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一種改進傳輸方法的分層空時碼

      2009-05-12 03:14:34周玉龍陳小平優(yōu)
      現(xiàn)代電子技術 2009年5期

      周玉龍 陳小平 馬 優(yōu)

      摘 要:根據(jù)頻率分集技術的特點,提出了一種新的分層空時碼傳輸方法。在發(fā)射端,采用不同的天線,利用不同的頻率發(fā)射信息;在接收端,采用不同的接收天線來接收不同發(fā)射天線發(fā)射的信息,即采用“一對一”的傳輸方式。仿真結果表明,該方法與已有的典型傳輸方法相比,在接收端同樣采用最大似然準則譯碼,可大大加快譯碼的速度。

      關鍵詞:分層空時碼;頻率分集;空間分集;最大似然譯碼

      中圖分類號:TN9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373X(2009)0500103

      Evolutionary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Layered Space-Time Coding

      ZHOU Yulong,CHEN Xiaoping,MA Y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Chengdu,61005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layered space-time cod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 of frequency diversity.Different antennas transmit different information with different frequencies at the transmitter.And at the receiver,different antennas receive different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transmission antennas,which means a transmission method of ″one to one″.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thod in this paper can improve the decoding efficiency for the receiver compared to the existing transmission method when decoding by the maximum likelihood.

      Keywords:layered space-time coding;frequency diversity;space diversity;maximum likelihood decoding

      0 引 言

      MIMO無線通信技術結合了天線發(fā)射分集、接收分集與信道編碼技術,可顯著提高通信容量[1-3],是無線通信發(fā)展的趨勢。普遍認為,MIMO將是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必須采用的關鍵技術,而空時編碼技術是MIMO技術的基本問題。空時編碼(Space-time Coding)技術[4-7]是抗信道衰落和提高系統(tǒng)容量的一種最新的編碼方法,多天線系統(tǒng)與空時編碼的結合是空間資源利用技術的發(fā)展方向,可以認為是一種高級的分集技術。研究表明,空時編碼的最大特點是將編碼技術和陣列技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現(xiàn)了空分多址,從而提高了系統(tǒng)的抗衰落性能??諘r編碼技術[8]利用衰落信道的多徑傳播特點,以及發(fā)射分集和接收分集來提供高速率、高質(zhì)量的數(shù)據(jù)傳輸,與不使用空時編碼的編碼系統(tǒng)相比,空時編碼可以在不犧牲帶寬的情況下獲得更高的編碼增益,提高了抗干擾和噪聲的能力。

      MIMO技術的關鍵是能夠?qū)鹘y(tǒng)通信系統(tǒng)中存在的多徑影響因素變成對用戶通信性能有利的增強因素。MIMO技術有效地利用了隨機衰落和可能存在的多徑傳播來成倍地提高業(yè)務傳輸速率。MIMO技術的成功之處在于它能夠在不額外增加所占用信號帶寬的前提下帶來無線通信性能上幾個數(shù)量級的改善,可以說,在接收端,多徑分量越多性能越好。

      MIMO技術本質(zhì)上是空間分集與空間復用的結合,分集可以保證傳輸?shù)目煽啃?,復用則可以提高傳輸速率。

      眾所周知,已有典型的傳輸方法,在發(fā)射端,每根天線利用相同的頻率發(fā)射信號;在接收端,每根接收天線要接收發(fā)射天線的所有信號。在此利用頻率分集技術的特點,對分層空時碼的傳輸方法進行了改進,提出了一種新的傳輸方法,即使用“一對一”的接收方法。雖然該方法的頻譜利用率有所下降,但大大提高了系統(tǒng)的性能,與已有典型的傳輸方法相比,該方法在接收端可大大降低譯碼的復雜度。

      1 分集技術和復用技術

      根據(jù)獲得獨立信號方法的不同,分集技術[4,7,9]可分為時間、頻率、空間、角度、極化等形式,下面重點介紹頻率分集和空間分集。

      頻率分集:理論上,不相關信道發(fā)生同樣衰落的概率是各自產(chǎn)生衰落概率的乘積,即指在不同載波頻率上提供多個信號副本,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在信道相干帶寬之外的頻率上不會出現(xiàn)同樣衰落的結論。所以,當載波頻率的間隔大于衰落信道的相干帶寬時,載波信道之間就是獨立不相關的,從而獲得比較好的分集增益。

      空間分集:指發(fā)射端/接收端在空間上分開排列多個天線或天線陣列來實現(xiàn)。多個天線在物理空間上分開一定的距離,以保證接收天線輸出信號的衰落特性是相互獨立的,即當某一副接收天線的接收信號很低時,其他接收天線的接收則不一定在同一時刻也出現(xiàn)幅度低的現(xiàn)象,經(jīng)相應的合并電路從中選出信號幅度較大,信噪比最佳的一路,以得到一個總的接收天線輸出信號。這樣就降低了通道衰落的影響,改善了傳輸?shù)目煽啃浴?/p>

