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權等
摘要:強化森林資源管理,抓好“三總量”監(jiān)控,搞好更新造林,加強“四防”是實施天保工程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強化監(jiān)督管理;“三總量”;“四防”;更新追林。
作為人類生存基礎的大森林,正一步步地被侵蝕,為了保護大森林,維持地球生態(tài)平衡,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天保措施。我們作為林區(qū)的一分子,更能體驗到森林的重要性。
一、加強資源調查管理是實施天保工程的第一道工序
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首要的關鍵問題是對森林資源的擁有量,資源的種類,質量的好壞以及資源分布情況進行細致透徹的了解,才能制訂林區(qū)的發(fā)展規(guī)劃和政策。
實施天保工程,強化森林資源管理,才能充分利用資源,多出資源,多出經濟效益。一是要全面改革森工系統(tǒng)資源管理的工作體制。將我省森工林區(qū)資源管理工作,由森工總局資源主管部門統(tǒng)籌垂直管理,從機構設置、組織形式、工作網絡制約機制形成垂直管理體系。二是強化資源部門的監(jiān)督力度。實施天保工程必須嚴格執(zhí)行上級的審批手續(xù),凡是不按時,不按要求審批的,一律不準發(fā)放采伐許可證,嚴格控制年度采伐限額。這樣先控制住資源消耗的源頭,加強管理以進一步控制資源浪費也是保護資源,實施天保工程的實質性首要工作。
二、強化“三總量”管理是實施天保工程的前提
所謂的“三總量”即采伐總量、運輸總量、銷售總量。要想保護天保工程的實施,對林木采伐必須采取有效的監(jiān)控管理措施。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晨,部分森工企業(yè),在林木采伐管理方面,存在著“先伐后奏”,不按設計和采伐許可證作業(yè),超強度采伐,越界采伐,伐區(qū)作業(yè)質量低劣,伐根超高,丟棄木材等現(xiàn)象。在木材運輸和銷售管理方面也存在著個別單位偷賣木材,出現(xiàn)無證運輸,以好充次,優(yōu)質低價,少付款多拉貨,計劃外多銷售等問題,造成效益流失和資源過量消耗,通過三總量的控制管理,來促進山上資源消耗源頭的管住,是十分必要的。
三、強化更新造林以促進天保工程的完善和發(fā)展
采伐與更新造林是相輔相成的,過去只重視采伐而忽略了造林及管護,致使現(xiàn)在資源枯竭,無林可采?,F(xiàn)在實施天保工程,重心有些偏移,由過去采伐為主轉變?yōu)楝F(xiàn)在的以營林為主,大力提高營造林速度和質量,加快森林資源的恢復,做到森林資源培育數(shù)量和質量的統(tǒng)一。第一,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速度,大力發(fā)展多樹種,多林種,多形式,多層次造林,科學安排好樹種比例,從有利于保護森林和提高林分質量出發(fā),積極營造不同樹種的混交林,在堅持搞好常規(guī)造林的同時,大力發(fā)展豐產林,應推行作業(yè),建設、管理一體化制度。第二,要因地制宜,合理培育樹種和調整造林方式和結構,采取多種方式,方法培育森林,避免以前那種一刀切現(xiàn)象,所有地塊不分林分、地位級以及水分布,陰陽坡,林分密度等現(xiàn)象一律培植同一樹種,再加上后期管理跟不上,造成年年植樹,年年不見樹,致使現(xiàn)在沒樹可采。第三,加大科技含量,有專門機構研究,推廣培育優(yōu)良樹種,以及栽培、育苗新技術、新方法。第四,要及時加強后期驗收管理機制,對天然林中幼樹進行撫育,切實把住質量關,嚴禁以欺騙手段,撫育毀林。
四、強化“四防”管理是天保工程的保障
“四防”即防火災、防病蟲害、防鼠害、防毀林,盜竊、濫獵。當前這“四防”工作必須認真貫徹嚴防不貸,并加強“四防”體系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有機整體,確保天然林不受侵害。首先,認真貫徹新,《森林法》杜絕一切火災的發(fā)生,保證天然林不被燒壞和大片毀壞;其次,要加強病蟲害的防治,病蟲害是不冒煙的森林火災,防治病蟲害至關重要下剛才次,要積極防治鼠害,鼠類對天然林生長的破壞極為嚴重,這也是生態(tài)平衡失調所造成的因素之一,必須采取有效技術防治鼠害,達到生態(tài)平衡,減少損害;最后是不法分子的破壞,必須加大森保力度,嚴厲打擊盜竊木材,毀林,亂捕濫獵野生動物,只有這樣,才能使天然林得以安寧,正常生長,維持生態(tài)的協(xié)調發(fā)展。
另外,對林地的管理,對那些毀林開荒,外部人口亂占土地,超坡度地塊等一律清查,該嚴懲的嚴懲,該繩之以法的法辦,并且制定退耕還林規(guī)劃,這對啟動天然林保護工程起到保護促進作用。
通過近年來的天保工程的實施,各部門都圍繞天保出謀劃策,改革方案,制定相應有效措施,天保工程初見雛形,人們的意識觀念也有改變;只有保護好大森林,才能真正的保護好人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