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結(jié)論 阿立哌唑治療強迫障礙的療效與氯丙咪嗪相當,不良反應(yīng)耐受性良好?!娟P(guān)鍵詞】 阿立哌唑;氯丙咪嗪;強迫障礙強迫障礙是臨床上常見"/>
姚繼春 劉慶軍
【摘要】 目的 觀察阿立哌唑治療強迫障礙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將30例強迫障礙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15例,分別給予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氯丙咪嗪片治療,療程均為8周。采用耶魯-布朗強迫量表、副反應(yīng)量表評定臨床療效與不良反應(yīng)。結(jié)果 治療第2、4、6、8周末研究組耶魯-布朗強迫量表評分較治療前下降明顯(P<0.05),提示阿立哌唑療效明顯。治療8周末研究組有效率為80%,對照組為85%,兩組療效相當(P>0.05);兩組不良反應(yīng)均較輕微(P>0.05)。結(jié)論 阿立哌唑治療強迫障礙的療效與氯丙咪嗪相當,不良反應(yīng)耐受性良好。
【關(guān)鍵詞】 阿立哌唑;氯丙咪嗪;強迫障礙
強迫障礙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但至今仍然是較為難治愈的疾病之一,通常以氯丙咪嗪作為首先藥物治療,療效明顯。近年來,曾有文獻報道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治療強迫障礙有效,為了觀察阿立哌唑治療強迫障礙的療效及安全性,筆者進行了與氯丙咪嗪的對照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入組標準:①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強迫障礙診斷標準;②耶魯-布朗強迫量表(Y-BOCS)2評分≥16分;③排除軀體疾病、腦器質(zhì)性疾病、物質(zhì)依賴和濫用、嚴重自殺傾向及其他精神疾病等。來源于2006年4月至2007年10月在本院門診治療的30例強迫障礙患者。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15例。研究組采用阿立哌唑治療,其中男9例,女6例;年齡19~45歲,平均(35.32±8.42)歲;病程3個月~8年,平均(4.51±3.06)年。對照組采用氯丙咪嗪治療,其中男5例,女10例;年齡21~50歲,平均(36.08±9.35)歲;病程5個月~11年,平均(5.12±2.97)年。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及治療前Y-BOCS評分等方面經(jīng)統(tǒng)計學(xué)處理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停止應(yīng)用各種精神藥物2周后開始研究。研究組治療藥物阿立哌唑為康弘集團成都大西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起始劑量為5㎎∕d,根據(jù)病情及耐受性逐漸增加劑量,2周末增至最大劑量為30㎎∕d,平均劑量為(20.52±5.13)㎎∕d。對照組治療藥物氯丙咪嗪為天津藥物研究院藥業(yè)責(zé)任有限公司生產(chǎn),起始劑量25㎎∕d,根據(jù)病情及耐受性逐漸增加劑量,2周末增至最大劑量225㎎∕d,平均劑量(200.19±70.48)㎎∕d。睡眠障礙可臨時聯(lián)用小劑量艾司唑侖或阿普唑侖。兩組療程均為8周。
1.2.2 療效評定 于治療前及治療第2、4、6、8周末采用Y-BOCS評定臨床療效,副反應(yīng)量表(TESS)評定不良反應(yīng)。療效評定采用等級評定標準:Y-BOCS減分率≥75%為痊愈,≥50%為顯進,≥25%為有效,≤25%為無效。治療前及療程末進行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糖、血生化、心電圖、腦電圖等及體格檢查。
1.2.3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應(yīng)用SPSS.10.0統(tǒng)計軟件處理,并進行t檢驗。
2 結(jié)果
2.1 兩組Y-BOCS評定結(jié)果,見表1。表1顯示:治療2周末兩組Y-BOCS評分較治療前均有逐漸下降(P<0.05);治療8周末組內(nèi)差異有顯著性(P<0.05);治療第2、4、6、8周末兩組間評分差異無顯著性(P>0.05)。
2.2 療效 治療8周末,研究組痊愈9例,顯進2例,有效1例,無效3例,有效率80%;對照組痊愈8例,顯進2例,有效3例,無效2例,有效率87%。兩組有效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
2.3 不良反應(yīng) 研究組嗜睡2例,靜坐不能2例,口干、惡心、震顫、步態(tài)不穩(wěn)各1例;阿立哌唑最后日劑量為10 mg(3例)、15 mg(6例)、20 mg(4例)、25 mg(1例)、30 mg(1例),劑量在25 mg以上者訴有中度靜坐不能,1名僅在末次復(fù)診時訴感乏力,由于其他患者不能耐受更大劑量或在低劑量時以取得良好效果,所以維持目前劑量服用,未觀察到生命體征不良變化,僅平均體質(zhì)量則從67.3 kg增加到70.95 kg,增加了3.65 kg(P<0.05)。
3 討論
已有研究證實強迫障礙的發(fā)生機制是腦干5-HT系統(tǒng)功能增強,中樞某些通路5-HT系統(tǒng)功能不足,腦內(nèi)5-羥色胺功能低下,及去甲腎上腺素功能變化對其有影響3。氯丙咪嗪即通過對上述功能的調(diào)整發(fā)揮治療作用4。阿立哌唑的抗強迫作用可能因其具有多巴胺D2受體和5-羥色胺5-HT1A受體的部分激動作用,具有對5-HT2A受體的拮抗作用,這些對多巴胺和5-羥色胺的調(diào)節(jié)性質(zhì)可能是其可用于治療強迫障礙的原因。
本研究顯示阿立哌唑治療強迫障礙的療效與氯丙咪嗪相當,在治療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yīng),患者均能耐受。雖然阿立哌唑存在單獨應(yīng)用于治療強迫障礙的可能性,但它作為非典型抗精神病藥仍具有對體質(zhì)量、血糖調(diào)節(jié)、代謝綜合征等的不良反應(yīng),該病例既表現(xiàn)出體重增加及靜坐不能,應(yīng)隨治療時間的延長繼續(xù)觀察療效變化及藥物不良反應(yīng)。
參 考 文 獻
[1] Connor KM,Payne VM,等.抗精神病藥在強迫障礙中的應(yīng)用.精神相關(guān)疾病論壇,2005,16(2):62-64.
[2] 沈漁邨.精神病學(xué).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286-207.
[3] Coodman WK,Mcdougle CJ,Price LH.Pharmacotherapy of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s.J Clin Psychiatry,1992,52 (Suppl):29-37.
[4] Greist J,Chouinard G,Duboff E,et al.Double-blind parallel comparison of three dosages of sertaline and placebo in outpati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ders.Arch Gen Psychiatry,1995,52:28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