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氣是一種藝術,是我們長時間培養(yǎng)出來的技能,后來才終于開始和彼此分享。
小氣的定義
我們如果把小氣局限在傳統(tǒng)的定義里,一定會被那些侮辱人的字眼嚇得退避三舍。一般辭典對“小氣”的定義是:“讓人鄙視、瞧不起。”
不過,另外還有這樣的定義:“少花錢的行為或能力”以及“不必花費多少心神或力氣”。這就比較合乎我們的理念了:小氣之道才是最明智的路途。少花錢的能力?小氣鬼顯然才是聰明人。不必花費多少心神或力氣?可見小氣鬼比較沒壓力。自從世界上有小氣鬼以來,這些摳門專家就因為定義上的缺陷而一再遭到誤解。我們主張,小氣是一種節(jié)省金錢的手段,不理會社會規(guī)范,徑自以創(chuàng)新的方法運用或閑置資源與才智。
所以,小氣鬼其實是勇敢反抗陳規(guī)陋習的英雄。歷史上,不肯墨守成規(guī)的人向來都是潮流的先驅。我們的第一步,就是要矯正小氣的負面形象。小氣雖然名聲不佳,卻是聰明的生活方式。
小氣程度計分標準
在本書(《完全省錢手冊——146則聰明生活妙招》)里,我們采用一套計分標準衡量每一項小氣行為。你可以一面翻閱書中的內容,一面在書末的計分表統(tǒng)計自己的小氣程度。這么做可以讓你了解自己究竟有多么小氣,把用錢明智的生活家和一毛不拔的守財奴區(qū)分清楚。
小氣程度1=用錢明智
小氣程度2=樸素
小氣程度3=儉省
小氣程度4=摳門
小氣程度5=小氣
小氣程度10=已經(jīng)超越一毛不拔、接近腦筋不正常的地步。
我們沒有字眼能夠代表最末這種小氣的等級。如果有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小氣達到了這么高深的程度,請到www.thecheapbook.com留下姓名和自己的小氣故事,申請人選小氣鬼名人堂。
小氣從家里開始
1、你會把所有塑料袋都留下來重復使用。在你眼中,丟掉空塑料袋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2、護唇膏用到只剩最后一小截,你會用指甲銼刀或者其他工具把它挖出來。
3、你不斷注意電表,采取各種手段降低電表轉速。
4、忘記關燈已成為你的頭號公敵,你總是一再要求家人記得把燈關掉。
5、你從來不掛彩燈,因為覺得太耗電。
6、你會盡量把空調的溫度設定在26度左右,因為這是最省電的溫度。
7、你常到10元商店買東西,而且知道哪一家有特價活動。
8、你總是用魚缸換下的水澆盆栽。
9、你了解長途電話的所有收費規(guī)則。
10、每次口渴就開一瓶水?怎么可能!當然要用喝完的瓶子重復裝水。
(摘自《完全省錢手冊——146則聰明生活妙招》,譯者:陳信宏)
編輯 王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