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田 男,1972年7月生,省作協(xié)會員。發(fā)表有詩歌、散文、評論等,散見于《詩刊》、《星星》、《綠風》、《中國詩人》、《延河》、《北京文學》、《芙蓉》等國內30多家報刊。
我所說的“后花園”,其實就是我家樓下一塊朝南的狹長綠地,是當初對建筑空地的合理利用。其間植上三葉草,栽上銀杏、玉蘭之類的綠化樹和一些不知名的灌木,稱其花園倒也名副其實。
這一地段在建設之初尚嫌冷清,乘著經濟建設的熱潮,短短幾年高樓林立,商業(yè)日漸繁榮,遂成為一塊炙手可熱的開發(fā)沃土。黃金地段,寸土寸金。原來,站在自家陽臺極目遠望,四周一片顯豁;如今,氣宇軒昂的大廈將家屬院團團圍住,箍成桶狀,人們看見的是被層層分割后剩余的一小塊天空,猶如置身天井之中。在這幽閉的“天井”里,陽光已屬奢侈,盡享繁華的同時,逼仄的空間仿佛生活中那些無形的壓力,讓你產生類似窒息的感覺。
然而樓下的花園于我卻是有緣的。就像一個預設的劇情,等待人物的介入。起先,我只是趴在二樓窗臺上靜靜地朝下看,看城市樓叢中一點難得的綠色,飛來的靈動的鳥雀;夜間,花園一片幽暗,過濾著白晝的喧嘩,灑下幾絲清涼的靜謐。浮躁的生活中我偷取片刻的安閑。
直到有一天因傷病被迫辭去工作,在家臥床修養(yǎng)。我謹小慎微,生怕再有半點閃失。幾個月后,遵照醫(yī)囑,應無大礙,但全身僵硬感和困痛一直持續(xù)著??粗錾痪玫暮⒆樱a后虛弱的妻子,以及此后生活的種種,感到惶恐和絕望。我不得不出去艱難地尋找工作。低的難以想象的酬勞和日日拖著的羸弱之軀,早出晚歸,一種從未有過的切膚之痛讓我意志頹靡。仿佛一覺醒來,所有的人生難題都擺在面前。突至的苦痛難以自持,初嘗絕望的滋味,我以為這就是人生的大不幸。一年后,再去醫(yī)院檢查,方知當初是誤診,不諳世事的我遲早要為生活交上一筆學費。這無疑也是命運開的一個小小玩笑。我的脊椎完好無損,全身的僵硬和困痛卻日日加劇,下班回來身心俱疵。若再遭遇家庭中無休止的爭吵和糾紛,每每感到心力交瘁。
每到此時,我都要下樓,到花園中走走。夜里少有人來,燈火闌珊時,花園中就愈加安靜。在那些運動器械上,活動日漸僵直的肢體,平復心情,也盡可淌下悲戚的淚水。這是我一個人的天地,就像自己的內心。靜靜地在冥想中獨語或傾訴,一如夜色中的草葉分泌無盡的露水。
圍墻外面,涌動的是商業(yè)的喧嘩,對面人人樂超市的喇叭,不失時機地向人們兜售物美價廉的商品;高大的建筑物上面閃耀炫目的霓虹,盡情展示物質時代的繁榮和城市生活的精彩片段;橫貫南北的未央大道,刺耳的汽笛不絕于耳,間或猛然扯起警車、救護車長長的警告聲。消費時代的夜晚,令人目眩神迷,金錢打開的一扇扇門窗,懸浮著肉體的光芒……熱鬧是他們的,我卻不是一無所有,滿滿當當的生活的困頓,生存的疼痛,和不甘沉淪的仰望,在屬于自己的城市的后花園里。
我以為自己是不幸的。每每聽到貝多芬的《歡樂頌》,那從崩潰邊緣奏出的歡樂之聲,就有一種羞愧之感。那一派祥和的大歡樂似乎要釋盡人間所有的悲苦。走近史鐵生的“地壇”,我不敢出聲,靜靜地聆聽,默默地體會,一位智者歷經生死盤詰后通透博大的生命感悟。面對更多匍匐于生活最低處的那些孤苦無助的人們,我已恥于言說自己。
黑夜是孕育萬物的母親。在夜幕籠罩下的花園里躲避塵世的煎熬,濾盡內心的雜質,還要投身愛恨交加的生活。當我從內心的掙扎中抬起頭,看到夜空,盡管已是被城市霓虹渲染和遮蔽的夜空,但畢竟,還是有幾點半明半昧的星光灑下來。那從遙遠的宇宙深處發(fā)射出的光線,給一個人的心靈帶來悲喜交加的幸福,想必孤懸的星體也會因這地面上一道仰望的目光而感到些許慰藉。這已足夠。我忽然覺得,人生在世真正需要的也許并不多:一點感動,一些安慰,一個能夠安妥靈魂的方寸之地……生活,也許只有在你適當的妥協(xié)和退讓中才會成為可能。生命何其偶然,命運給予的無論甘苦,畢竟我們得到了整整一個世界的饋贈。能夠心存感激之情體驗生活中的悲苦與欣喜、眼淚和歡笑,是多么大的幸福!
于是想起這小小花園里一年四季的景致來。早春,幾樹玉蘭會開得純潔而熱烈。今年有一株開得繁開得早,另外幾株小小的幾朵且姍姍來遲?,F(xiàn)在南墻上覆滿爬藤,像一掛瀑布在靜默中發(fā)出翠綠色的喧響;及至深秋,藤蔓一日日枯凋,垂下攀爬的倦黃的手臂。冬雪靜靜覆蓋花園的時候,只有枯黃的草莖露出地面,這是季節(jié)的尾聲,也是生命顫動以前春的前奏。一年中,麻雀是這里的???,它們在城市屋檐下討生活,卑微卻快樂。當沉寂一冬的花園被斑鳩的啼鳴打破,春天的氣息已在空氣中蕩漾,欲望開始復蘇。
我慶幸,在生存的苦痛和生命的困惑的集體圍剿中,還能有這樣一個讓我獨自療傷和冥悟的地方。不是嗎?園中的花木草蟲無論遭際,依然于光陰中輕輕搖曳,以它們自己的方式感恩并歌唱。屬于它們的風雨春秋,屬于我們的,能有多少?
哦,我的后花園,心靈的隙地。我是如此卑微,卻還沒有忘記時時從凡俗生活中投出高遠的矚望。精神和肉體的痛苦是一座煉獄,你會在仰望中舍棄自身的榮辱,讓生命在更闊大的空間去感知和省察,在仰望中超拔,在仰望中完善,在悲欣交集的感念中探取一片含蘊無邊的和聲……
責任編輯 劉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