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野貓一樣漆黑發(fā)亮的眼睛注視人間
鮑爾金娜,1984年生于內(nèi)蒙,身屬蒙古黃金家族,長在沈陽,畢業(yè)于北京服裝學(xué)院,現(xiàn)居北京。2000年,出版?zhèn)€人文集《少兒不宜》。2001年,出版文集《北陵大街13號》。
2006年,憑借其作品《藍毛黃毛鸚格麗鵡》獲得第三屆全球華文青年文學(xué)獎冠軍。2007年,在春風(fēng)文藝出版社出版其長篇處女作《紫茗紅菱》。從讀中學(xué)時起一直是《美文》關(guān)注的青春作家,有多篇作品在《美文》(下半月)發(fā)表。
校園亦是江湖
龐潔
第一次讀鮑爾金娜的作品,是她的那篇獲獎文章《藍毛黃毛鸚格麗鵡》,費解的題目引發(fā)的是一個傳神感人的故事,質(zhì)樸的行文、清晰的脈絡(luò)、幽默詼諧的表述、悲憫的情懷——鮑爾金娜幾乎具備一個優(yōu)秀小說家的全部氣質(zhì)和修養(yǎng)。作為同齡人。她的真誠讓我感動,讀了過多矯揉造作的青春讀物后,人的內(nèi)心難免會向往寧靜與質(zhì)樸,向往天真與溫情,鮑爾金娜的作品帶給我的正是如此的感受與共鳴。
《紫茗紅菱》是她的長篇處女作,剛開始見到這個題目,我以為是她也寫了時下網(wǎng)絡(luò)流行的玄幻作品,“紫茗”、“紅菱”這兩個女孩的名字帶著些許古典溫雅的情懷,像極了玄幻言情的女主人公。看了簡介才知道,這是一個和我們同齡的生于80年代的兩個女孩子成長的故事,讀罷全文。我不禁要為鮑爾金娜叫好!她寫出了一代人的校園,一代人的心路,逼真而動人。唐紫茗與阮紅菱,她們好像一根藤上的兩朵并蒂花。同樣美麗,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鮑爾金娜擅長于故事的經(jīng)營,兩條線索交織并進,逐層推近故事。使得全文非常豐盈充實。讀罷后,我暗自納罕,鮑爾金娜是如何擁有如此精湛的表述能力與對素材的把握能力的,所謂文有余思,筆無滯礙,信筆所至,皆成妙諦。她筆下的人物,性格迥異,每個人都是鮮活的個體,同樣的校園不同的人生,卻又彼此糾葛,仿佛金庸先生筆下的武俠世界,有人的地方即有江湖,鮑爾金娜的“江湖校園”便是這樣一個異彩紛呈的世界。
兩個女孩子,她們都經(jīng)歷著成長必需的過程,有過朦朧的初戀,有過忐忑的揣測,有過和老師的斗智斗勇,這一代人的生命中雖然沒有了父母一代上山下鄉(xiāng)的經(jīng)歷,卻因為時代的殘酷而具有了同樣豐富的挑戰(zhàn)。于是,這樣的挑戰(zhàn)中,唐紫茗向“好孩子”的標準邁進,我之所以加個引號,是因為紫茗并非傳統(tǒng)定義下的好孩子,雖然她擁有很多好孩子的品質(zhì)。紫茗這樣的孩子,是比“優(yōu)異成績、尊師愛友、豁達開朗”等等更加擁有絢爛個性的,紫茗的早熟表現(xiàn)在她知道自己要什么,這樣的智慧體現(xiàn)在一個孩子身上非常難得。她叛逆但不輕狂,有小小的高傲但不失可愛,重要的是,她尊重自我。尊重自我的靈魂,懂得如何樹立自己。無論是學(xué)業(yè)上還是情感上,她的自知與自省讓人欽佩,她的寬容亦讓人感動。紫茗的魅力在于她的性格魅力,她的早熟與通透,她的沉著與執(zhí)拗,也許很多時候也讓她陷入孤獨的境地,讓她成為同齡人中的異類,這種境地對于漫長的人生歷程,卻是必要的,在孤獨中她可以更好地提升自我。在思考中更好地打磨自我,擁有這種魅力的人注定做不了“標本式”的好學(xué)生。
毋庸置疑,應(yīng)試教育下的很多擁有優(yōu)異成績的孩子未必擁有健全的內(nèi)心,一旦脫離了應(yīng)試模式,脫離了老師與家長的教導(dǎo),他們將很難為自己定位,甚至寸步難行,這是非??膳碌慕Y(jié)果。但是,我不同意“應(yīng)試教育會荼毒人”這樣過于武斷的說法。任何一種教育模式都有它的弊端,應(yīng)試教育如此,開放式教育抑或家庭教育都避免不了。個人生存與發(fā)展的好壞依靠更多的還是對“自我”的定義,所以,我很欣喜應(yīng)試教育下唐紫茗這樣的孩子,絲毫不用擔(dān)心她會被繁重的學(xué)習(xí)壓得沒有了性格棱角,也不用擔(dān)心她會走向極端,她有很多缺點和女孩子的任性狹隘,但是她始終能保持健康的內(nèi)心。健康的思維和行動,這是我喜歡紫茗這個人物的地方。
