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永紅簡介
邵永紅,本科學歷,小學高級教師,現(xiàn)任福建廈門同安新民中心小學校長,廈門市語文學科帶頭人。從教二十一年來,一直致力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探索,主持教育部規(guī)劃課題子課題《開發(fā)學生全腦潛能 實現(xiàn)學習方式最優(yōu)化的研究》,從激發(fā)全腦潛能的角度出發(fā),進行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實驗和研究,有效優(yōu)化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式。有二十余篇教學論文發(fā)表于國家級報刊。
同學們不會缺書讀的,圖書館、書店、書攤、學校、家里,都有琳瑯滿目的書。你還可以訂一些書報,郵局便定期把它們送上門來。但這么多的書,怎么個讀法,是有講究的。讓我們做個聰明的讀書人吧!
經(jīng)典名著是要讀的,但書中總有不少生澀的詞句,總有許多搞不明白的地方,讀起來似懂非懂的。其實,這并不妨礙我們做一個“小書蟲”。因為,即便是大學問家,也可能會有這樣的情況發(fā)生——他一輩子都沒有讀懂一本書,何況你一個剛剛涉世、識字不過三千的小學生?讀名著,我們可以抱這樣的態(tài)度——“讀好書,不求甚解”。
同學們手頭都有自己特別喜愛的幾本書,對它們特有感情,看了一遍又一遍,沒事的時候還要隨手翻翻,這很好呀!重讀自己喜愛的書,一次會有一次的理解,一次會有一次的感受。不知不覺間,越讀越懂了,越讀越有味了。這是先人的讀書方法——“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好書是百讀不厭的。
大作家魯迅曾經(jīng)教育青年讀者這樣讀書——“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讀書就要廣泛,童話要看,寓言故事、小說詩歌都要看,看的書多了,知道的也多了,人就變聰明了。
讀書方法很多很多,你可以學學克拉申的“隨意自愿閱讀”,可以學盧梭的“讀書加思索”,甚至可以試一試南懷瑾的“背誦”……總之,只要你喜歡讀書,總有一個好的讀書方法適合你。相信大家都能成為聰明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