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蘭
丟不得的“寶”
20多年來,我是《老同志之友》的忠實讀者和守衛(wèi)者。無論是從農(nóng)村到城市,還是從平房搬進樓房,我什么東西都可以丟,就這沉甸甸裝滿了兩紙箱的《老同志之友》是我走到哪兒必須帶到哪兒的“寶”。
記得一位老姐妹借去了2006年第12期,沒有及時還我,結果被她家人當廢物賣掉了。我很是心疼,一連去了三趟周末的舊物市場,才淘回了這一期。有人就說我死心眼兒,為一本雜志還凍病了,缺一本雜志算什么?
說實在的,當我聽到2009年起要出姊妹刊后,恨不得多撕幾頁日歷好快到2009年的1月份,這樣就免得我讀完這期盼下期。有時我那氣人的老兒子取來雜志后,不及時給我送來,他們兩口子先飽幾天眼福,沒辦法我只好翻來覆去重讀舊冊,家里人說我是著了“魔”。
多年來,我從《老同志之友》中學到了很多生活常識,也明白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尤其是2008年第11期中《柔和讓生活充滿陽光》一文使我獲益匪淺。我和老頭雖然是有著44年婚齡的老夫妻,但因性格不同,成了地地道道的“吵伴”,有時氣得我都有輕生的念頭。但文中的做法給了我啟迪,“一個寬厚的眼神,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切都會在你春風化雨般的柔和中,消失得無影無蹤。”果不其然,這種做法效果明顯,孩子們高興地說:“《老同志之友》對咱娘來說,可是一位良師益友,以后我們也常看看長點見識!”
遼寧省義縣 董蘭
編輯感言:感謝董蘭讀者,您的熱情和支持對我們也一樣充滿了魔力。每一封讀者來信都像一面警鐘激勵我們做得更好。
辦刊宗旨特正
一日無事,我與老伴去朋友家串門。他家客廳中放著數(shù)本《老同志之友》,我隨手拿起翻了翻。就這么一翻,便愛不釋手了。
我對貴刊《銀潮浪花》及《健康箴言》等欄目尤感興趣。《銀潮浪花》不僅短小精悍,且寓意深遠,如《常想一、二》等;《健康箴言》言簡意賅,且頗含哲理。如清代徐大椿的《病家論》:“天下之病,誤于醫(yī)家者固多,誤于病家者尤多……為病家者當如何?在謹擇名醫(yī)而信任之?!弊x后,頗有茅塞頓開之感。
另外,大凡老同志愛看的文章,《老同志之友》應有盡有。貴刊辦刊宗旨特正,“始終本著貼近讀者,虛心聽取讀者意見的原則,想方設法把雜志辦得更新穎、更具親和力”,真乃忠實執(zhí)行了“以人為本”的原則!在此,我衷心祝愿貴刊越辦越好!
甘肅省蘭州市 管世榮
深情寄遠方
春節(jié)到來之際,我將《老同志之友》姊妹刊寄贈給遠方的弟弟和一位定居在湖南、我曾教過的學生。想象著他們收到這份來自故鄉(xiāng)的禮物那喜笑顏開的樣子,我們?nèi)擞謺泄餐脑掝}可以交流,可真好??!
遼寧省大連市雙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