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廣凱
一、固定奶頭讓生長瘦弱的仔豬吃靠前的奶頭,生長強壯的仔豬吃靠后的奶頭。因為母豬前部的奶頭泌乳量大,質量好,后部的奶頭泌乳量少,質量也差。有針對性地給仔豬固定奶頭哺乳,可以使仔豬生長發(fā)育均勻,有效地防止瘦弱仔豬死亡,從而提高養(yǎng)殖經濟效益。
二、防寒保暖冬季要搞好豬舍防寒保暖工作,豬舍北墻要設有防風障,用泥抹好四周墻壁,最好搭設塑料暖棚保溫。豬舍要保持干燥,并墊有軟暖的墊草,墊草要經常更換。同時要經常清理豬糞,保持豬舍空氣新鮮。白天天氣晴朗溫暖時,可在中午放母豬、仔豬出舍曬太陽,以利用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滅豬體上的病菌和細菌。增強母豬、仔豬的體質,提高母豬、仔豬的抗病御寒能力。
三、早補精料一般情況下,母豬的泌乳量在哺乳的第三周以后逐漸下降,不能滿足仔豬正常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因此,仔豬補料最好在出生后第10天開始,補料以精料為主,最好為仔豬配合全價飼料,以滿足仔豬正常發(fā)育的營養(yǎng)需求,促進仔豬快速生長發(fā)育,增強仔豬體質。
四、補喂礦物質在仔豬開始補料時,就開始適量添加一些骨粉、石粉、貝殼粉等礦物質,以滿足仔豬快速生長發(fā)育時骨骼發(fā)育的需要。在仔豬出生后的第三天就開始補鐵,以防仔豬因缺鐵而影響生長發(fā)育。其方法是:將2.5克硫酸亞鐵和1克硫酸銅溶解在1000毫升水中,將其溶液滴在母豬的乳頭上,讓仔豬自由吮吸1~2次:也可將其溶液拌在飼料中喂給。用量為每頭仔豬每天10毫升。待仔豬滿1月齡后??蓪⑵錆舛忍岣?倍。還可以用含鐵質的紅黏土作為補料,與食鹽、骨粉、石粉、貝殼粉、木炭等同放在木槽內,讓仔豬自由采食。
豬初春易發(fā)生維生素缺乏癥
王桂香
一、維生素A缺乏癥
癥狀:皮膚干燥,體毛無光澤,消化不良,食欲減退,生長緩慢。有的視力減弱,神經紊亂。嚴重的可發(fā)生痙攣、轉圈、步態(tài)不穩(wěn)、運動失調,甚至后軀麻痹。母豬發(fā)生本病,容易引起流產或死胎,所生仔豬瞎眼,生下的仔豬即使外形正常,體質也很弱,容易死亡。
防治:可用松針粉20克,搗汁或煎汁,放在飼料內一次喂服,每天1次,連喂數(shù)日;也可多喂些胡蘿卜、青貯飼料等富含維生素A的飼料。
二、維生素B缺乏癥
癥狀:生長遲緩、嘔吐、皮膚發(fā)疹、脫毛等。泛酸缺乏時,食欲不佳、生長不良、下痢、咳嗽、被毛脫落、運動失調,特別是呈現(xiàn)“鵝步”樣運動姿勢。煙酸缺乏時,食欲消失、消瘦、嚴重下痢、皮炎、皮膚裂開、被覆黑色痂皮、神經紊亂、貧血。
防治:在日常飼料配合時,注意充分供應富含維生素B的飼料。如果長期以玉米為飼料,會引起煙酸缺乏癥,應在飼料中減少玉米而增加糠麩、青貯飼料、發(fā)芽飼料及塊莖、多汁飼料等。
冬季如何提高仔豬成活率
李巧云
一、早吃初乳早吃初乳可以及早獲得免疫力,獲得豐富營養(yǎng),盡快產生體熱,增強抗寒抗病能力。同時應將弱小的仔豬固定在前中部乳頭,彌補先天不足。
二、防寒保溫仔豬皮薄毛稀,皮下脂肪少,保溫能力差,剛生下來的仔豬皮膚濕,散熱較多,最好在產圈內設置紅外線保溫箱,地面均鋪干暖柔軟墊草,并經常更換。
三、早補精料仔豬出生6~7天開始誘導補料,10天就應該逐漸補充優(yōu)質全價混合料。哺乳仔豬料的粒度以直徑1.2~1.8毫米為宜。
四、及時補鐵鐵是造血原料。仔豬每天需鐵量約7毫克,而每天僅能從母豬乳中獲得1毫克,若得不到及時補充,一般10日齡左有會因缺鐵而患貧血癥,出現(xiàn)食欲不振、被毛粗亂、皮膚蒼白、生長停滯等癥狀,嚴重的會發(fā)生死亡。因此,在仔豬m生后2天內就應補充鐵制劑,以保證仔豬正常生長發(fā)育。
五、補充飲水出生后3~5天,就應供給適量溫水,并加少量食鹽和麥麩。
六、預防仔豬白痢出生后1周左右和20日齡前后是仔豬發(fā)病的高峰期。要保持仔豬圈內清潔衛(wèi)生,不讓仔豬亂飲臟水;科學地飼喂仔豬全價飼料,必要時添加復合維生素添加劑、生長刺激劑、抑菌藥物。
七、搞好預防注射通常在1月齡左右,進行豬瘟、豬肺疫、豬丹毒和仔豬傷寒的預防注射。
八、順利斷奶多在30~35日齡斷奶,與預防注射、去勢等時間錯開,減少應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