      空間復用:通過串并變換把串行信息符號分成mЦ霾⑿卸懶⒌氖據(jù)流,各個數(shù)據(jù)流的數(shù)據(jù)各不相同,通過mЦ齜⑸涮煜咴諳嗤的頻段同時發(fā)送出去,這樣就可以大大地提高系統(tǒng)容量和頻譜利用率。理論研究證明,空間復用技術中垂直分層空時碼(V-BLAST)的頻譜利用率可以達到20~40 b/s/Hz。

      2 V-BLAST傳輸模型

      首先假設發(fā)送天線數(shù)[7,10]為m,接收天線數(shù)為n,h﹊,j表示的是發(fā)送天線i(i=1,2,…,m)到接收天線j(j=1,2,…,n)之間的信道增益,其中h﹊,j是服從均值為0,每維方差為0.5的復高斯隨機變量,H=(h﹊,j)﹏×m為信道矩陣。其中,信道是窄帶、準靜態(tài)的平坦玆ayleigh衰落的MIMO信道,即在一幀發(fā)送數(shù)據(jù)期間,信道的響應保持不變。假設r璲(j=1,2,…,n)表示第j個接收天線上的信號,其中r璲是m個發(fā)送天線上的發(fā)送信號s璳(k=1,2,…,n)的疊加與高斯噪聲之和。這里用r表示接收信號向量,X表示發(fā)送信號向量,nП硎窘郵斬說腦肷向量,分別表示如下:

      r=r1r2髍璶,

      H=h1,1猦1,1…h(huán)1,1

      h1,2猦2,2…h(huán)﹎,2

      螃螃螃

      h1,n猦2,n…h(huán)﹎,n,

      X=s1s2髎璵,

      n=n1n2髇璵

      (1)

      其中:n璲(j=1,2,…,n)為每個接收天線上的加性高斯白噪聲(AWGN),可寫成:

      r=H·X+n

      (2)

      對于一個2發(fā)2收的系統(tǒng),式(2)可寫成:

      r1r2=h1h2h3h4

      s1s2+n1n2

      (3)

      其中:n1,n2Х直鶚墻郵斬聳盞降募有愿咚拱自肷(AWGN);h1,h2,h3,h4為信道增益系數(shù)。

      3 改進的分層空時碼的傳輸方法

      3.1 改進的傳輸模型

      眾所周知,MIMO技術本質(zhì)上是空間分集與空間復用的結合,分集可以保證傳輸?shù)目煽啃?復用則可以提高傳輸速率。因此在設計編碼時,盡量同時取得分集增益和復用增益。

      通常,不管是基于分集技術還是基于空間復用技術的發(fā)射方法,在發(fā)射端每根天線用相同的頻率發(fā)射相同信息或不同信息,從而實現(xiàn)分集和復用;在接收端每根天線需要接收所有的信號。本文結合頻率分集的特點提出了一種新的傳輸方法(見圖1)。發(fā)射端的每根天線利用不同的頻率發(fā)射信息,在接收端采用不同的天線分別接收不同發(fā)射天線的信息。與以往的傳輸方法相比,改進方法雖然頻率利用率有所下降,但大大提高了系統(tǒng)的性能。

      對于一個2發(fā)2收的系統(tǒng),在一個給定的碼元期間, s1和s2分別是在t時刻從天線1和天線2同時發(fā)出的碼元,發(fā)射天線1的發(fā)射頻率為f1,發(fā)射天線2的發(fā)射頻率為f2,在接收端,采用接收天線1來接收發(fā)射天線1發(fā)射的信號,接收天線2來接收發(fā)射天線2發(fā)射的信號,接收信號分別為r1和r2,Э殺硎疚:

      r1=h1s1+n1,r2=h2s2+n2

      (4)

      其中:n1,n2分別是接收端收到的噪聲和干擾;h1,h2為信道增益系數(shù)。

      圖1 改進分層空時碼傳輸方法

      3.2 極大似然譯碼

      極大似然譯碼是最佳的矢量譯碼方法。假定所有的未編碼符號是等概率發(fā)射的,接收端已知信道狀態(tài)信息,則極大似然算法選擇使下式成立的矢量ё魑對cУ慕似,即:

      =玜rg ﹎in∈C‖r-H‖2

      (5)

      其中:arg min表示使函數(shù)達到最小值時的變量取值;‖·‖代表Frobenius范數(shù);C表示c的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

      ML檢測就是在范數(shù)意義上從星座中尋找與接收信號最接近的矢量作為發(fā)射信號的估計值,雖然ML是一種最優(yōu)的檢測方法,但是ML檢測的復雜度相當大(隨發(fā)射天線數(shù)目呈指數(shù)增長)。

