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東非標準報》5月19日文章,原題:忘了中國吧,印度才是理想之地 印度和中國都是有核大國,人口都超過10億。經(jīng)濟學家會因此很快指出,這兩國市場巨大,只有經(jīng)濟上無知的國家才無視它們。
在我國的話語和規(guī)劃當中,印度一直只字未提,條條大路通往的是中國。然而,印度人在肯尼亞百年有余,跨越印度洋的貿(mào)易自古就很繁榮。為何我們把目標放在中國身上:它離我們更遠,還是個新來的?不是說貿(mào)易中的萬有引力定律表明國家越近貿(mào)易越多嗎?為什么我們無視印度:它離我們更近,市場也不?。侩y道情況恰恰相反:是印度忽略了我們?
試想一下,內(nèi)羅畢大學里教授的語言是漢語而不是印地語。這兩個大國與肯尼亞的交往方式各不相同。對印度來說,途徑似乎是商貿(mào)。一些觀察人士認為,中國所采取的途徑新穎,他們深受肯尼亞大眾的歡迎,因為百姓每天都要走路。其他人大膽表示,修路需要大筆資金,這些大項目的決定權在政府領導層,這讓中國戰(zhàn)略專家有機會打動政府的心,且不引起任何驚訝。印度電影和舞蹈最近很受肯尼亞人的歡迎。印度是否最終意識到,贏得肯尼亞人的時候到了。和英美相比,中國和印度滲透肯尼亞和非洲的戰(zhàn)略從總體上說有些膽怯。英美知道,經(jīng)濟的成功就是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通過教育或者宗教)。中國和印度沒有抓住這一簡單事實,盡管兩國都鼓勵肯尼亞人去它們那里學習。
為什么印度沒有施展經(jīng)濟影響力?為什么這里沒有印度電視或者廣播節(jié)目?或許他們認為肯尼亞市場太小?;蛘邌栴}在我們,太專注于西方,看不到腳下的機會。印度在科學和技術上領先。我們常常談及亞洲虎,而忘記了亞洲象。其他國家甚至沒有看到印度的潛力。美國甚至和印度簽訂核能合作協(xié)議,這表明印度不能再被忽略。
印度的經(jīng)濟增長因改革而誕生奇跡。我們也學習到自食其力的好處。印度在災難時沒有接受國外援助。有趣的是,印度和中國都對肯尼亞興趣頗大,但是很少評論肯尼亞政治,他們更喜歡無聲外交。經(jīng)濟和政治戰(zhàn)略專家已經(jīng)表明,中國主導的“太平洋世紀”不會存在太久,下一場經(jīng)濟活動的舞臺將在印度洋。同印度更緊密接觸會讓我們在這個舞臺上搶得先機。印度才是我們的目標。如果搶先一步,我們會獲得競爭優(yōu)勢?!ㄗ髡邽閮?nèi)羅畢大學商學院學者易拉齊,向陽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