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勝茗
“你這輩子沒有親生子女,是孤寡命,但老運好、有福氣?!币晃凰忝壬?0多年前的“預言”竟然成真——45年來,這位老人得到了沒有血緣關系的兒子無微不至的照料。
老人名叫陳光菊,今年89歲,是城口縣農辦原副主任王際富的繼母。俗話說血濃于水,但王際富與繼母之間那種超越血緣的濃濃親情,讓人動容……
■ 孝心滾燙,誓把繼母當親媽
王際富孝敬繼母的故事,還得從他的親生父母說起。
1940年,王際富出生在開縣三合鄉(xiāng)(現(xiàn)三合鎮(zhèn))一戶農民家庭,沒有兄弟姐妹的他自幼就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為送他上學讀書,母親甚至把嫁妝賣了給他湊學費。
1961年王際富學成歸來,在開縣天白區(qū)四合鄉(xiāng)(現(xiàn)九龍山鎮(zhèn))工作。1962年,他到四川省萬縣(現(xiàn)重慶市萬州區(qū))干部培訓學校進修,畢業(yè)后被分配到城口工作。城口貧窮,交通閉塞,他又是家中獨子,忠孝難兩全,他茫然了。最后,他還是決定告訴父母組織上的安排和自己打算到城口工作的想法。他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王際富來到城口后,時時牽掛著父母,尤其是患有嚴重胃病的母親。從離家的那天開始,他每月都寄信給家里,關心母親的病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還到處打聽偏方,并到城口的深山里挖藥材寄給母親。每次父母收到他的信和藥材后,都會給他回一封簡短而又充滿思念的信:“吾兒際富,來信已收到,藥也收到。”雖然只有短短的10余個字,但是每當收到信件時,都是他最開心、最幸福的時刻。
盡管他不停地寄藥,但依然沒能挽留住母親生命匆忙而去的腳步。1962年底,他收到父親的來信,得知母親病危,父親希望他迅速回家。因為當時沒有汽車,他步行幾天才趕回家,到家時母親已被安葬了。當時他整個人都崩潰了,他在母親的墳墓前長跪不起。
以后,每當王際富講述這一情形時,眼圈總會變紅:“天下最深的是母子情,這輩子我最難過的事就是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p>
母親去世兩年后,陳光菊來到他的家,成了他的繼母。
“我又有媽媽了!”繼母的出現(xiàn),讓王際富感到久違的母子親情重新回到他的身上,他深深地被這種幸福包裹著。
■ 情濃于血,兒子是繼母的唯一靠山
1970年,王際富的父親去世,沒有親生兒女的繼母獨自一人住在老家,靠務農為生。這期間,王際富經(jīng)常寫信,向繼母噓寒問暖,委托親戚照料,寄錢給她補貼家用,空閑時常回老家看望她。王際富決定要像孝敬親爸親媽一樣照顧好繼母,把自己對父母未盡的愛在繼母身上悉數(shù)補償。
隨著時間的推移,繼母年齡大了,體力弱了。1986年,王際富將她接到城口縣坪壩區(qū)(現(xiàn)坪壩鎮(zhèn))和自己一起生活。1998年,王際富因工作調動,又將繼母接到城口縣城生活。單位給他分了一套60余平方米的職工單元房,他專門讓出一間屋給繼母住,讓兒子睡客廳搭地鋪。
冬天,繼母晚上睡覺翻身時,被子容易掉下床,他就想法把兩床被子用線縫上,等繼母睡著了,再把被子的三只角固定起來,這樣被子就不會掉下床,她也不會著涼了。
繼母晚上上廁所不方便,王際富就準備了一只塑料馬桶,放在她的床邊,每天早上再沖洗干凈。
“她的飯量比一般老人大,吃得較多,常常大小便失禁,弄得到處都是?!蓖蹼H富說,每天要用水加上洗衣粉沖洗地面,再用拖帕把地擦干凈。
這一切,妻子朱瑞瓊都看在眼里,她被丈夫拳拳孝心感染著,她也更加敬重自己的丈夫了。丈夫不在家的時候,她就擔當起照顧繼母的重任。
2000年5月,繼母在家中摔傷導致中風,半身不遂,經(jīng)醫(yī)治雖然有所好轉,但王際富夫婦肩上的擔子更沉了。
2001年的一天,年過半百的獸醫(yī)朱瑞瓊和同事去一村民家醫(yī)治牲口。忙完時天色已晚,沒有公交車可乘,但她不顧同事的勸阻堅持步行回家。她說丈夫外出辦事了,家里沒有人照顧繼母,繼母會餓肚子。當晚,她翻山越嶺走了幾十里路趕回家,第二天天還沒有亮,她就起床,把繼母的生活安排好,又急忙趕回村民家。同事和村民都贊揚她對待丈夫的繼母“比親閨女還親”。
2003年,王際富買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新房,但繼母堅持不搬家,加上新房樓層太高,樓面又是地板磚,容易濕滑,王際富就同意分開住。從此,王際富每天給繼母送飯,在她吃飯間歇,還要打掃衛(wèi)生,洗好臟衣服,等一切打點好了,他才放心地離開。
如今,年近七旬的王際富,皮膚皸裂、皺紋很深、頭發(fā)也不多了,看上去要比一些同齡人蒼老許多。但每當看著繼母香甜地嚼著飯菜,他就能忘卻所有的辛苦和煩惱。
“繼母一生曲折,很不容易。只要她快樂,我就快樂?!蓖蹼H富動情地說。
■ 真心換真情,繼母舐犢情深
真心總能換來真情。
繼母的耳朵越來越背了,別人跟她打招呼時,她只能對著別人樂呵呵地笑,但有句話她放在心底,逢人便說:“我后半身過的好日子,是我的兒子兒媳給的喲!”
