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永通
毛澤東:讀書無禁區(qū)
沒人能統(tǒng)計出毛澤東一生讀了多少書。毛的閱讀范圍,從歷史、哲學到自然科學、軍事,無所不包,更重要的是,他讀書的方法“刁鉆”甚至充滿顛覆性。他把《水滸》當政治書看,把《紅樓夢》當歷史書看。
毛澤東在黨的各種會議上,包括政治局會議上,講秦皇漢武,評說史家著作得失。他給小說人物貼標簽,賈寶玉是“大革命家”,劉姥姥是“農(nóng)民階級”。他說“《水滸》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毛澤東說:“讀書的方法無非兩條,第一條要學會用聯(lián)系的方法看書中的人物、事件,第二條要學會當評論員?!泵x書有一個習慣,喜歡在書上勾畫,寫批注。
長達4000萬字的《二十四史》,是毛最喜愛的書之一。他不滿這浩繁巨著,寫的“差不多都是帝王將相”,鮮提“人民群眾的生產(chǎn)情形、生活情形”。
《資治通鑒》也是毛澤東的床頭書之一,毛讀了17遍,得出“秀才說得多,做得少,以及誰也看不起誰的通病”。
“毛澤東讀書最沒有禁區(qū)?!碑敃r在人民出版社工作的沈昌文回憶說,毛澤東經(jīng)常批條子,讓下面的人幫他找書。
毛一輩子讀了近10萬冊書,連用吳方言寫的鬼書《何典》都看,卻被后人評論“重中國書,輕西方書”。毛所看的西方書,自然以馬恩著作為主,他外出所帶的西洋史必須是馬克思主義觀點的。
1976年,毛澤東病危。他的圖書室管理員徐中遠撰文回憶說,從9月7日到8日下午,彌留之際的毛仍堅持看文件、看書。他最后閱讀的一部書是《容齋隨筆》。
鄧小平:鬼書武俠愛好者
鄧小平的女兒鄧榕回憶,鄧沒看過馬恩全集,看的是選集,通讀了列寧全集。他還喜歡外國人物傳記,主要是跟二戰(zhàn)、跟他自己的軍事生涯有關的,比如前蘇聯(lián)的朱可夫回憶錄等。
鄧最喜歡中國古典史書,熟讀過《資治通鑒》,通讀《二十四史》,特別愛看《三國志》,喜歡看地圖。鄧出差時,總要帶兩本地圖冊,一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集》,一本《世界地圖》,到哪都要查看自己身處何處。
據(jù)公開報道,鄧小平還是武俠大師金庸在內(nèi)地最早的一批“粉絲”,“你書中的主角大多歷經(jīng)磨難才成大事,這是人生規(guī)律。”這是鄧對金庸小說的評點,也是對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寫照。
“他喜歡看寫鬼的書。”他的夫人卓琳曾透露,鄧非常喜歡《聊齋志異》,有時外出,還讓工作人員拆成活頁,帶幾篇偷閑看看。
江澤民:好學好問
1985年,江澤民擔任上海市長時,他的辦公室有超過3000本書,數(shù)量上僅次于前市長汪道涵。
江喜歡古典文學。1994年,他在天津南開大學,當場背誦了王勃的《滕王閣序》和蘇軾的《中秋見月和子由》。
1997年,他告訴美國《時代》周刊:“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席,但我同時是一個普通公民,我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比如說,我喜歡讀唐詩、宋詞和元曲,也讀過但丁、莎士比亞、巴爾扎克、托爾斯泰和馬克-吐溫的一些作品。我還喜歡聽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施特勞斯和柴可夫斯基的樂曲……”
江喜歡直接向別人請教。比如,他看到當時國家科委主任宋健寫的一篇關于中國古代年表的文章,對文中所引哲學家羅素在1922年為中國開出的一個處方非常感興趣,便給宋健打電話請教。此外,還要了10本羅素的原版著作《中國的問題》。江對宋健說,“不管什么時候,只要你覺得我應該讀一讀的東西,就直接送到我的辦公室來?!?/p>
另一個經(jīng)常被江請教的科學家是錢學森。1989年,錢給了江一本他寫的《系統(tǒng)工程論》。后來,江在發(fā)表講話時使用了系統(tǒng)工程的原理。江還向錢請教過超弦理論,最尖端的物理學理論。
江的英語很好,他能背誦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講,哈姆雷特的獨自“生存還是滅亡”,以及雪萊的《西風頌》。他還說,如果一個中國人對貝多芬的交響樂和莎士比亞的戲劇一無所知,他就是精神貧兒。江告誡身邊的人,中國應該吸收外國文化的精華,但他又強調(diào),決不能拋棄自己的傳統(tǒng),以抵御西方文化的侵蝕。
胡錦濤:發(fā)起讀書活動
公開報道很少提及總書記胡錦濤的讀書情況,新聞中僅有一處,2004年10月14日,胡錦濤接見來訪的俄羅斯青年訪華團時說:“我清楚地記得,在青少年時代,我們曾滿懷激情地閱讀過貴國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卓婭和舒拉的故事》,演唱過貴國的歌曲《紅莓花兒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后來我們熟知了普希金、托爾斯泰、高爾基?!?/p>
1983年,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lián)、全國學聯(lián)決定當年10月起,在全國城鄉(xiāng)青年中開展讀書活動。同年11月17日,《中國青年報》頭版刊登對胡錦濤的專訪,題為《讀書活動要堅持不斷持之以恒》。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胡錦濤,就是“全國青年讀書活動辦公室”主任。
談到讀書活動的指導思想,胡錦濤說:“對正在長知識,長身體,世界觀和人生觀還未形成的青少年來說,并非任何書都是‘開卷有益的,對青少年說‘讀書無禁區(qū)是不適宜的。我們要堅決反對和抵制各種誨淫誨盜、黃色手抄本和西方資產(chǎn)階級的精神垃圾對青少年的污染。”
溫家寶:《沉思錄》天天讀
兩本名著重新出版,一本是《沉思錄》,腰封上印著:溫總理讀了百遍的案頭書,另一本《道德情操論》的腰封上印著:溫總理五次推薦的大師巨著。
2007年11月,溫家寶在新加坡訪問,提及羅馬帝國凱撒馬可·奧勒留所著的《沉思錄》,“這本書天天放在我的床頭,我可能讀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讀”。他頻繁引用其間的名言“那些曾經(jīng)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他們像一縷青煙消失了”?!兜赖虑椴僬摗罚瑴毓_推薦不止五次。毒奶粉事件之后,赴美訪問的溫家寶說:“一個企業(yè)家身上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p>
“讀書伴隨著我的整個生活?!彼鴮Α度A盛頓郵報》總編唐尼說。
每年,媒體還要細數(shù)溫總理在“兩會”的記者招待會引用了多少古語、詩文和典籍,還有教授專門考究,發(fā)現(xiàn)溫引用的詩句,95%教科書上沒有。
選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