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 鳴
名將出場費、東道主現(xiàn)象,甚至“體育搭臺,經濟唱戲”,歷年全運會的種種怪現(xiàn)象折射出什么呢?
眼下,第11屆全國運動會各項預選賽相繼進入高潮,當年本著“國內練兵,一致對外”宗旨的全運會大舞臺,如今卻上演了一出出荒誕劇、搞笑劇,甚至是黑色幽默鬧?。好麑①惽巴艘邸⑺雨爢T為求一勝咬傷對手、女足隊員追打裁判、自行車選手為逃避藥檢主動求輸……回眸過去數(shù)月的比賽不難發(fā)現(xiàn),運動會“變味”之風不減,“功利全運”愈演愈烈。
全運年里怪事多
上周,全運會體操預選賽在山東結束。這本是一場再平常不過的比賽,但楊威的“神秘”退役,使得預選賽頓成人們關注的焦點。對于年近30歲的體操運動員來說,退役本無可非議,可退役時機選在全運會預選賽開幕前夕,就顯得有些“蹊蹺”了。為此,記者曾試圖采訪楊威,但楊威的手機一直處于關機狀態(tài),于是記者又采訪了楊威的隊友和湖北省體育局官員,但對這一事件他們都采取了回避的態(tài)度,在記者的再三追問下,他們說出了“真相”:退役是因為傷病。顯然,這是一個沒有說服力的理由。
果然,幾天后有媒體曝出楊威退役內幕:退役的主要原因,不是傷病而是100萬元的全運會出場費。據(jù)體操圈知情人士透露,與楊威一樣在國家體操隊并肩作戰(zhàn)的幾位隊友,都可以在各自省里得到一個承諾:只要參加全運會,不論是否拿冠軍,都會有100萬元上下的“出場費”。因此,楊威也希望得到和國家隊隊友一樣的待遇,但湖北省體育局方面卻難以滿足這一要求,最終楊威選擇退役。這一消息,也得到了一位與楊威私交很好的朋友的佐證:“楊威確實有傷病,但并沒有到不能參賽的地步?!?/p>
事件之初,當楊威在關鍵時刻選擇退役,湖北方面相當著急,湖北省體操中心和省體育局相關領導一度先后前往北京,希望能夠勸說楊威回心轉意,但最終無功而返,而沒有楊威的湖北隊,最終在預賽中名落孫山,連全運會決賽資格都沒有拿到。這是一個兩敗俱傷的局面,而整個事件的根源,還是“功利全運”惹的禍。
其實,像“楊威退役”這樣的事件只是全運年中的冰山一角,回首近3個月來全運會預選賽賽場,受名利驅動的種種怪現(xiàn)象還有:兩個月前的全運會男子自由式摔跤預賽中,新疆隊的阿力別克在比賽中“咬人”,嚴重違反體育道德,可裁判不但沒有取消他的比賽成績,而且依然判定他是最終的勝利者。賽后,咬人的選手僅被處以警告處分并通報批評的處罰。當時,被咬的甘肅隊選手卡泰的教練紅偉立刻向大會提出申訴,他說:“輸沒關系,但這樣輸讓人無法心服口服?!庇浾咴诂F(xiàn)場看到,卡泰右臂肘關節(jié)處的肌肉有一個大大的咬痕,已經破皮見血了。這名年僅19歲的小將告訴記者:“我在比賽中獲得了一個進攻機會,正準備完成一個壓雙肩到地的動作,這是一個能直接獲勝的動作,這時剛好膀子在他嘴邊,不知怎么回事就被咬了一口。要是沒這一口,我肯定能完成這次進攻,這一局我就能拿下?!?/p>
繼咬人事件之后,又出現(xiàn)了“山東某選手為逃避藥檢主動求敗”的新聞。當時,在2009年全國山地車自行車冠軍賽南京站暨全運會選拔賽上,原本處于第四位的山東隊選手高小寧,在終點前200米逆行,最終獲得第五,有媒體報道稱她這么做涉嫌逃避藥檢,因為前四名需進行藥檢。盡管后來高小寧一再叫冤,并聲稱自己已參加了藥檢,期待相關方面能證明他的清白,但更多的人卻想知道這其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她為何不前行而要向后逆行?
