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總喜歡以“清晰”和“模糊”來界定照片的好壞:“哇,這張照片拍得真好,真清楚!”
沒錯,平穩(wěn)地握持相機并進行準確對焦,是拍出好照片的基本前提,但這并不代表好的作品就一定要清清楚楚、分毫畢現(xiàn)。有些時候,適當(dāng)?shù)啬:苷宫F(xiàn)畫面的動感,雖然觀者無法看清畫面中的人物,但照片的整體畫面感會更強。有的攝友,還會在按下快門的同時旋轉(zhuǎn)鏡頭變焦環(huán),以實現(xiàn)所謂的“爆炸曝光”(這一手法多用于夜景拍攝),產(chǎn)生的徑向模糊會讓整個畫面極具沖擊力。
所以,玩攝影千萬不要循規(guī)蹈矩,這樣你的照片才有可能與眾不同、出類拔萃。
微軟為其最新的操作系統(tǒng)Windows 7準備了大量非常養(yǎng)眼的桌面圖片,其中一個系列是來自全球3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風(fēng)景攝影作品。照片中的風(fēng)景美麗怡人自不必說,但同類型的攝影作品并不少見,為什么唯獨這幾張能得到微軟的賞識,并獲得進入全球數(shù)億個人電腦的機會呢?
中國:黃昏的漓江
這張照片的最大看點是“層次”。近處的粼粼波光,遠處的層巒疊嶂,再加上中間的茂密樹林,畫面看點很多,但卻循序漸進、毫不雜亂。照片中的兩個視覺重點,左下方的船和右上方高山,對稱呼應(yīng),使整個畫面更加穩(wěn)定和諧。
中國:冬季的黃山
攝影師利用前景的山石和松樹,為照片曾加了一個天然的“相框”。畫面的主體——遠處的山峰并沒有處于畫面的正中,而是稍稍偏左,也就是所謂的“黃金分割位”。這樣構(gòu)圖更具美感,也更符合人眼的視覺習(xí)慣。
日本:櫻花樹與富士山
前景的櫻花樹同樣起到了“相框”的作用,讓觀者能一眼就把視線集中到畫面的主體——遠處的富士山上。處于云霧中的富士山仿佛漂浮在空中的仙山,亦真亦幻。當(dāng)然要拍到這樣的畫面并不容易,有些攝影師為了拍攝一張完美的作品,可能要同一個地方等上幾天甚至幾個月。
印度:庫瑪拉孔水上船屋和阿布山上的小樹苗這兩張照片的畫面元素都比較簡單,但從中我們可以再次驗證攝影構(gòu)圖時那個亙古不變的真理——黃金分割。無論是海平線、木船,還是小樹苗,就是出于整個畫面的黃金分割處。所以,當(dāng)你不知道把主體擺放在照片的什么位置時,記住“0.618”這個數(shù)就準沒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