式靈活多樣
教學改革是個大方向,我們都必須努力去做,但不能只追求表面形式,生搬硬套別人的經(jīng)驗,而要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水平,科學吸收好的教法,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以達到提高差等生的語文能力的目的。
有的課文情節(jié)生動有趣、故事性強、文字淺顯易懂,我就讓學生們自己學,大膽地放手。上課時指導差等生復述,然后找優(yōu)等生補充。這樣他們不但掌握了課文,而且鍛煉了復述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在學生充分掌握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讓學生討論課后思考題,總結(jié)文章的中心思想。這樣做能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他們積極地理解課文,同時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有些難度較大的課文,我在備課時將突破口選好,然后指導學生閱讀,點出重點字詞,讓學生議議其作用,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從而也開拓了思路。在弄通字面意義的基礎上,稍加啟發(fā),引導學生討論,便可理解課文大意及中心思想。最后用較多的時間讓學生反復朗讀、背誦,鍛煉朗讀能力。
三、結(jié)合實際,選擇練題
任何一門學科,不經(jīng)過實踐是學不好的,語文當然也是如此。所以我每天都要布置一定數(shù)量的作業(yè),以便通過這些基本的訓練,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為了保證這一目的實現(xiàn),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與內(nèi)容精選練題,安排有序。按照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分量適中,分散完成。讓學生在課堂上、課后都有練的機會,而且要持之以恒。練要目的明確.嚴格要求,才能保證一定的質(zhì)量。如練習寫字,我提出寫法正確、筆畫清楚、結(jié)構(gòu)勻稱、字跡工整、有一定的速度等要求;朗讀練習要求要用普通話、吐字清楚、聲音洪亮、語句流暢、快慢適度、感情充沛;默讀練習,要求做到不動口、不出聲、速度快。作文要有布置、有檢查、有指導。如果光布置.不檢查、不指導.流于形式。等于不布置。通過檢查,進行小結(jié)。
結(jié)合學生,針對教材,備好朗讀從大量的備課筆記檢查中發(fā)現(xiàn),很多老師在備課中都不備朗讀指導的環(huán)節(jié),而僅僅流于形式地帶一句“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或“指導讀出這句話的美”等等。具體如何指導學生讀出感情呢?教師心中無數(shù),必然導致了朗讀指導的盲目性和低效率。先要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熟練,制訂好朗讀教學的目標。其次,要吃透課文字里行間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安排好朗讀教學的手段、形式,確定好朗讀教學的重點、難點,及時間安排等要素。第三,要細細推敲課文的感情基調(diào),對重點句段的不同語氣、速度、輕重音、語調(diào)等指標要心中有數(shù)。第四,親自“下水”練習感情朗讀,要把所有的朗讀要求能融于自己的聲情并茂的、繪聲繪色的朗讀之中。2.抓住指導的最佳時機,即興范讀教師的即興范讀,不僅有生動、形象、富有啟發(fā)性的有聲語言,還有目光、姿態(tài)、表情、動作等無聲的體態(tài)語言。研究表明:大量的信息需要憑借面部和肢體動作這類體態(tài)語言來傳遞。教師在范讀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學生,從而使學生和老師一起對朗讀內(nèi)容產(chǎn)生共鳴,這種感染作用是播放錄音無法代替的。教師可把握以下教學時機進行范讀:(1)揭題后,范讀全文,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2)在學生對重點句段理解的基礎上,產(chǎn)生強烈的朗讀欲望時,即興范讀,能有效地指導學生進入情境,讀出真情實感。(3)在學生朗讀不到位時,通過范讀,起糾正作用,引導學生讀出恰當?shù)母星?、語氣。針對存在的問題繼續(xù)練習,從而才能不斷地提高差等生的語文能力。
四、顧全多教.關心差等生
我們教師往往重點培養(yǎng)“尖子”,總認為這是出成果之所在。這種心理是極普遍又正常的。但是為了提高差等生的語文能力,必須顧及大多數(shù),關心差等生,設法提高差等生的語文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鼓勵他們站起來朗讀課文,啟發(fā)他們回答問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盡管他們做得還不算好,但我盡力去尋找他們的優(yōu)點,肯定他們的進步,并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使他們感到在老師的眼里還有他,沒有因此而得到歧視。他們會鼓足勇氣,從而想到自己的智能并不比別人差.別人能學好,我也會學好。這樣他們就能消除自卑感,發(fā)揮主動性,產(chǎn)生自信心與自尊心,逐步端正學習態(tài)度,不斷提高學習成績。
近幾年來,在教學過程中,我不斷努力,進一步落實以上措施,差等生的語文學習有了明顯的進步,全班的語文成績得到了大面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