幾周前,女足預選賽賽場又驚曝出新疆女足隊員和教練總共30多人一起圍攻助理裁判的事件。當時是北京女足與新疆女足進行的全運會小組賽預選賽,雙方上半場0比0收場。下半場比賽剛開始5分鐘,北京隊古雅莎踢進一球。在新疆隊看來,古雅莎的進球越位在先,助理教練高桂媚以及部分隊員朝助理裁判童梅娜沖過去,并與助理裁判和第四官員發(fā)生肢體沖突,比賽也因此中斷近5分鐘。比賽重新開始后,主裁判將高桂媚罰出場,并對新疆隊隊員薛曉玲出示黃牌。后來,北京隊劉卅又打進一球,以2比0戰(zhàn)勝新疆隊,取得兩連勝。比賽結束后,新疆二隊隊員和高桂媚一起沖下看臺,與場上隊員加在一起總共30多人一起圍攻助理裁判。最后,4名裁判員在場內保安的護送下才離開球場,有的教練員臉上還被劃傷,出現(xiàn)了道道血痕。據(jù)現(xiàn)場目擊者講述,“新疆隊隊員在圍攻裁判時動作比較大,裁判身上挨了好幾下……”
在全運會的某些賽場,體育“公平、公正”的本質被扭曲了。
“東道主現(xiàn)象”非偶然
若要透視“功利全運”,“東道主現(xiàn)象”也許是最直接的體現(xiàn)。
自八運會迄今,記者已采訪了整整3屆全運會。從八運會開始,全運會出現(xiàn)了東道主“潛規(guī)則”現(xiàn)象:誰是全運會的東道主,誰就能拿全國第一。
八運會時,東道主在金牌榜上壓倒遼寧,成為金牌第一大戶,盡管后來由于藥檢原因,上海的一名金牌選手被取消成績,遼寧勉強返回金牌榜首位,但那時所有的慶功會都開完了,誰還會記得這事兒。九運會時,廣東是東道主,因此他們也順理成章地成為金牌第一大戶,可是圈內人都明白,真正的廣東籍選手拿金牌的尚不足三分之二。十運會,東道主江蘇更是“厲害”,從來沒有進入過全運會獎牌前三甲的江蘇代表團以絕對的優(yōu)勢,囊括金牌、獎牌和總分三項第一,要知道在第七屆全運會之前,江蘇一直在第10到15名之間徘徊,1993年七運會名列第7,八運會名列第5,九運會位居第4。第11屆全運會還沒有開幕,金牌第一盟主就已無懸念——連濟南街頭賣菜的老大娘都知道,第11屆全運會上山東的“全國第一”肯定跑不了。
東道主為什么如此強大?
首先,東道主“裁判優(yōu)勢”無人能及。以十運會為例,當時江蘇作為東道主,無論是仲裁委員會、裁判長,還是裁判員,江蘇省都位居全國各代表團之首。江蘇省不僅在裁判員人數(shù)上占據(jù)了絕對性優(yōu)勢達到136人,而且還有1316名輔助裁判員。單此一項,東道主之利就得到充分體現(xiàn)??赡軙腥朔瘩g,全運會和奧運會一樣,都要采取回避原則,即一名裁判員不能執(zhí)法與他來自同一省份的運動員,但是這一原則存在很大漏洞,首先是仲裁委員會、裁判長的身份是不用回避,其次誰能保證不同省份的裁判之間不能存在某些交易。
或許,正是由于歷屆全運會都出現(xiàn)裁判爭議的風波,國家體育總局決定在十運會進一步擴大引入外籍裁判員和港澳裁判員的規(guī)模和幅度,4年前的十運會上還首次引入外籍仲裁。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由于東道主負責接待外籍裁判,所以往往一旦遇到與東道主相關的賽事,這些外籍裁判的偏向性還甚于中國裁判,因為即使他們犯錯,國家體育總局也無法處罰他們。有此前車,十一運會使用外籍裁判以及港澳裁判的效果如何,仍需要進一步觀察。
與此同時,盡管看上去有這樣那樣的措施來保證比賽盡可能地做到公正,但裁判這一國際性的難題不是那么好解決的。如今,裁判員在領取規(guī)定的報酬之外,還可以從各個運動隊得到或大或小的紅包,所以近年來,體育裁判員成了一個“熱門行業(yè)”, 甚至很多教練員改行當裁判。