而阮紅菱,她所經(jīng)歷的一切,應(yīng)該是絕大多數(shù)女孩子所沒有經(jīng)歷過的一種生活,如果說紫茗的魅力在于性格,那么紅菱的悲劇也在于性格,雖然性格未必決定命運,但是會決定人的思維方式??梢哉f,并沒有任何人要推著她走一條崎嶇的路,她的虛榮、敏感中帶著對命運的不甘,但是她選擇的是“賭氣”與“報復(fù)”的方式對待命運,注定會摔得頭破血流。貧窮的生活是蒼白的,對于美麗多思的,對于外面的世界有所向往的女子尤其是,當那些獵艷的男子在她們的生活中出現(xiàn),亦是為她們打開了一個世界,讓她們知道了美貌的價值,看到了物質(zhì)的活色生香,男人貪婪的目光,在她們一知半解的心靈里,被置換成了恭維和贊賞,她們下意識地賣弄著幼稚的風(fēng)情,沉溺于追逐與挑逗的游戲。墮落,也是有快感的,下墜的姿態(tài),有如舞蹈,旋轉(zhuǎn)出黑色的惡之花。張愛玲說,正經(jīng)女人雖然痛恨蕩婦,其實若有機會扮個妖婦的角色的話,沒有一個不躍躍欲試的。我不知道這話算不算偏激,但是普通女子如我者,想到狐貍精這樣的詞。也會覺得她們是有力量感的。會給我形成壓力與挫敗。
紅菱就是這樣的女子,這個女孩子擁有著非常頑強的生命力,她像一團燃燒的火苗,試圖沖破黑暗,她沒有一刻不向往光明,只是,她的燃點過高,最終點燃了自己卻沒有照亮黑暗。但是她依舊“死不悔改”。她的性格中就有這么一股子決絕的勁兒,寧可犧牲自我作踐自己,也絕不輕易就跟命運說“不”,她喜歡游戲的快感,她喜歡把年輕美貌當作賭注,她孜孜不倦地履行著“享樂要趁早”,屢敗屢戰(zhàn),她的年輕的生命就是一場作秀表演,演得甘愿絲毫不矯情,雖然千瘡百孔,卻也有她要的精彩,只是她沒有算好成本,她沒有想到青春、時間這些東西是很快會透支的,她無疑錯過了冶煉一個女孩子品性的最佳時間。
阮紅菱的故事,雖然超出絕大多數(shù)正常中學(xué)生的世界,但是卻是真實可信的,有著無數(shù)女子共同的宿命,她有點像我們身邊那些聲名狼藉的女人,少不更事的荒唐,成為烙在靈魂上的“紅字”,她們驚世駭俗的言行背后,有著非主流女子無法言說的絕望與恐懼。但是她又不是最不幸的。鮑爾金娜的溫情表現(xiàn)在她并不憎惡紅菱,她要試圖挽救她,把她拉回來。所以。小說的結(jié)局雖然淡化了戲劇色彩,但是卻富涵人性色彩。對于紅菱這樣的女子,忘記過去的最好方式,是轟轟烈烈地給自己一個新的開始,她選擇的是重新走進校園,擁有一份清潔的真正的愛情,這無疑是讓人欣慰的。
紅菱這樣的女孩子,她絕對算不上好學(xué)生,但也未必是壞與惡的代表,在成長的蛻變中,她經(jīng)歷了很多不堪的事情,在她的成長中,社會、家庭乃至學(xué)校都沒有起到良性引導(dǎo)作用,導(dǎo)致她越走越遠,這個過程中,唐紫茗竟是對阮紅菱最溫情的人,甚至超過紅菱的家人。出生于同一天的紫茗、紅菱,她們的人生也是相互交織的。不離不棄。從這個意義上講,《紫茗紅菱》超越了一般的青春文學(xué),闡釋了更深遠廣博的人性與愛,我想。如果從《紅樓夢》里面挑兩個人物讓紫茗和紅菱分別演繹,我覺得紫茗很適合湘云這個角色,紅菱則和尤三姐有類似的性格,不知鮑爾金娜是否同意我這樣的看法。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還是用一句很江湖的話來結(jié)束我的《紫茗紅菱》的解讀,不然這將是一個很長的話題。紫茗與紅菱還在成長,她們的人生路還很長很精彩,還有更多的故事,也有更多的考驗與不測,但是我想。經(jīng)歷了命運洗涮的女子,會比別人多一份堅貞與慈悲。在80后的作品中,《紫茗紅菱》確實是為數(shù)不多的能引發(fā)我如此多思考與體悟的作品。
生為著名作家鮑爾吉·原野的女兒,鮑爾金娜無疑汲取了其父的良好品德與文學(xué)才情,原野先生的文章從中學(xué)時代的語文課本就開始學(xué),他的文字干凈大氣,讓人回味沉思。只是沒想到,過了10年,靜悄悄的。打動我內(nèi)心的那個人就從語文課本中的鮑爾吉·原野,變成了《紫茗紅菱》背后的鮑爾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