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玲
[摘要]在高考作文中,一篇好的作文開頭往往會使閱卷教師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使作文獲得比較高的印象分。筆者設計了幾種作文開頭的技巧,希望對學生的高考作文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高考作文開頭寫作寫作技巧復習備考
雖然連續(xù)多年在高考中對作文不限體裁,但筆者在多年的高考閱卷中,發(fā)現(xiàn)有一類文章很受閱卷老師青睞,獲得高分,這就是議論性散文。其優(yōu)勢在于,一是散文化的語言在語言表達方面出彩,二是議論文的內(nèi)容讓文章觀點鮮明、結(jié)構(gòu)清楚,便于老師在短時間內(nèi)抓住核心來判分。所以,在高考備考中進行議論性散文的訓練就很有必要了。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好的作文開頭有三個標準:明,開宗明義。開門見山,開頭就亮明觀點或提出話題;簡,簡潔,三言兩語,直入正題,尤其在材料作文中要注意避免大段復述材料;美,語言美、技巧美。
一、巧用修辭式
常用的修辭有比喻、排比、擬人、設問、對比等。每種修辭都有特定的修辭效果,記住這些效果并根據(jù)不同的寫作情景靈活運用這些修辭手段,會為文章開頭增色。
[例1]“你會因喜愛北國的皚皚白雪,而對南國的椰樹海風不屑一顧嗎?你會目沉迷于江南的小橋流水、青瓦白墻,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煙的美嗎?你會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經(jīng)典名著《紅樓夢》嗎?你會鐘情流行音樂,而厭煩不‘沉悶乏味的古典音樂嗎?——古希臘哲人曾說,人是感情的動物。因此,面對大千世界,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喜好憎惡往往會影響到對人對事的看法。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架天平,有個自己的標準,用來衡量周遭的一切?!?2003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心中的天平》)(排比)
這個語段前部分是很美的排比句,南北風情盡收眼底,文學音樂、高山流水都融于一段中,內(nèi)容豐富,語言簡潔整齊。
[例2]魅力是演講大師瀟灑的手勢,是蒙娜麗莎迷人的微笑:魅力是邁克爾,喬丹的臨空灌籃,是巴蒂斯圖塔的飛腳抽射:魅力是白石老人的蝦,是悲鴻先生的馬……
這個段落綜合運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辭,魅力是抽象概念。不好理解,但大師富有感染力的手勢、蒙娜麗莎的微笑等卻是很多人都熟悉和認可的。把魅力和這些等同起來,我們就能形成具體的印象。魅力就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事物了。變抽象為具體,消除陌生感。排比運用增加了表現(xiàn)力。
二、名言警句式
名人名言,詩詞歌賦,俗語諺語,往往具有很強的哲理意韻和啟示作用。在高考作文中選擇與主題有密切關系的名人名言。詩詞歌賦,俗語諺語開頭,可以為文章主題的出現(xiàn)營造一種哲理氛圍,使文章中心突出,耐人尋味,發(fā)人沉思。同時提升文章的文化底蘊。
[例1]“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語所說的‘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故而,在認知事物時便不自覺地附著了濃濃的個人情感。于是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纏綿,‘感時花濺淚的悲戚?!?2003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怎一個“情”字了得》
[例2]余秋雨說,“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一種事物過于完美,就給人不真實,就脫離了大眾的實際,與人們意念中的感覺不切合。而缺憾卻是呈現(xiàn)著一種最真實的美,散發(fā)著永恒的魅力。
借用“名人效應”,既增強說服力又使語言精煉,運用這種技巧;需要學生在備考中多識記名言警旬,但是引用要恰當。否則就畫蛇添足。
三、時事(材料)述評式
[例1]時下……曾經(jīng),傳統(tǒng)服裝被視為不及洋裝輕便舒適,人們甚至覺得穿著這樣的衣服很羞愧,我不禁要問:一件衣服,有那么多過錯嗎?我看是感情在作祟吧!——《我愛唐裝》
題目是“我愛唐裝”,難道作者會在考場里寫篇專業(yè)性強的洋裝和唐裝孰好孰劣的文章嗎,不會?!拔铱词歉星樵谧魉畎伞边@句表明用意,關于服裝只是當下生活中的一種現(xiàn)象,作者談論的根本目的在最后一句,點明話題。這就是拿時事說話。先簡述再評論。學生多收集一些這樣的熱點問題,恰當用在文章的開頭,可增加生活氣息、時代氣息。
[例2]楊麗娟追星十幾年,家里借款賣房,直到父親賣腎來滿足她現(xiàn)場看明星演出的要求,社會對她的譴責聲一片,認為她不孝不成器,我不禁要問,和她朝夕相處對她百依百順的父母有沒有責任呢?難道她不也是個受害者,被溺愛傷害的人嗎?
