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賜
在紐約獲計算機科技碩士后到臺北進入媒體任職;
在北京獲新聞傳播博士后到上海開設(shè)網(wǎng)絡(luò)公司。
十余年傳統(tǒng)媒體經(jīng)驗、十余年網(wǎng)絡(luò)媒體經(jīng)驗,自稱是「媒體與網(wǎng)絡(luò)交會的產(chǎn)物」。
現(xiàn)任上海拐點網(wǎng)絡(luò)公司總經(jīng)理。
圣嚴法師辭世、小沈陽紅火,這兩人一老一少、一死一生、一悲一喜,看似相對、其實相生,因為,在悲喜交錯間浮沉,不正是我們?nèi)松膶懻??在起伏跌宕中盤旋,不正是我們生活的常態(tài)?
時間的巨輪就在我們每天「一閉一睜」之間無情的碾過,好好把握每一個「一睜一閉」的短暫光陰,是他倆帶給我的省思。
春節(jié)期間,兩件事情讓我覺得心有所感。
有感「一悲一喜」
第一件事情是驚聞臺灣佛教高僧圣嚴法師與世長辭,各界咸表哀戚。法師身后留下一偈:「無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挂松钏肌?/p>
我與圣嚴法師并無淵源,多半是從媒體上看到他的消息、從朋友處聽到他的名言。法師過世后,我對他的生平感到好奇,維基百科(Wikipedia)上的數(shù)據(jù)顯示,法師祖籍江蘇南通,曾在上海浦東大圣寺、浦西靜安寺學習,后來輾轉(zhuǎn)到臺灣弘揚佛法,又于1969年只身赴日本東京立正大學攻讀碩士、博士,1975年法師44歲時,獲得博士學位。
多數(shù)人接觸到圣嚴法師,都是法師已經(jīng)「成名」之后,只知道他受信眾景仰、只知道他常發(fā)感人之語,對我來說,法師「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的諍言,往往成為我遭逢困頓蹇滯時的處事態(tài)度??戳朔◣煹慕?jīng)歷,我才了解,法師后半生的地位,是他前半生的修行積累所致,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形容法師,可謂貼切。
第二件事情則是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大陸多半簡稱「春晚」)上趙本山的「小品」,這類節(jié)目大約相當于臺灣的「短劇」,但是型態(tài)更為豐富多樣。
趙本山是國寶級的民間藝術(shù)大師,這些年他在央視春晚上的表演,已經(jīng)成了票房保證,每年必定轟動,他的段子往往成為當年的流行語,想要融入大陸生活,觀看趙本山的小品可以算是入門的快捷方式之一。
放完假回到上海,我抽空上網(wǎng)看了看2009年央視春晚的概況,今年趙本山的小品題目為《不差錢》,在不景氣的年代,「不差錢」這三個字似乎成了升斗小民的奢望而不可得(當然,那些「窮得只剩下錢」的人除外)。很多人都說趙本山的小品頗能反映民間疾苦,光看這題目,雖不中亦不遠矣!
《不差錢》的主角之一,是趙本山的徒弟、藝名小沈陽的瀋鶴,他所飾演的飯店服務(wù)生有一段經(jīng)典臺詞,大家傳誦不已:「人的一生啊就是這樣:眼睛一閉、一睜,一天就過去了;眼睛一閉、沒睜,這一輩子就過去了。」
把握「一睜一閉」
小沈陽的話語當然主要是插科打諢、搞笑逗趣,但卻使我在對著計算機忍不住笑出了眼淚的同時,頓有所悟:「眼睛一閉、沒睜」可說是長眠辭世的最簡潔的說法,對照到圣嚴法師圓寂之后,萬人追悼的畫面,法師固然「這一輩子就過去了」,但是,大家所懷念的都是法師「睜眼」時的言行風范。換句話說,每個人「睜眼」時的所作所為,才是人生的關(guān)鍵所在。
此外,有人覺得小沈陽是「一夕暴紅」,我卻深深相信「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工」,每一個看似光鮮亮麗的場景,背后必定都隱藏著許許多多辛酸艱苦的經(jīng)歷。就拿小沈陽來說,他在登上2009年央視春晚舞臺之前,已經(jīng)紅遍東北;在2006年拜進大師趙本山門下之前,已經(jīng)學習、表演東北民間藝術(shù)「二人轉(zhuǎn)」10年左右,擁有為數(shù)可觀的「粉絲」(Fans)。
媒體報導,小沈陽曾表示:「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zhuǎn)」,他的堅持,造就了他的今天。小沈陽與圣嚴法師雖然毫不相干,但是,兩人不懈的「毅力」、以及從「努力」到獲得「能力」的過程,卻并無二致。
另一方面,趙本山堪稱是小沈陽的「職場貴人」絕不為過,沒有師傅趙本山的安排,小沈陽短時間內(nèi)應(yīng)該還上不了春晚,趙大師35名弟子之中,小沈陽排名25,如果論資排輩,小沈陽想上春晚少說還得等上好幾年,他要不是千里馬,空有趙大師這位伯樂也是枉然!
大陸有句俗語:「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非常傳神的說明了「貴人」的重要,不管是「好漢」還是「好女」,都是需要他人幫忙的!
當然,所謂的「貴人相助」,不一定非得位高權(quán)重的人拉拔提攜,同時也需要位卑言輕的人扶持推舉。圣嚴法師的信眾、小沈陽的觀眾,都可以說是他們的「貴人」,重點在于,他們并未坐待「貴人」賞識,而是積極自我充實。
這兩件事情跨越兩岸,表面看來毫無關(guān)聯(lián),其實都隱含著讓我們惕勵自勉的歷程。圣嚴法師辭世、小沈陽紅火,這兩人一老一少、一死一生、一悲一喜,看似相對、其實相生,因為,在悲喜交錯間浮沉,不正是我們?nèi)松膶懻??在起伏跌宕中盤旋,不正是我們生活的常態(tài)?時間的巨輪就在我們每天「一閉一睜」之間無情的碾過,好好把握每一個「一睜一閉」的短暫光陰,是他倆帶給我的省思。
圣嚴法師認為,危機是人生的常態(tài),不要懼怕危機。危機爆發(fā)要坦然面對,即使災難深重也要以現(xiàn)實主義的態(tài)度去接受。然后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處理,最后要學會放下,而人生最困難的就是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