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志鈞 黃利民 章志興 施小明 張培炎
【摘要】豐優(yōu)香占(原名25優(yōu)6547)系江蘇省里下河地區(qū)農科所用粵豐A/R6547雜交選育而成與江蘇中江種業(yè)股份公司合作開發(fā)的中秈三系優(yōu)質雜交水稻新組合。該組合2003年11月6日通過國審,在浙江省多點試驗試種結果表明:豐優(yōu)香占具有高產、穩(wěn)產,米質優(yōu),適應性好,株型緊湊,分蘗力中等,穗大粒多,抗性較強,青種黃熟等特點。
【關鍵詞】豐優(yōu)香占;種植;表現
1.試驗結果
豐優(yōu)香占于2005年引進在龍游縣湖鎮(zhèn)西角村雜交水稻展示區(qū)參加大區(qū)對比試驗,同時在金東區(qū)、婺城區(qū)多點試種;2005—2007年繼續(xù)參加雜交水稻展示區(qū)大區(qū)對比試驗,并同時在金華市金東區(qū)、婺城區(qū)、蘭溪市;衢州市龍游縣、江山市;臺州市仙居縣;紹興市嵊州市;麗水市縉云縣等地組織試驗試種,種植面積66.6hm2。
1.1 大區(qū)對比結果
2005年在婺城區(qū)龍橋鎮(zhèn)東周參加雜交水稻新品種大區(qū)對比試驗:大區(qū)面積72m2,折合產量528.6kg/666.7m2,比對照汕優(yōu)63增產13.4%。2006年在金東區(qū)澧浦鎮(zhèn)野毛畈雜交水稻新品種大區(qū)對比試驗:大區(qū)面積為40m2,折合產量566kg/666.7m2,比對照汕優(yōu)63增產5.9%。2007年在婺城區(qū)蔣堂鎮(zhèn)開化村參加雜交水稻新品種大區(qū)對比試驗:折合產量547.5kg/666.7m2,比對照汕優(yōu)63增產9.6%。
1.2 多點試種表現
2005—2007年組織多點試種66.6hm2,一般畝產在550kg以上。如2005年婺城區(qū)白龍橋鎮(zhèn)東周村周渭祥單季種植0.133hm2,產量576kg/666.7m2;蔣堂鎮(zhèn)洪士昌戶單季試種0.133hm2,產量585kg/666.7m2。衢州江山市賀村農業(yè)服務站試種0.333hm2,產量550kg/666.7m2。2006年金東區(qū)澧浦鎮(zhèn)前余村施旭光單季種植0.08hm2,產量591kg/666.7m2。仙居縣下閣鎮(zhèn)張店村應漢多單季種植0.133hm2,產量600kg/666.7m2。建德市2006年試種面積0.133hm2,產量567kg/666.7m2,比汕優(yōu)63增產10.2%;2007年試種面積擴大到2hm2,產量580kg/666.7m2。龍游縣2006年試種面積0.167hm2,產量587kg/666.7m2;2007年試種面積1.33hm2,產量557kg/666.7m2,比汕優(yōu)63增產8.5%。嵊州市試驗點520.6kg/666.7m2,比對照汕優(yōu)63增產8.8%。
2.特征特性
該組合表現出高產、穩(wěn)產,適應性好,株型緊湊,分蘗力中等,穗大粒多,抗性較強,青桿黃熟,米質優(yōu),食味好等優(yōu)點。
2.1 生育期
豐優(yōu)香占作單季稻種植其播種始穗歷期比汕優(yōu)63長1—2d(見表1)。2006年浙江省單季雜交秈稻外省引種生產試驗結果全生育期為130.8d,比汕優(yōu)63長0.4d。
2.2 穗粒結構
豐優(yōu)香占具有“劍葉上挺、穗大粒多、分蘗率中等偏弱、成穗率較高”等特點。據考查豐優(yōu)香占株高124-133cm,比汕優(yōu)63高14.4-17.9cm;穗長21.4-25.7cm,與汕優(yōu)63相仿;畝有效穗13.5萬左右,比汕優(yōu)63少1.5萬-2.5萬;每穗總粒為150.0-200.2粒,比汕優(yōu)63多39.4-46.2粒;每穗實粒為135.5-166.5粒,比汕優(yōu)63多31.7-37.1粒;結實率達82.8-90.3%,千粒重為26.4-28g。(見表2)
2.3 抗性較強
經浙江省農科院植保所2006年抗性鑒定,豐優(yōu)香占對稻瘟病的抗性比汕優(yōu)63強,綜合評價為抗稻瘟病,其中平均葉瘟0.5級,與汕優(yōu)63相仿;穗瘟1級,對照汕優(yōu)63為7級;穗瘟損失率為3.5%,對照汕優(yōu)63為22.1%。白葉枯病1級,褐稻虱9級。
3.栽培要點
3.1 適時播種,培育壯秧
在浙江作單季稻栽培一般于6月初播種,秧齡30天左右;培育壯秧。
3.2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在爭取足穗的基礎上,主攻大穗。種植蜜度一般經26.7cm×20cm或以26.7cm×23.3cm為宜,爭取每666.7m2有效穗達到16萬左右,為高產打下基礎。
3.3 肥水管理
根據該組合穗大粒多的特點,肥水管理上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鉀肥,促進分蘗;同時要重視適施穗粒肥以充分發(fā)揮穗輕優(yōu)勢。一般中等肥力田塊基肥施復合肥30kg,移栽后5—7天每 666.7m2施追肥尿素7.5kg,氯化鉀10kg。切忌氮肥過量。在水漿管理上采取深水活棵、淺水分蘗、中期適時曬田、抽穗揚花后干濕交替,后期掌握不能斷水過早,保持干干濕濕,爭取高產、穩(wěn)產。
3.4 病蟲害防治
根據當地病蟲測報站的預測預報,及時防治。重視稻瘟病、紋枯病、螟蟲、稻虱和稻縱卷葉螟等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黃熟后及時收割。
作者簡介:詹志鈞(1959—),男,浙江開化人,大學本科,農藝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