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藍
歷時8年造就的浙江“文化航母”——西湖文化廣場日前落成,浙江自然博物館、浙江科技館率先開館,并立即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每天吸引大批觀眾前來探勝觀賞。
西湖文化廣場地處杭州市中心,位于武林廣場運河北側,占地200畝,總建筑面積達35萬平方米(其中地下面積約14.9萬平方米),建筑總高度173米。作為浙江文化領域前所未有的“航空母艦”式設施,西湖文化廣場概算總投資達22億元。
根據(jù)規(guī)劃設計方案,西湖文化廣場分為10個功能區(qū)塊。建成之后,這里將具備文化、藝術、娛樂、影視、傳播、會展、辦公以及商業(yè)等多種功能。
筆者從省文化部門獲悉,根據(jù)浙江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借鑒國內(nèi)外同類博物館建設和運行的實踐經(jīng)驗,綜合國內(nèi)自然博物館的現(xiàn)狀及該館已有基礎和今后的發(fā)展方向,浙江自然博物館新館建設目標設定為:具有先進理念,富有浙江特色,國內(nèi)一流的自然博物館。其功能定位是:以“自然與人類”為主題,以提高公眾的自然科學文化素養(yǎng)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意識為宗旨,集科普教育、收藏研究、文化交流、智性休閑于一體的現(xiàn)代自然博物館。
一條可穿越137億年時光、暢游宇宙空間的“時空隧道”,大型復原場景中的5000多件展品,配了劇場影像、燈光音效和多媒體解說,浙江自然博物館一開放就受到廣大觀眾特別是青少年的熱烈追捧,開放首日參觀人數(shù)達到1萬人次。為了觀眾的安全,館內(nèi)已經(jīng)限控人數(shù),但每天參觀者還是排著長隊。
省自然博物館前身為1929年創(chuàng)辦的浙江省西湖博物館。2009年7月28日率先免費開放的省自然博物館新館位于西湖文化廣場B區(qū),面積約2.6萬平方米。現(xiàn)有館藏標本近13萬件,記錄地球的生命歷程,并用有趣的互動裝置揭示奇異的自然奧秘。
開館首展舉辦了“恐龍大展”。在恐龍世界,動感的恐龍展品融入復原恐龍時代的環(huán)境,營造出了逼真的氛圍。伴隨著陣陣恐怖的吼叫聲,一條壯碩的永川龍從大樹背后緩緩探出頭頸,邊上還有擺著尾巴、扭動長脖子的雷龍相伴。一隊正在全神貫注觀看的富陽學生立即發(fā)出了歡叫聲。
二樓為“地球生命故事”陳列和“人與自然油畫”展覽,三樓為“豐富奇異的生物世界”和“綠色浙江”陳列。在生物世界里,大型實物標本集中成了動植物園,熱帶雨林、紅樹林濕地、南海珊瑚礁,巨大的生物墻上布滿琳瑯滿目的動植物,仿佛為觀眾打開了一本立體生動的生物大百科全書。
展品從原館的2000多件增加到了5000多件,三分之二是全新亮相。
大部分展品的展示方式很新奇。宇宙,太陽系,地球上的鸚鵡螺海洋、蕨類森林、恐龍世界……從前宇宙和太陽系的誕生,前地球生命起源,到地球生命演化的各個時代,還有冰雪極地、廣闊荒漠、茂密叢林、神奇海島、原始濕地,繽紛珊瑚礁等蘊涵了豐富生物的各類生態(tài)系統(tǒng),展示方式都以大型三維立體場景還原出來,生動地再現(xiàn)了生命演進的曲折歷程。
許多布置在各個場景中的劇場影像和互動體驗裝置也在觀眾的不經(jīng)意時產(chǎn)生奇趣和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