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玉生 曹 軍
【摘要】 梅河口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地理位置處在松遼平原與長白山的余脈,是吉林省東南部的商貿中心、交通中轉站、貨物流通集散地。全市原有耕地10萬公頃,近幾年農民開荒近6000公頃,現在實有旱地6.6萬公頃,實有水田4萬公頃。全市總人口63萬人,其中非農人口28萬人,并且非農人口逐年增加。境內河流縱橫,被譽為“千庫之縣,魚米之鄉(xiāng)”。
【關鍵詞】 梅河口 測土配方 施肥 化驗 經驗
綠色優(yōu)質的梅河口大米暢銷國內外市場。2004年實行測土配方施肥工作以來,使梅河口市的大米更加聞名于世。通過測土配方施肥每年使糧食增產4%,農民畝節(jié)本增收52元。因此測土配方施肥在梅河口市的農業(yè)工作中備受重視,其中測土配方施肥工作中化驗室的檢測和管理非常突出,不但達到了每天檢測120個土樣的速度,而且能保證檢測的準確性?,F將具體作法總結如下,希望對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同仁有所益處。
人員管理對化驗室人員進行分組培訓,由一個人掌握全局,其他人員每兩個人掌握一項檢測元素,大量元素只要六人就能完成。這種人員分組主要考慮的是土壤化驗是一項技術要求很強、熟練程度要求較高的工作,人員不經過熟練培訓和長期工作,很難達到測土配方施肥所要求的精度和測試的速度。其他檢測項目再分組專人做,化驗室每個人員只要求掌握兩項檢測項目。這種分組方法使化驗室人員很容易掌握。
具體的測試方法如下:
1.土樣的擺盤,粉碎好的土樣可盛裝在牛皮紙做的土壤樣品袋中。然后將土壤樣品的原始標簽核對后記錄到牛皮紙袋外,并標明水、旱田,同時將土樣的實驗室編號寫在土樣袋上,按土壤登記表上的順序依次放在土樣托盤中。要求每盤30個土樣按順序擺放。分3行,每行10個。在第一行作上標記。這樣的擺放主要考慮的是檢測過程中和連體杯的配套,連體杯是每行11個,過多和過少對下面步驟都不太方便,并在盤外記錄哪個鄉(xiāng)鎮(zhèn)送上來的供測土樣。還要對該托盤編號,貼在托盤上,待分析測定。
2.土樣的稱量。土樣稱量要求的克數要和方案要求的一致,如果不一致會對后面的計算造成非常大的不方便,如堿解氮要求稱量2.00克,就稱2.00克土樣,不要多也不能少,這樣在后面計算時可用計算機批量計算后查表得數。
3.堿解氮的測定。具體步驟為稱取通過2mm孔徑篩選的風干試樣2克和1克的鋅—硫酸亞鐵還原劑,均勻平鋪于擴散皿外室內(若是水稻土,不需加還原劑)。在擴散皿內室加入2mL20g/L硼酸溶液,并加入1滴定氮混合指示劑。在皿的外室邊緣涂上堿性膠液,蓋上毛玻璃,旋轉數次,使毛玻璃與皿邊完全粘合,再慢慢轉開毛玻璃的一邊,使擴散皿外室露出一條狹縫,迅速加入10亳升1.8摩爾每升氫氧化鈉溶液(水稻土樣品用1.2摩爾每升氫氧化鈉溶液)于擴散皿外室,立即用毛玻璃蓋嚴。水平地輕輕轉動擴散皿,使氫氧化鈉溶液與土樣充分混合。放到恒溫箱中保溫24小時。將擴散皿取出,用0.01摩爾每升鹽酸(硫酸)標準溶液滴定內室硼酸中吸收的氨量,顏色由藍色剛變紫紅色即達到終點。滴定時應用細玻璃棒攪動內室溶液,不宜搖動擴散皿,以免溢出。在樣品測定同時進行空白試驗,校正試劑和滴定誤差。主要區(qū)別在于土樣測試的前處理上,正常處理是涂完膠后套皮套,改為涂完膠后不套皮套,為了防止毛玻璃滑落,采用按層擺放,每層10個,按照正常的步驟,蓋上毛玻璃,再在毛玻璃上擺10個,再按正常的步驟蓋上毛玻璃,如此重復,共擺5層,做完后放置5分鐘,待毛玻璃不能移動時再放到恒溫箱。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擴散皿的移動次數,提高測試的準確性。
4.磷、鉀檢測主要是使用連體杯,提高檢測處理速度。
5.有效性銅、鐵、鋅、錳的測定主要難點在標準曲線的生成上,對鐵、錳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曲線時要將測定角度轉一下,這樣鐵和錳的曲線就很容易生成了。
土壤化驗的質量控制 由于測土配方施肥檢測土樣的工作量太大,不可能做平行樣,只能是提高單個土樣測試的成功率。對可能出現錯誤的土樣看是哪項出現錯誤再單獨處理。堿解氮在梅河口市的測定值在140—240ppm之間。超過240ppm和小于140ppm的土樣要進行重測,測定值還是和原來一致再記錄,如果后次測定值在有效區(qū)間時,取后次測定結果。有效磷和速效鉀的準確性控制主要采用測定10個土樣校對1個標準樣。同時梅河口市的有效磷測定值范圍在15—40ppm之間。速效鉀范圍在80—160ppm之間,不在這個范圍之中的也要重測,測定結果選取同堿解氮的測定結果選取一致。其他中、微量元素檢測都做平行樣。
綜上所述,梅河口市在測土配方施肥工作中取得了一些經驗。既提高了個人的檢測技術能力,也對梅河口市的農業(yè)發(fā)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多次受到領導的獎勵和農民的贊揚。
鄒玉生 (1974—),男,吉林梅河口人,主要從事農機推薦工作,學歷:本科,農藝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