面對如此溫情,她也讓王際富感受到了濃濃的母子親情。
繼母自與王際富一起生活以來,省吃儉用,舍不得穿新衣服。每當王際富拿錢讓她買新衣服時,她總是說,原來的衣服還可以穿,她想給兒子省錢。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她主動做飯、洗衣服。在坪壩區(qū)生活期間,為改善家里生活,她每年都要養(yǎng)兩頭豬,保證兒子家里有臘肉吃。王際富下班回家前,她總會燒一壺開水,把茶葉準備好,兒子一進家門就能喝上一口熱茶。有時她上山去拾蘑菇,挖點兒野蒜等新鮮野菜,給孩子們換口味??粗患胰顺燥垥r談笑風生,她和大家的心貼得更緊了。
王際富至今還記得,在兒子王騰還小的時候,繼母總愛背著他到河灘上玩,逗他開心。一天,走著走著,一塊石頭把她腳絆住了,為不讓孫子摔傷,她趕緊身體前傾,撲倒在地,手掌被碎石劃破了,滲出血來,半天動彈不得。但她顧不得這一切,回頭看可愛的孫子爬在她身上沒事兒,竟然忘記了疼痛,笑了。
“讓我最感動的是,她從1986年一到我在城口的家中,就開始幫忙照顧我癱瘓在床的岳母,換洗衣服、擦洗身子、端屎接尿都是她負責,一直到1987年11月岳母去世?!泵慨斖蹼H富回憶起這些時,眼中總是閃著淚花。
現(xiàn)在,看到年近70歲的兒子每天給自己送飯,繼母很心疼,總是掙扎著拄著拐杖,要自己做飯吃。
■ 言傳身教,孝心啟迪兩代人
屋檐水,點點滴。在王際富的言傳身教下,兒孫們也十分敬重老人。
2003年4月的一天,陳光菊牙疼得厲害,王騰得知后,立即把她背到醫(yī)院門診部?;丶液?,王騰累得在家里躺了一天。家里有什么好吃的,王騰總要給奶奶留一份。這一習慣一直保留到他參加工作后?!拔覀円黄鸪燥?,王騰總是讓服務員包點兒雞腿、鮮魚湯之類的東西,說是要帶回去給他奶奶吃?!蓖聜兘?jīng)常感受到王騰對奶奶的一片孝心。
王際富的孫子王馳騁,盡管才上小學一年級,卻很懂事,經(jīng)常給曾祖母表演節(jié)目,逗她開心。
“一個算命先生曾說我這輩子沒有親生子女,是孤寡命,但老運好、有福氣?!标惞饩战?jīng)常笑著說,自己并不相信算命,沒想到這輩子真能遇到王際富這樣的好兒子,讓自己兒孫繞膝,十分幸福。
“兒子媳婦對我們也很孝順。”王際富樂呵呵地說。王際富夫婦每次出門旅游,王騰總會想盡辦法借來車子,開車送他們到80多公里外的四川萬源火車站,回來時再開車去接;兒媳出差,也總會帶回各種各樣的禮物……
“爺爺,等我長大了,給您買電梯房,那樣您和奶奶就不用再爬樓梯了。”孫子天真的話,讓王際富十分欣慰。
王際富一家尊老愛幼的故事,在當?shù)貍鳛槊勒劇?002年1月,他家榮獲“重慶市五好文明家庭”稱號;2004年12月,朱瑞瓊榮獲“城口縣十佳婆媳”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