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秀
7月22日上午,日全食剛結束,我們還沉浸在對“天狗食日”夢幻般的奇景的回味之中,我的好友阿琴冷不防地冒出一句:“你說是太陽大還是月亮大?”
我正在收拾觀察用具——一盆摻了墨汁的水,于是抬起頭瞅了她一眼,說:“當然是太陽大呀!太陽的直徑為139.2萬千米,為地球的109倍,是月球的400倍。難道你連這都不知道嗎?”
“太陽比月亮大得多,這我哪能不知道呢?但由于太陽離我們遠,月亮離我們近,平時我們看它們似乎差不多大,現(xiàn)在看了日全食,才有了真切的比較?!卑⑶僬f。
我反問道:“那你說,從地球上看,太陽和月亮哪個大呢?”
“我看是月亮大,日全食,日全食,月亮把太陽全都遮住了,還不是月亮大嗎?這是大家都看到的呀!”阿琴振振有詞。
“不一定吧?當月亮和太陽完全重疊時,四周出現(xiàn)了一個光圈,人們叫它鉆石環(huán)。這光圈不是太陽的邊緣嗎?如果是這樣,豈不是太陽大?”我故意說。
阿琴連連搖頭:“你這是瞎說。那是太陽光,不是太陽本身!光是光,太陽是太陽,光是太陽發(fā)出來的,但不能說,光就是太陽。就好像夜晚燈光從窗子里透出來,可是我們并沒看到燈,道理是一樣的?!?/p>
阿琴說的沒有錯,我點點頭,但隨即又搖搖頭:“可是日全食時,我們分明看見月亮邊緣出現(xiàn)了貝利珠,這又怎么解釋呢?”
“這……”阿琴一下卡殼了。
“哈,這下你沒話說了吧?”我高興得手舞足蹈,心想,終于把阿琴給難住了。
誰知阿琴并不買賬,說:“你別高興得太早了,我不知道還不能請教‘老師嗎?走,快進屋,我們上網(wǎng)查去。”
一會兒功夫,就有了結果。阿琴指著顯示屏讀著:“鉆石環(huán)消失后,瞬間出現(xiàn)一串發(fā)光的亮點,像奪目的珍珠高高地懸掛在漆黑的天空中,這種現(xiàn)象叫做‘珍珠食。英國天文學家貝利最早描述了這種現(xiàn)象,因此又稱為‘貝利珠。這是由于月球表面有許多崎嶇不平的山峰,當陽光照射到月球邊緣時,就形成了‘貝利珠現(xiàn)象。哈哈,請注意這句!是‘陽光照射到月球邊緣,才形成的貝利珠。而非太陽本身?!?/p>
我知道我沒法說服阿琴,但總覺得阿琴的論據(jù)也不充分。阿琴看出了我的想法,就解釋說:“是啊,我說從地球上看,月亮比太陽大也不過是推想而已。是不是這樣只有科學說了算?!?/p>
我點點頭,深深地被她這種勇于探索的精神所折服。
【點評】
該文擺脫了一般觀察文的套路,另辟蹊徑,由談論在地球上看,日月大小起筆,從側面寫了對日全食的所見所聞所思,把一個富有探索精神的孩子的形象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令人嘆服。
(薦評教師王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