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麗
《小學語文教學法》講到,“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打基礎的一項重要工作”;它是“書面語文表達能力,觀察思維能力和思想認識能力的綜合訓練”,因而具有重要意義。它是語文教學水平的綜合體現(xiàn),是語文教學中的硬任務和難題,是語文教學中的“活酵母”??傊?作文教學很重要,下面我談作文教學六步驟。
一、解放思想,消除恐懼,讓學生“敢去寫
長期以來,由于傳統(tǒng)思想禁錮,小學生小小年紀就會說,“提起寫文章,不如變婆娘”,甚至談虎色變。受其影響,學生在作文課上回避聽講,不敢聽講,課后沒有信心,懼怕作文。長此以往,恐懼之心與日俱增,形成惡性循環(huán),作文談何容易?這是作文教學最大的思想障礙之一。當然,學生怕寫作文,究其原因很多。作文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它是書面語言表達能力、觀察思維能力和思想認識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教師要結(jié)合小學生自身特點,充分認識這些客觀原因,幫助學生突出重圍。只要我們坐下來,通過調(diào)查研究,冷靜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學生怕作文的最大思想根源在于,不理解什么是寫作文。對小學生來說,如果他們知道寫作文就是寫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作文這才走上了正路。
二、深入生活,搜集素材,讓學生“有啥寫”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真話說,必須幫助學生深入生活搜積作文的材料,這是作文教學的第二步,《小學語文教學法》中說的很清,學生作文的內(nèi)容主要靠平時積累,而生活是寫作不盡的源泉。所以,作文的材料主要來自在平時生活中的觀察、實踐和閱讀,做到(1)深入學生生活,幫助發(fā)現(xiàn)美,比如在土地上看“螞蟻搬家”,在秋風中迫落葉,在雪地上堆雪人等,對這些不起跟的小事敏于發(fā)現(xiàn),精心挖掘,這中間既有無限樂趣,又有豐富知識。(2)組織有意義的活動,通過指導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思考,在作文中談感受,學生能夠獨立觀察、獨立思考,他們便從生活中得到了取之不盡的作文材料?如有一位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拔河比賽,賽后要學生寫篇作文,賽前老師對觀察進行了恰如其分的指導,結(jié)果學生從不問角度寫出了自己的感受,而且充分發(fā)揮了想象,寫出了不少佳作:(3)讓學生從平時閱讀中間接為作文提供材料,這已是很多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實踐證明了的成功經(jīng)驗。
三、抓大放小,掌握基本結(jié)構(gòu),構(gòu)筑框架
《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小學作文教學以記敘文為主。記敘文是最常見的一種文體,它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范圍極為廣泛,但它的涵義深刻,分類復雜。對小學生來說,只要知道寫人記事為主的文章就是記敘文,它可分為以寫人為主和敘事為主兩類即可。在作文教學第三步訓練中,重點是寫清記敘文的六要素,先從總體上把握記敘文大骨架和基本結(jié)構(gòu),構(gòu)筑文章框架。其要求是第一,著眼于篇,打腹稿、列提綱,定出我要寫一件什么事(什么人),要說明一個什么意思,這件事的先因后果,發(fā)展過程是怎樣的,這個人的特點是什么,通過哪些事表現(xiàn)出來,我怎樣一步一步把想說的話寫明白,哪一段寫什么。第二,作文主人讀了能看出這是一篇記敘文,能弄清事件的來龍去脈。至于文章的立意、語言,暫可不必作過多要求,這是作文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
四、從段入手,提倡寫小段落,理清思路
學生怕作文的原因之一,正是心里有話寫不出來,寫不明白。這就是第四步要解決的如何表達的問題。段是組成篇的單位,表達就要從段人手,在段上下功夫,把話寫明白也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里有認識的問題,又有表達的問題,而小學生思維簡單,認識膚淺,社會閱歷少,表達能力差,作文往往分段模糊,甚至一篇文章只有一段話,而又不只寫一個意思,讓人讀后摸不著頭腦,正因為如此,我在作文教學中一直提倡學生寫小段,一篇文章可適當多安排幾段,一段只寫清一個意思就可以了,倘若某一段的意思表達比較復雜,一定要首先弄清主要表達什么,先說什么后說什么,怎樣一步一步去實現(xiàn),甚至弄清寫某一點用幾句話,有所重點,有所側(cè)重,理清思路后再去寫。
五、對宇詞句嚴格要求,慎用語言文宇
大綱指出,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一篇文章如果立意新穎,思想性強,結(jié)構(gòu)完整,但語句不通,用詞不當,錯別字連篇,那么也只是敗作一篇。所以,作文寫完后要反復修改,做最后的精雕細刻,既要考慮作文內(nèi)容,又要考慮語言文字的表達,正如你完成一件藝術(shù)品后,還要做必要的裝飾,立求更完美。對小學生來說,具體講:(1)句子不宜過長,盡量寫的簡潔明快,通順連貫,也可作必要的比喻、擬人等修辭。(2)要注意選詞用語,恰當?shù)脑~語可以起到生動傳神,畫龍點晴的作用。(3)要特別強調(diào)錯別字,否則,多日積習,改之難矣。在作文教學中,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習慣和嚴謹慎用語言文字的作文習慣。
六、講求立意,注重思想性和教育意義
一篇優(yōu)秀作文要求很高,但更要講求立意,以及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以達到教育自己和大多數(shù)人的目的。其前提是作文必須有感而發(fā),寫出真情實感,只有說真話才能使人信服,才能打動人,否則寫出來的文章,無感而發(fā),無病呻吟,假猩猩揍作,輕飄若浮云。尤其是小學生作文,要講其思想性和趣味性。而有的同學寫出來的文章,表面上似乎結(jié)構(gòu)完整,語句優(yōu)美,是一篇好文章,但細細推敲,淡而無味,其意義何在?也有的同學根本寫的就是反面材料,雖然把丑人文,也是揭露丑之所以為丑,進行鞭撻,體現(xiàn)了美學原則,但作為小學生,未免能接受的了,甚至受其害走上了歧途,其實,富有童心童趣的作文就是好作文,這樣的作文才符合學生實際,才能達到作文的教育意義,這是小學作文教學要求最高一步,
總之,作文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在教學中,如若能按照解放思想——掌握材料——構(gòu)筑框架——理清思路表達——修煉語言文字——講求立意思想六步驟,由低到高,從大到小,由淺人深,牢牢抓住每一環(huán)節(jié)扎實訓練,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切忌急于求成,蜻蜓點水,孤立訓練,作文教學也不是想象中那樣困難:其實,對小學生來說,只要他能順暢地把自己想說的意思寫明白了,也就達到了“把自己看到、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這個要求。根據(jù)當前實際,指導學生作文重要的是雪中送炭,除了對少數(shù)高水平的學生而外,可以暫緩錦上添花,暫不必要求小學生一定寫出驚人的文章,以免做到那些脫離實際的無效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