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進乾
【摘要】 目的 探討幽門螺桿菌(HP)感染與慢性胃炎炎癥活動的關系。方法 常規(guī)胃鏡檢查取胃竇部組織作病理學檢查及HP鏡檢。結果 HP感染與慢性胃炎炎癥活動關系有顯著意義(P<0.01)。結論 HP感染與慢性胃炎炎癥活動有關,慢性胃炎有必要作HP根除治療。
【關鍵詞】 幽門螺桿菌;慢性胃炎;炎癥活動
慢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其發(fā)病率居各種胃病之首,男性多于女性,隨年齡增長發(fā)病率逐年增高。幽門螺桿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根除HP對治療慢性胃炎日顯重要[1,2]。本文旨在對HP感染與慢性胃炎炎癥活動的關系作一論述,從病理方面證明根除HP對治療慢性胃炎的必要性。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HP感染組:共26例,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齡20~45歲,平均31.5歲;病程1~10年。無HP感染組:共22例,男性18例,女性4例;年齡21~48歲,平均32歲;病程1~9年。
1.2方法所有患者均作常規(guī)纖維胃鏡檢查,胃鏡印象均示慢性胃炎,取胃竇部組織送病理檢查和HP鏡檢。胃竇部組織放入10%福爾馬林液固定,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鏡檢;HP亦作HE染色,光鏡下鏡檢。慢性胃炎鏡下診斷為:切片組織內(nèi)充血、水腫、炎細胞浸潤或伴有腺體萎縮、腸型上皮化生。炎癥活動鏡下診斷:切片組織中見到中性粒細胞。HP診斷:鏡下見到HP菌株。兩組比較采用χ2檢驗。
2結果
HP感染組中,慢性胃炎炎癥活動25例,1例無炎癥活動;無HP感染組中,3例表現(xiàn)炎癥活動,19例無炎癥活動。兩組比較,HP感染組慢性胃炎炎癥活動具有顯著意義(P<0.01)。
3討論
慢性胃炎是指由于各種因素所致的慢性黏膜炎癥改變。其特點是胃黏膜反復發(fā)生慢性炎癥,胃腺體萎縮減少,黏膜層表現(xiàn)為特意性再生,臨床表現(xiàn)以胃黏膜炎癥和胃腺體萎縮的病理生理為基礎[3]。
慢性胃炎至今在國內(nèi)外還沒有統(tǒng)一比較合理的分類標準。目前習慣上所說的慢性胃炎是指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兩種,兩者??赏瑫r存在。慢性淺表性胃炎包括單純型、糜爛型及出血型三種,比較多見。慢性萎縮性胃炎又分A、B兩種類型,A型病理發(fā)生在胃體,壁細胞抗體呈陽性;B型病變主要在胃竇,壁細胞抗體呈陰性。我國以B型為多見[4]。
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90%以上的慢性胃炎有HP感染。其致病機制與下列因素有關[5,6]: HP產(chǎn)生多種酶如尿素酶及其代謝產(chǎn)物氨、過氧化氫酶、蛋白水解酶、磷脂酶A等,對黏膜有破壞作用。 HP分泌的細胞毒素如含有細胞毒素相關基因和空泡毒素基因的菌株,可導致胃黏膜細胞空泡樣變性及壞死。HP抗體可造成自身免役損傷[1]。本研究表明HP感染與慢性胃炎胃黏膜炎癥活動有關(P<0.01),因此,慢性胃炎患者有必要進行HP檢查,一旦表明有HP感染,必須作HP根除治療。
參考文獻
1陳灝珠,主編.實用內(nèi)科學[M].第1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862
2任英霞,崔東來,張玉琢.熒光定量聚合酶反應在胃黏膜幽門螺桿菌感染中的應用研究.臨床薈萃雜志,2008,23(11):805-806
3趙忠?guī)r,王江濱,李巖.消化性潰瘍患者非甾體類抗炎藥服用史和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協(xié)同致病性分析.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06,26(21):1697-1699
4Zsikla V,Hailemariam S,Baumann M,et al.Increased rat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detected by PCR in biopsies with chronic gastritis[J].Am J Surg Pathol,2006,30(2):242-248
5Moayyedi P,Hunt RH.Helicobacter pylori public health impli- cations.plications.Helicobacter,2004,9(Suppl 1):67-72
6全國幽門螺桿菌科研協(xié)作組.幽門螺桿菌若干問題的共識意見.中華醫(yī)學雜志,2000,80(2):394-395
(收稿日期:2008-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