據(jù)記者了解,裁判員要想?yún)⒓痈傎惒门泄ぷ?,關鍵要得到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各級領導的認可。抽調哪些裁判員、分派給他們什么工作,都是項目管理中心說了算;比賽仲裁工作,也由項目管理中心負責。裁判員如果不聽從項目中心的安排和指令,官員們可以改判裁判員的裁決,也可以中途撤換裁判員,甚至永不使用該裁判員。既然如此,裁判員自然要唯中心指令是從,中心讓他幫誰,他就得聽令。而巨大的經濟利益,也使得某些中心的官員們自然會使用手中的權力厚此薄彼了。事實證明,凡是涉及到打分項目,東道主占的便宜太大了。十運會上,某場預選比賽,一位隊員多次將對手摔倒在地贏得“一本”,可是當場裁判卻能視而不見,硬生生地把本應該贏得勝利的隊員判輸為止。因此,在一些打分項目如摔跤、拳擊、柔道、體操、武術等比賽,早已流傳著這樣的潛規(guī)則:裁判不想把金牌給你,你實力再強也沒有用。
此外,東道主除了裁判優(yōu)勢外,還有“盤外招”。每逢大賽,東道主利用自身優(yōu)勢使用一些“盤外招”也已成了一個慣例,在實力相當?shù)膶κ直澈螅那牡赜靡恍p招,影響對手的發(fā)揮。
比如,某屆全運會上,為了讓實力強勁的江蘇某支運動隊減少競爭力,該屆全運會的東道主就曾將這支運動隊的住宿安排在離比賽和訓練場地非常遠且交通不便的地方,每天都要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顛簸,江蘇隊才能到達賽地,這無形中也影響了運動員的狀態(tài)。而另一次則發(fā)生在射擊賽場上,當時江蘇隊的一名射擊隊員和東道主的射擊隊員在積分榜上緊緊追逐,名次互相交替,于是損招來了,在江蘇選手射擊時,在觀眾席上就有人敲鼓搗亂,而東道主選手射擊時就場內就異常安靜,最終江蘇隊果然丟掉了金牌,賽后江蘇那位射擊隊員可謂是“滿肚子冤氣說不出,眼里有淚哭不出”。
十運會,東道主換成了江蘇,以往受到的種種不公,這回終于等到了“快意復仇”的時候。在十運會激流回旋男子皮艇比賽賽場,一向平淡的觀眾席突然出現(xiàn)了熱鬧的拉拉隊和鑼鼓隊,他們在運動員沖刺的賽道旁對非江蘇、四川、貴州等隊的運動員“吶喊助威”,最終導致了非江蘇、四川、貴州等隊的運動員受其干擾,失誤頻頻。更有甚者,江蘇還利用東道主的優(yōu)勢,將一些打分項目安排在全運會開幕式之前進行,盡量減少媒體的過分關注,比如在藝術體操的比賽中,鐘玲揭黑事件至今還讓人記憶猶新,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鐘玲所指責的遼寧藝術體操隊同樣也是受害者,他們在與江蘇隊爭奪團體冠軍時,不但現(xiàn)場觀眾故意制造混亂,更過分的是,遼寧隊比賽進行時,音樂竟然被關掉,流暢而優(yōu)美的表演也因此中斷,最終江蘇藝術體操隊如愿拿到了金牌。
東道主之所以能成為無人撼動的“老大”,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利用東道主的優(yōu)勢從全國各地挖掘優(yōu)秀的體育人才,或完全引進,或者與西部合作,實現(xiàn)雙贏。從體育文化底蘊來看,江蘇和山東的實力遠遠落后于遼寧、廣東和上海,可是他們卻能利用東道主優(yōu)勢,利用雄厚的財力,瘋狂引進人才。在十運會上,外省選手代表江蘇奪取了10余塊金牌,同時東道還利用交流選手(與西部合作金牌平分)來確保獎牌甚至金牌。就拿十運會跳水比賽來說,廣西隊的雙胞胎選手李婷/李嬈就被協(xié)議交流到了江蘇。由于江蘇是東道主,她們如果代表江蘇參賽,金牌十拿九穩(wěn),如果不與江蘇聯(lián)手,拿金牌就“險”了。像摔跤、拳擊比賽也是如此。這一現(xiàn)象如今愈演愈烈。
從今年全運會預選賽的情況來看,將于10月11日拉開戰(zhàn)幕的十一運會,東道主山東也將重復著全運會昨天的故事。
不惜重金高投入
如今,大牌明星參加全運會,拿上百萬出場費已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楊威沒有如愿,只不過湖北省體育局有自己的考慮罷了?;仡欉@幾屆東道主發(fā)給冠軍選手的獎金,我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2001年九運會時,廣東發(fā)給金牌選手的獎金在50萬元左右(包括住房在內),而2005年十運會,江蘇給予冠軍的獎勵遠遠超過了這個數(shù)目。
