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洪波
夫妻二人開的南方面食館雖然不大,但生意一直不錯。男人負責炒菜,女人打下手,也兼顧一下顧客。
但這終究不是個常事,女人常有照顧不過來的時候。照顧不過來,顧客中就常有不滿的。夫妻二人一合計,決定再雇個幫手。
把親屬朋友掂量個來回,夫妻二人一致把目標鎖定在遠房侄女小靜身上。小靜剛剛高考落榜,正好閑在家里。另外,夫妻二人看中的,還是小靜是個懂事明理的孩子。結果一問,不僅小靜父母同意,小靜也爽快地答應了。
飯館就四五張桌,一天中就早晨和中午忙碌一會兒。小靜很快就適應了,適應了的小靜臉上就常掛著笑容。但顧客中總有比較挑剔的,有一天,一位中年顧客就讓小靜的笑容打了折扣,他嫌小靜給他拿筷子慢了,嘴里說一些不干不凈的話。不管小靜如何解釋,他就是不依不饒,不斷地摔摔打打。
夫妻二人就輪流跑出來陪不是,中年顧客顯然氣壯在胸,他說你們是小本經營不假,但也要講究個服務方式和態(tài)度,讓我愿意上你這兒來吃飯。夫妻二人連連點頭稱是,而那邊小靜已經氣哭了。其實筷子筒離那個中年顧客的位置很近。
這件事就算過去了。夫妻二人隨后也沒問小靜什么,小靜也懶得解釋。一天晚上睡覺時男人對女人說,那件事怪不著小靜,她那會兒正忙著給一個顧客倒酒,我出來抽煙,看到了。女人聽罷點點頭說,是個好孩子,就是不太會處理事兒。
但事情顯然朝著相反的方向發(fā)展,讓夫妻二人對小靜又犯起了糊涂。小靜雖然干得兢兢業(yè)業(yè),但幾乎每天都會與顧客發(fā)生一二次小摩擦。夫妻二人想,如果一件事怪不得小靜,那么兩件,三件呢?于是,夫妻二人在一次空閑時,用小心的口吻問小靜,你是不是不想干這個了?小靜眼里溢滿了委屈的淚花,就是不想解釋什么,讓夫妻倆滿心的迷惑。
其實,夫妻倆也知道小靜沒什么過錯。顧客的素質是參差不齊的,有的人稍微怠慢就大作文章。不過自己做的畢竟是生意,馬虎不得。雖然感到有些可惜,夫妻倆猶豫了幾次,還是把辭退小靜的意思和小靜婉轉地說了。小靜起初想辯白什么,但末了卻低下了頭,悄聲說正好自己想回家復習功課,以備明年再考。
于是,夫妻倆的面食店又恢復如初,男人主勺,女人打幫手兼顧照應顧客。一直想再物色一個服務員,但始終沒有合適的。有幾次,男人心軟了,征求女人的意見,說不行的話把小靜再找回來吧,挺好的一個孩子。女人白他一眼,你想讓這個小店關門歇業(yè)呀?噎得男人一下子說不出話來。
這樣的日子便一直將就著。但隨后發(fā)生的一切讓夫妻二人犯糊涂了。居然很少有人再橫挑鼻子豎挑眼了,見他們夫妻二人在廚房里忙碌得不行,似乎都很理解他們的不易,干點啥都不容易呀,有人甚至還感慨了這么一句。
有的顧客便會自己取了碗筷。然后,坐在桌旁靜等。這讓夫妻二人有些受寵若驚的感覺,只好加快手里忙的,生怕再有什么不周的地方惹著對方生氣挑理,結果對方卻笑著擺手,不急不急。
也有急的顧客,往往挑開廚房的門簾,看男人和女人把餅或者菜弄到什么程度了,然后呲牙一樂,這年頭錢不好掙呀。
這下,夫妻二人心里樂開了花。女人有一次心醉地點錢時,男人在一旁看了好久問,你說,這是怎么回事?女人詫異地抬頭,什么怎么回事?
男人知道女人賣關子,別打馬虎眼,我說顧客。
女人說,管它是怎么回事呢,有錢掙就是好事。如果降低勞動成本有錢掙,就更是好事。
看來你是不想再雇人了,男人猜出了女人的心思。女人莞爾一笑,算你猜對了,這樣不是挺好嗎?雖然忙點,但要的就是這個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