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付
神經(jīng)性皮炎是臨床中比較頑固而又難治的皮膚病。引起神經(jīng)性皮炎的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精神因素、不良生活習慣,以及某些疾病有關。目前西醫(yī)治療神經(jīng)性皮炎常用藥如谷維素、維生素B1、撲爾敏、地塞米松等,外用藥如0.25%氟氫可的松、二甲亞砜等,雖然見效比較快,但易于復發(fā)。中醫(yī)治療神經(jīng)性皮炎雖然見效比較慢,但遠期療效比較理想。筆者根據(jù)多年治療體會,認為神經(jīng)性皮炎若屬于風熱營衛(wèi)證者,可用桑菊白虎湯,常能取得預期治療效果。如劉某,男,40歲,患神經(jīng)性皮炎一年余,因皮膚瘙癢明顯而前來診治。根據(jù)病變部位在關節(jié)附近,尤其是癢疹具有對稱性,惡風,口渴,舌質(zhì)紅,苔薄黃,辨為風熱營衛(wèi)證。給桑菊白虎湯6劑,瘙癢有緩解,又以前方治療30劑,諸證悉除。至今已2年,未再復發(fā)。
【臨床表現(xiàn)】 風熱營衛(wèi)證:局部皮損呈鮮紅或玫瑰紅色,中心黃褐色,邊緣微隆起,或瘙癢、惡風,或身熱、口渴,舌紅,苔薄或黃,脈浮或數(shù)。病變證機是風熱侵襲肌膚營衛(wèi),灼損脈絡,壅滯氣血,變生為風熱營衛(wèi)病理病證。
【治療方藥】 疏風清熱,涼血愈瘡。
【方藥組成】 桑葉15克,菊花15克,升麻12克,連翹24克,銀花24克,石膏48克,知母18克,粳米15克,生甘草6克。
【服用方法】 本方既可作湯劑,又可作散劑。湯劑每日1劑,具體用法是:將上藥置于醫(yī)用煎藥鍋中,加水約600毫升左右,浸泡藥約30分鐘,煎煮約30分鐘,取出藥汁;再加水300毫升左右,煎約15分鐘,取藥汁。合并2次藥液,分早中晚3次服。散劑制法是:將上藥研為細粉狀,每次用6~9克,每日分3次服。
【用藥要點】 桑菊白虎湯是以白虎湯為基礎方加味而成的經(jīng)驗方。方中桑葉、菊花疏散風熱;升麻透熱解毒;連翹、銀花清熱解毒;石膏、知母清熱瀉火,兼益陰生津;粳米補益中氣;生甘草益氣清熱,瀉火解毒。方藥相互為用,以取其功。
【加減用藥】 若風熱甚者,加薄荷、柴胡,以疏散風熱;若瘙癢甚者,加地膚子、防風,以清熱利濕,祛風止癢;若血熱甚者,加赤芍、玄參、丹皮,以清熱涼血;若潰爛甚者,加當歸、黃芪,以益氣固表,補血活血;若膿多者,加王不留行、天花粉,以活血逐瘀,排膿愈瘡;等。
【注意事項】 寒濕證,氣血虛證,慎用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