事實上,各省市拿出巨額獎勵已遠遠超過了亞運會、亞錦賽甚至是世錦賽各省市拿出的冠軍獎金,幾乎與奧運會相媲美,全運會獎牌和奧運會獎牌的含金量自不可同日而語,但獎金卻打了個平手。
“只要在全運會上有出色表現(xiàn),省里是絕對不會虧待運動員的!”這是各個省市及行業(yè)體協(xié)在比賽之前都會做出的許諾。雖然比賽之前,各個代表隊不會明確金牌獎金到底是多少,但運動員心里都有一本明賬:拿了全運會冠軍,收入絕對不菲,收入之所以不菲,則是因為他們能替地方爭光,給相關方面撈到了政績。
與爭金奪銀的賽場風云相比,涌動于幕后的“全運經濟”也開始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圍繞全運會投入的3大項,承辦方、參賽單位、各路商家可謂做足文章,戰(zhàn)績指標已不再是單純的競技體育的比拼,已升格為財力的較量!
全運會4年一屆,承辦城市用于場館建設、道路擴建維修的資金相當驚人。2001年廣東省承辦九運會,投入場館擴建、改造的專項資金據(jù)說高達43.4億元人民幣,而承辦十運會的江蘇省僅為主賽場——占地約40.1公頃的南京奧體中心的單項投資就突破了22億元人民幣。在籌備十運會的4年間,江蘇省各地投入100億元資金新建或改建了132個體育場館,而十一運會東道主山東省同樣是斥資100多億人民幣用于全運會前的場館擴建、市容改造。
經濟因素的超強介入已日漸成為全運會上奪冠爭金不可漠視的現(xiàn)實。有人這樣定義:全運會金牌就是用金錢打造的。近些年來,全運會被各個省市定位為一項重要的形象工程,4年一輪回的全國運動會展示的不僅是各省之間的體育競技水平,更表明各個省的經濟發(fā)展水平,于是就有了“體育搭臺,經濟唱戲”的說法。
除了場館建設外,用于隊伍建設的資金同樣驚人。一塊全運金牌究竟價值多少?從獎勵幾萬、十幾萬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包括獎房、獎車、編制轉正、級別提干等諸多追加懸賞,呈幾何級數(shù)遞增的“全運犒賞”已嚴重物超所值,卻在攀比中居高不下,并演變?yōu)椤叭\成本”中有增無減的痼疾。陜西省就曾為自行車、中長跑等項目開出重獎百萬元人民幣的天價。這些省區(qū)據(jù)說是以重獎刺激尋求“以點帶面”的良性循環(huán),但一些經濟大省同樣為確保全運佳績花費不菲。承辦九運會的廣東省雖然最終如愿獲得第一,但對69.5金、48銀、51.5銅的獎勵,僅獎金一項就耗資8000多萬元人民幣。據(jù)估計,“砸錢游戲”在本屆全運會上不僅不可能有所收斂,反而會如火如荼。
各參賽單位為了全運會而進行教練員和運動員的人才交流早已有之,如果說以前還帶有“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溫情色彩,那么如今的人才交流則已附帶上濃重的商業(yè)意味,尤其是“雙計分制”、“平分獎牌”等措施相繼出臺后,圍繞人才交流而引發(fā)的爭奪戰(zhàn)、商業(yè)戰(zhàn)更是一發(fā)而不可收,由此增加的投入也持續(xù)看漲。以承辦上屆全運會的江蘇省為例,為確保十運會“保二爭一”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江蘇省在九運會后不惜重金全國招賢,僅收購原遼青足球隊作為江蘇十運足球戰(zhàn)略儲備梯隊一項,便斥資2000多萬元人民幣。
有人把全運會戲稱為“錢運會”和“權運會”,似乎并不是件過分的事情。對于中國體育來說,或許全運會到了應該變革的時候了,但愿全國矚目的全運會,不再成為燒錢的游戲、政績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