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新
六、七歲初學(xué)寫字時,便覺得“凸”和“凹”這兩個字古哩古怪,但從未深究。30多年后忽然覺得這兩個字不僅形象生動,非同一般,而且還寓許多人生哲理于其中。
“凸”,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高于周圍,突出、突起,挺胸凸肚也。在我看來“凸”者更有功成名就,出人頭地的意思。而“凹”者,現(xiàn)代漢語詞典是這樣解釋的:低于周圍,跟“凸”相對,意為深陷也。這不難令人想到處境艱難、埋頭苦干、扎根生活、默默無聞的慘淡人生!
如果我們把“凸”和“凹”并列起來,它形象生動地反映了人生道路的坎坷不平。生活實踐告訴我們,逆境與厄運無疑是我們?nèi)松缆飞系慕O腳石,但在一定條件下,它又是好事。優(yōu)越的條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蝕人的肌體,使人喪失成功的上進心;而艱苦的環(huán)境、坎坷的道路,卻能磨練人的意志,增長人的才智,激發(fā)人的進取心,可謂逆境成才也。曾經(jīng)有人說過:“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智慧”。而我們完全可以反過來說:“智慧在于思索,思索在于痛苦,而痛苦又在于人生道路的凸凹不平”。
如果我們又把“凸”和“凹”對接在一起,它就成了一個完美無缺的矩形,它向人們昭示:無論人生道路怎樣坎坷多變,都必須得有方正的棱角、方正的品行,才有方正的人生。就像世間萬物沒有規(guī)矩難成方圓,圓滑的鵝卵石是筑不起房子的,只有方方正正的青磚,才能堆砌成巍峨的大廈。
而“凸”和“凹”銜接起來的天衣無縫,又體現(xiàn)了它們是一對取長補短的好兄弟。生活中我們既應(yīng)看到別人的長處,也應(yīng)看到自己的不足,看不到自己的弱點、缺點以及錯誤,對事物的復(fù)雜性、曲折性缺乏認(rèn)識,便會陷入自負(fù)的泥潭。自高自大、目中無人,甚至飛揚跋扈、一意孤行是極不可取的。與此相反,如果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不起失敗和挫折,稍受挫折,便消極悲觀,看不到自己的長處,一蹶不振,必然會一事無成。
只有“凸”的人生也是欠缺的,最大的欠缺在于磨礪的不足;只有“凹”的人生是不幸的,最大的不幸在于銳氣的萎縮。直面“凸”、“凹”吧,但愿我們在坎坷中磨練方正的人生!
向誰傾訴
只有很少的時候我們可以盡情地傾訴,更多的日子是在沉默中度過。
回眸四十年崢嶸歲月,我們錯過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為了生存,我們很小就離開家鄉(xiāng),來到這季節(jié)被空調(diào)操縱,日月被燈光控制的地方打拼,我們舉目無親,步履艱難。
是歲月改變了我們,是生活教會了我們,學(xué)會了努力,學(xué)會了珍惜,也學(xué)會了遺忘,我們曾把多少傷感和憂傷封存在記憶里。是歲月淡化了鄉(xiāng)愁,是時光沖淡了親情,如今,風(fēng)吹來一句熟悉的鄉(xiāng)音我們不再會情不自禁地想搭句話,與很多似曾相識的人擦身而過卻猶如匆匆飄落的短發(fā),有很多人和很多事,不是想不起來,而是不愿去想。
我們偶爾打電話回家,除了說自己一切都好,讓父母不必牽掛外,好像不知說什么好。真的,說什么呢?把我們?yōu)榱松娑罎L打的辛酸說出來嗎?我們不能照顧年邁的父母已深感內(nèi)疚,怎么忍心再讓老人為我們擔(dān)憂?
信息社會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世界變得越來越??;高樓大廈阻斷了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往,人們生活在猶如鳥籠般的環(huán)境中,彼此之間是那么的冷漠、自私。我們?nèi)鄙僬嬲\的朋友,也很少和朋友相聚,偶爾通電話時都會說有空來坐坐,可在同一座小城也是常年不見一面,即使在一起也是喝喝茶,聊聊天,撮撮飯,傳遞一些信息,議論某種時尚,幾乎從不敞開自己的心靈世界。
我們按部就班地找對象、結(jié)婚,覺得有點感情有點物質(zhì)基礎(chǔ)就可以生活在一起,至于心靈的碰撞,思想的交流,心心相印的喜悅,似乎寫在《天方夜譚》的傳說里。
我們蝸居在小城的一角,遠離了大自然的懷抱,眼睛看到的不再是春夏秋冬、日月星辰,春華秋實、風(fēng)霜雪雨,不再引起我們?nèi)魏五谙搿N镔|(zhì)生活日益豐富,我們離人類的初始狀態(tài)卻更加遙遠,我們腦海里缺少了對原始、質(zhì)樸、本色等的理解。
我們偶爾只是在卡拉OK里唱幾首流行的歌,什么莫扎特的典雅、貝多芬的激情、肖邦的浪漫、柴可夫斯基的悲愴、鄧麗君的抒情都無法在我們心中停留。
我們都很忙,沒有時間寫信,書架上放著的書積滿了厚厚的塵埃,夜深人靜時,我們還醒著,我們經(jīng)常這樣醒著。常常感到,自己的生活就像一口沸騰的鍋,里面卻什么也沒有煮著。
快節(jié)奏的生活,激烈的競爭,永無休止的物欲,消耗了我們過多的心力,使我們疏忽了感情,遠離了友情,冷淡了愛情,荒蕪了心靈。我們的生命失去了大自然的陶冶,缺少藝術(shù)的修養(yǎng)。折斷了幻想的翅膀,一切顯得是那樣的蒼涼和呆板,我們體會不到單純的快樂,欣賞不到恬靜的微笑,我們的心靈如同干旱板結(jié)的土地,無法給予也無法接納情感的傾訴,那份耿耿于懷的往事就像黑暗深處最低的一個音符,沒有來得及聆聽,它們就消失在我們無法企求的遠方。
人類走過了漫長的歲月,進入充滿機遇、充滿競爭的21世紀(jì)。生活在這個季節(jié)被空調(diào)操縱,日月被燈光控制的時代的人們,我們雖然享受到了豐富的物質(zhì)文明,同時也更加感受到了無處傾訴的孤獨,我們需要拯救,可我們向誰傾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