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波
【摘要】新理念下的快樂作文教學應當具備五個環(huán)節(jié):樂讀——暢說——言真——悟理——怡情。教師應引導學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表達不拘一格的思想,讓每一個學生都快樂起來,寫上自己的、自然的作文。
【關(guān)鍵詞】作文教學;快樂作文
Happiness composition the teaching carry on exactly
Liu Ji-bo
【Abstract】The happiness composition teaching that is under the new principle should have five link:Joy read-the Chang say-the speech be true-Wu reason-relax.Teacher should leading student with the form which don't stick to one space expression don't stick to one space of thought, let each student happiness, write top oneself of, nature of composition.
【Key words】Composition teaching;Happiness composition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可在實際的教學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普遍厭煩寫作,歸根結(jié)底還是應該激發(fā)學生習作的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入門的向?qū)А!敝逃铱涿兰~斯也曾經(jīng)說過:“如果人們吃飯時沒有食欲,勉強把事物吞到胃里去,其結(jié)果,只能引起惡心和嘔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饑餓的驅(qū)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會樂于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可見,作文教學中著力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使學生“有饑餓感”、“有食欲”,樂于表達,將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撥動學生樂于寫作的心弦。結(jié)合自己的作文教學實踐和《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我認為新理念下的快樂作文教學應當具備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樂讀——暢說——言真——悟理——怡情。
1. 樂讀——給一片靜心的天地,讓學生快樂讀書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chǔ),離開閱讀,學生對事物的表達將是無序而枯燥的。如果沒有大量的閱讀,就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讀和寫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缎抡n程標準》也指出:“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边@就要求學生要大量閱讀,在讀中靜心,在靜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養(yǎng)豐富的情感。要求學生在讀書時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與作者的情感表達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為此,我班成立了“小書蟲”俱樂部,學生自己所擁有的課外讀物都捐獻出來,成了班內(nèi)所有同學的公共讀物,讓學生盡可能涉獵多方面的知識。在做好正常教學工作的基礎(chǔ)上,一周專門拿出兩節(jié)課讓學生讀書,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靜心讀書的機會。此外,建立誦讀課程、名著課程、瀏覽課程三級閱讀課程體系:誦讀課程即古詩詞、中華經(jīng)典名錄、現(xiàn)代優(yōu)秀詩文的誦讀;名著課程即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閱讀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和大師進行對話;瀏覽課程即對時事新聞、報刊雜志、網(wǎng)絡的閱讀。目前,一股爭讀書、愛讀書的氛圍在我班已經(jīng)初步形成。
2. 暢說——創(chuàng)一個馳騁的舞臺,讓學生傾吐心聲
欲望是人為某種需要而產(chǎn)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開啟思維閘門的鑰匙,又是思維的指南針。所以,教師應當為學生創(chuàng)一個馳騁的舞臺,真正調(diào)動學生內(nèi)在的言語表達欲望。堅持以“讓學生暢所欲言為本”,為學生的自主表達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的束縛,為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馳騁的舞臺,讓學生在為他所提供的舞臺上說自己要想說的話。我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建立了談心聊天室,學生、家長、老師隨時可以進入,通過這個平臺,大家相互提意見、發(fā)表看法、欣賞作品、評改作品等,學生、家長、老師有什么想說的話在此盡情傾吐,從而拉近了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老師和家長的距離,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說的積極性,為學生的寫作鋪平了道路。
3. 言真——留一席傾心的空間,讓學生學寫真話
葉圣陶先生說:“要敢言天下真,這也是做人的根本。”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體驗,激發(fā)自己的情感,從而產(chǎn)生一種學寫真話的沖動和激情,即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和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美好愿望。我一向要求學生說心里話,抒真情。在一次寫作中,我班的王茜同學就寫出了《老師啊,您啥時微笑一下》這一針對性很強的習作,大膽地指出了數(shù)學老師上課時總是陰沉著臉,同學們因此提心吊膽的真實感受。學生大膽地講了真話,這不正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工作的真諦嗎?
4. 悟理——造一個暢談的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
《新課程標準》指出:“應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的評價,對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應予鼓勵?!痹谧魑慕虒W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認真修改作文,使學生在評議中獲得啟發(fā),最后再一次自覺修改自己的作文。在這樣的學生自由暢談的氛圍中,學生就會通過自評、互評的方法,在選詞、用詞、表達、分析、比較等一系列修改活動中,不知不覺就提高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消除了學生對寫作的畏懼心理,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評改作文的活動中。我要求學生寫完作文后,把作文本放在班級內(nèi)設置的作品展示臺上,而不是由我?guī)У睫k公室進行逐一修改,到下次作文時再把我的“成果”返還給學生,而是要求每個同學自找時間在下次寫作文之前把所有同學的作品欣賞一遍,并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議,這樣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評改的積極性。
5. 怡情——耕一塊冶情的沃土,讓學生情感升華
寫作的最終目的不在于學生能夠?qū)懗龆嗝磧?yōu)秀的文章,而在于通過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來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得到升華,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造就一批現(xiàn)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因而,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就應以作文教學為載體,做到“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應當是我們教育的終極目標。
學生每天都在生活的海洋里擷取著絢麗的浪花,我們每一位語文工作者就應引導學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表達不拘一格的思想,讓每一個學生都快樂起來,寫上自己的、自然的作文。
收稿日期:2009-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