      4 仿真結果和譯碼復雜度分析

      為驗證本文提出的傳輸方法,采用Matlab仿真軟件對算法進行了仿真,并比較了結果。

      4.1 仿真結果

      圖2給出發(fā)射天線數(shù)為2;接收天線數(shù)也為2時,已有的典型傳輸方法與本文提出的傳輸方法的誤碼率曲線。圖中所有的編碼均采用了QPSK調(diào)制,并假設接收端有理想的信道估計并采用了傳統(tǒng)的最大似然譯碼方法。

      圖2 本文傳輸方法和經(jīng)典傳輸方法的性能比較

      4.2 譯碼復雜度分析

      觀察式(4)可發(fā)現(xiàn),只需進行簡單的線性處理即可檢測出s0和s1。Ф允(3)采用最大似然準則進行譯碼時,與本文的改進方法相比,譯碼速度相當慢。在2發(fā)2收系統(tǒng)情況下,調(diào)制方式分別采用2PKSK,4PSK,8PSK和16QAM,對兩種傳輸方法的復雜度進行了比較,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傳統(tǒng)傳輸方法和改進傳輸方法譯碼復雜度比較

      搜索次數(shù)傳統(tǒng)傳輸方法改進傳輸方法

      2PSK42

      4PSK164

      8PSK648

      16QAM25616

      從表1可看出,本文提出的傳輸方法與傳統(tǒng)的傳輸

      方法相比較,計算量明顯下降。 調(diào)制方式分別采用

      2PSK,4PSK,8PSK和16QAM時,傳統(tǒng)傳輸方法的計算量是本文提出的傳輸方法的2倍、4倍、8倍和16倍。

      5 結 語

      根據(jù)頻率分集技術的特點,提出了一種新的傳輸方法。在該方法中,隨著發(fā)射天線數(shù)目的增加,頻譜利用率會降低,性能有所下降,但會加快接收端的譯碼速度。

      參 考 文 獻

      [1]Telatar I E.Capacity of Multi-Antenna Gaussian Channels[J].Eur.Trans.on Telecom.,1999,10:585-595.

      [2]Foschini G J,Gans M J.On Limit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n a Fading Environment whe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1998,6:311-335.

      [3]Stridh R,Karlsson P,Ottersten B.MIMO Channel Capacity on a Measured Indoor Radio Channel at 5.8 GHz.Proceedings of the Asilomar Conference on Signals,Systems and Computers.2000.

      [4]Foschini G J.Layered Space-time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a Fading Environment whe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J].Bell Laboratories Tech.,1996:41-59.

      [5]Vahid Tarokh,Nambi Seshadri,Calderbank A R.Space-time Codes for High Data Ra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Performance Criterion and Code Construction.IEEE Trans.on Information Theory,1998,44(2):744-765.

      [6]Tarokh V,Jafarkhani H,Calderbank A R.Space-time Block Cod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Performance Results.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1999,17(3):451-460.

      [7]Wolniansky P W,F(xiàn)oschini G J,Golden G D,玡t al.V-BLAST:an Architecture for Realizing very High Data Rates over the Rich-scattering Wireless Channel [A].Signals,Systems,and Electronics,URS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1998:295-300.

      [8]Foschini G J,Golden G D,Valenzuela R A,玡t al.Simplified Processing for High Spectral Efficien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mploying Multi-element Arrays.IEEE Select.Areas Commun.,1999,17:1 841-1 852.

      [9]Winters J H.On the Capacity of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Diversity in a Rayleigh Fading Environment.IEEE Select.Areas Commun.,1987,SAC -5:871-878.

      [10]Naguib A.F,Tarokh V,Seshadri N,玡t al.A Space-Time Coding Modem for High Data Ra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IEEE JSAC,1998,16(8):1 462-1 478.

      作者簡介 周玉龍 男,1984年出生,碩士。研究方向為空時編碼和MIMO技術。

      陳小平 男,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衛(wèi)星導航、組合導航、高精度定位以及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等理論研究與工程開發(fā)。

      馬 優(yōu) 男,1984年出生,碩士。研究方向為MIMO信道模型及信道估計算法。

      丹巴县| 全椒县| 四子王旗| 新郑市| 伽师县| 孙吴县| 喀什市| 伊春市| 周宁县| 渑池县| 惠州市| 盐边县| 银川市| 民和| 望江县| 虹口区| 塔城市| 靖西县| 册亨县| 兴文县| 罗江县| 安仁县| 新余市| 兰溪市| 吉木萨尔县| 德化县| 新蔡县| 友谊县| 同心县| 怀远县| 宿迁市| 介休市| 崇州市| 东辽县| 尚志市| 黄山市| 苍山县| 晋中市| 通河县| 马边| 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