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紅
摘 要 目的:探討唇腭裂患兒圍手術期的正確飲食程序。方法:將2007年1月~2008年6月80例先天性唇腭裂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全過程均執(zhí)行詳細的飲食干預計劃;對照組只在術前,術后進行飲食干預。結果:兩組患兒手術順利,觀察組較對照組,適應術后進食要求的時間、切口的感染、裂開、術后感染發(fā)生率均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早期進行飲食干預,制定規(guī)范化飲食流程,明顯減少了護理并發(fā)癥,縮短了患兒住院天數(shù),降低了住院費用。
關鍵詞 唇腭裂 圍手術期 飲食干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067
唇腭裂是一種先天性頜面部發(fā)育畸形,在我國發(fā)病率約為1.8‰[1]?;颊叨喟橛胁煌潭鹊难?、頜、鼻系統(tǒng)畸形和語言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及家屬的心理健康。隨著醫(yī)療技術的提高,對唇腭裂宜早期進行手術治療[2]。手術方法的改良使手術效果越來越好,治療的成功率除取決于手術技巧外,手術前后對患兒喂養(yǎng)的方法和時間,也非常重要。我科于2007年1月~2008年6月通過對80例唇腭裂患者進行圍手術期的飲食護理干預,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減少了術后并發(fā)癥,手術切口愈合良好,總結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本組80例,唇裂46例,腭裂34例;男51例,女29例;均符合全麻及手術標準。將患兒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
觀察組治療方法:從患兒入院的當天就給予飲食指導。囑母乳喂養(yǎng)的患兒家屬,術前應開始練習用湯匙或滴管喂食母乳或流質食物,如牛奶、果汁等,每日5次,每次100~200ml。術前晚改為流質或半流質食物,避免攝入難以消化的食物,以防麻醉時出現(xiàn)嘔吐而影響手術進行。但嬰幼兒胃排空時間較快,禁食時間不宜過長,手術前4小時開始禁飲水。護士與醫(yī)生協(xié)調盡早實施手術,以免患兒因長時間禁食饑餓而術后哭鬧不安。術后2~4小時全麻清醒后可用湯匙喂冷流汁食物(如牛奶、菜湯等),開始量少,以后逐漸增加,喂食結束后再喂少量涼開水,并用呋喃西林溶液清潔口腔,保持口腔衛(wèi)生。喂養(yǎng)時湯匙不應超過牙床的界限,以免接觸新修補的創(chuàng)面,損傷新修補的組織,防止切口裂開。術后2~3周內進食流質食物,以后改為半流食。1個月后常規(guī)進食,嚴禁患兒術后大哭大鬧。為防止感染,每日應清潔患兒口腔,鼓勵患兒多飲水。
對照組治療方法:按照常規(guī)方法,術前未給予飲食干預。只在術前6~8小時禁食,術后飲食干預同觀察組。
結 果
兩組患兒術后對進食方式改變的適應能力,饑餓哭鬧及哭鬧后傷口滲血、傷口感染及傷口裂開情況見表1,兩組患兒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討 論
先天性唇腭裂主要的治療手段是手術修復,而護理在唇腭裂治療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早期的全面評估、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及手術前后喂養(yǎng)是護理唇腭裂患兒的關鍵。喂養(yǎng)工具以湯匙為宜[3]。觀察組早期讓患兒適應湯匙喂養(yǎng)方式,可讓患兒避免因喂養(yǎng)方式的改變而拒絕進食或不會進食,導致營養(yǎng)不良而影響傷口愈合,出現(xiàn)感染、開裂情況。觀察組適當減少患兒禁食時間,避免患兒因饑餓而哭鬧,造成體力消耗大,導致家屬擔心、緊張,甚至患兒抵抗力降低。觀察組在患兒全麻完全清醒后就可飲水,改變了以往全麻清醒后6小時才能進食的慣例,可以克服因麻醉前后禁食時間長,大哭引起傷口張力增高,增加傷口再裂、出血、感染的機會。觀察組指導患兒家屬飲食多樣化,可食牛奶、果汁、肉湯等,達到了各種營養(yǎng)的供給,為傷口的愈合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同時叮囑術后禁吃硬質食物,注意異物對口腔的創(chuàng)傷,以免造成傷口開裂。進食后漱口,減少了食物殘渣存留和傷口感染機會。
針對唇腭裂患兒圍手術期的飲食干預,減少了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為患兒增加了營養(yǎng),減輕了患兒痛苦和家屬的焦慮,降低了護理工作負荷,有利于傷口愈合和身體恢復,縮短了患兒住院天數(shù),降低了住院費用。
參考文獻
1 邱蔚云.口腔頜面外科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372.
2 林石娣.唇腭裂修復術患兒喂養(yǎng)方式探討.現(xiàn)化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5,14(10):1347.
3 盧愛工,宋華英,李麗麗.唇腭裂患兒喂養(yǎng)方式探討.護士進修雜志,1999,1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