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戎戎
電影《梅蘭芳》的編劇之一張家魯寫了這樣一件事:
2005年初在北京寫完第一稿劇本,輕暢之余遂與國富導演、老杜及友人二三登香山,欲往梅先生墓參拜。時值深冬,雪積盈尺,途徑陌生,幾番尋覓不得法。正圖放棄,山坳里竟悠悠轉(zhuǎn)出一人,不知鄉(xiāng)民村叟,替吾輩指路。順利詣墓祭拜后,忘了是誰驚醒:“不愧是梅大爺,這么大冷天還派了人指路!”眾愕,相對欣然。
同年夏末,劇本又要大改,獨自在臺北氣郁。讀《孟小冬傳》,知先生墓在臺北近郊新莊佳山公墓,遂驅(qū)車前往。蓋年代久遠,問管理員皆不知有彼,只得自尋。在墓區(qū)轉(zhuǎn)了兩個小時,大汗淋漓,終于放棄。乘車時突然想及:畢竟是孟先生啊。
一熱一冷,一寬容一孤傲。我本不該去那趟佳山。
(鄭 真摘自《三聯(lián)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