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波 于 強
很少有美國本土的企業(yè),能夠成為多元的美國社會共同批評的對象。也很少有美國本土的企業(yè),能夠把擅于演講的奧巴馬總統(tǒng)氣得說不出話來。美國國際集團(AIG)最近“有幸”成為了這樣的一家公司。
獎金不該發(fā)嗎?
《呂氏春秋》里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如果魯國人在外國看到同胞被賣為奴婢,只要他們肯出錢把人贖回來,回國后,國家會給予賠償和獎勵??鬃拥牡茏幼迂晱膰廒H回了很多魯國人,但是他拒絕接受補償,情愿為國家分擔這筆費用。
孔子并不贊成子貢這種做法。他認為按照魯國原先的法律,那些贖回同胞的魯國人不會受到金錢上的損失,還會得到大家的贊揚,長此以往,愿意做善事的人就會越來越多。可是子貢不接受補償,固然讓他自己贏得了贊揚,但是也同時讓那些贖了同胞的魯國人,就不再好意思向魯國尋求補償,很多以前解救同胞的魯國人,可能以后就不會拯救落難的同胞了。
一個拿了美國政府1700億救助金的企業(yè),在巨額虧損的情況下,還要向員工發(fā)放高額獎金,這件事情乍一看讓人氣憤,但冷靜下來想一想,AIG獎金發(fā)錯了嗎?
獎金自然該發(fā),而且不得不發(fā)。任何時候,吸引和保留核心員工永遠是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課題。經(jīng)濟危機來了,更要保留核心員工,作為企業(yè)過冬的“核心動力”。如果 AIG出爾反爾,不發(fā)給員工該發(fā)的獎金,惹上官司不說,公司的核心員工還會信任公司嗎?
此前,華爾街向這些金融人才支付獎金的方式是股票期權(quán)。他們獎金的高低完全取決于公司股票在市場上的表現(xiàn)。這就讓這些華爾街精英們用自己公司的錢去買自己公司的股票,推高股票價格,使得自身利益最大化。正是這樣的行為制造了金融泡沫,最終導(dǎo)致整個金融體系的崩潰。
這次AIG支付的是現(xiàn)金而不是股票作為獎金,實屬吸取金融危機的教訓(xùn)。從這個角度上看,AIG還改進了獎金制度呢。
到底是誰的錯?
美國政府現(xiàn)在的做法,不但不會讓AIG走出困境,反而會讓其在今后的運營中更加困難。如果征收90%重稅的法案在參議院通過并經(jīng)由總統(tǒng)批準,那么AIG這樣一類被政府救助的公司馬上就會面臨新的問題——發(fā)獎金已經(jīng)不能激勵員工了,因為這些獎金的絕大多數(shù)都會被政府以稅收的形式征收,那么用什么方式來激勵員工呢?提高他們的旱澇保收的薪水嗎?那他們更加可以高枕無憂,“只求薪水,不求付出”,AIG走出困境就更遙遙無期了。
美國政府如今給AIG的注資已經(jīng)超過了1700億美元,是AIG的最大股東,那么之前AIG將自己即將發(fā)放獎金的決定告訴他的大股東——美國政府時,政府為什么沒有表示?為什么要等到這件事情被媒體報道之后,才表示所謂的“氣憤”。
另外,美國政府向這些金融機構(gòu)的注資所獲得的股份,是優(yōu)先股,還是普通股?如果是優(yōu)先股,政府自然對于這些金融機構(gòu)的運營沒有干涉權(quán);如果是普通股的話,美國政府怎么有效地行使他作為投資人的權(quán)利?怎么防止AIG這種事情一再出現(xiàn)呢?
正因為接受了政府救助,AIG才擺脫了破產(chǎn)命運。事實上,公司完全可以與員工就薪酬問題進行協(xié)商,但是政府和AIG的新管理層顯然都錯過了這樣的時機。如果能盡早預(yù)見到獎金合同潛在的危險,就可以采取一些經(jīng)濟與法律的手段對諸如此類的漏洞進行限制。而這些,恐怕也對正在遭受金融風暴洗禮的各國企業(yè)界,給出了足夠的警示。管理
責任編輯: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