這是以楊麗娟事件為材料的一道作文題,作者非常簡潔的引述原材料,針對性很強地提出自己的疑問,開宗明義。屬于材料述評。特別適用于材料作文的寫作。要注意,引述材料一定要簡明扼要,抓住核心信息。
有時候也可以以時事材料為內(nèi)容,運用修辭手段表述。
[例]當你看著劉翔瘸著腿一步步走出鳥巢的跑道。你認為他是亞洲的英雄嗎?當你看見溫家寶在地震現(xiàn)場悲傷地灑下眼淚時,你否認他是偉大的總理嗎?當你聽見丁肇中連續(xù)五次用“不知道”回答央視主持人的問話時,你否認他問鼎諾貝爾獎的實力嗎?不,你不會,因為他們呈現(xiàn)了真實的自己,冠軍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偉人也會傷心不已,科學家照樣有不知道的東西。
這個開頭運用了排比的修辭,但列舉的幾個內(nèi)容又都是發(fā)生在當下的事情,都有目共睹的,這樣不僅形式美,而且內(nèi)容具有強烈的時代性,表明作者在關注生活,對生活現(xiàn)象在進行積極的思考。
四、對比表態(tài)式
[例]“有時候,感情是一劑善變的藥,融在愛人的酒杯中,苦澀里也能品出甘潤;有時候,感情是一把雙刃劍,握在敵人的手里,縱輕輕揮下也覺得傷痕累累?!?2003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真情誠可貴理智價更高》)
談理智重要性的文章,用感情作對比:感情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效果,從而推出感情不可靠。引發(fā)思考:既然感情有不好之處,那什么才可靠?引出正文“理智價更高”。所謂對比,就是將對象放在不同人物、不同場合、不同時間、不同條件等之中來比較結(jié)果的不同,在客觀列舉之中自然見出好壞優(yōu)劣。
學生要掌握這些技巧,需要做到三多:多觀察生活、多識記名言、多模仿訓練(模仿別人的模式,融入自己的思考,寫出出彩的文段)。有一點要始終牢記:語言和技巧是風箏,論點是線。再美的語言、再高明的技巧離開了論點這根線,就不可能飛上天空。
教育的首要目標在于培養(yǎng)有能力創(chuàng)新的人,而不是重復前人所做的事情。
寬容和忍讓是人生的一種豁達,是一個人有涵養(yǎng)的重要表現(xiàn)。沒有必要和別人斤斤計較,沒有必要和別人爭強斗逞,沒有必要……請記住:給別人讓一條路,就是給自己留一條路。
古往今來杰出的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無不都是靠自己學習,才能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誰能教莎士比亞成為莎士比亞?誰能教愛因斯坦發(fā)現(xiàn)解釋宇宙的根本原理?誰能教魯迅先生刻畫出阿Q的形象?自己的學習和創(chuàng)造是前進的一種動力。”
如果我們對于教師要掌握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這一點估計不足,那也是錯誤的。有了這方面的知識,教師才有可能把教材變成學生的真正財富。
——上述來自網(wǎng)絡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