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志偉
兒子在城外的河灘玩耍,竟然從水坑撈到幾條一寸多長的小草魚。兒子興高采烈地將魚帶回家,還用壓歲錢買了魚缸飼養(yǎng)。
小草魚雖然沒有艷麗的色彩,但流線型的身體,閃閃發(fā)光的鱗片,樸素而不失美麗。魚缸產(chǎn)生的魔力,深深吸引著兒子,每天吃飯時,總會投喂些米??葱◆~爭搶食物。
一天,正在喂魚的兒子突然問我:“爸爸,小魚在河里吃什么呀?”
“小魚在河里吃的東西可多了,”我回答,“有水草、水蟲,還有蝦米?!?/p>
“小魚真的會吃蝦米嗎?”兒子又問。
“那當(dāng)然了?!蔽艺Z氣堅(jiān)定地告訴兒子:“俗話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淤泥?!被卮鹜陠栴},我為養(yǎng)魚調(diào)動起兒子的求知欲高興起來。
時隔不久,一位文友來家做客,攜帶了一桶剛從池塘捕撈的蝦米??吹轿r米在桶中活蹦亂跳,兒子興奮地歡呼雀躍,專門挑揀了幾只去喂他的小草魚。
當(dāng)晚,我剛剛?cè)胨?,兒子“咚咚”地砸我的房門,口中驚呼:“不好了!出問題了。”
我心頭驟然一驚,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連忙披衣下床。兒子將我拽到魚缸前,只見一只蝦米正用螯緊緊鉗著一只小草魚,嘴部愜意地蠕動著,小草魚尾部輕輕搖擺,做著無力的掙扎,缸底還有一副被蠶食后的小魚骨架。原來,兒子夜里起來小解,偶然發(fā)現(xiàn)蝦米正在進(jìn)攻他心愛的小魚。
“爸爸騙人!說什么小魚吃蝦米?!眱鹤訛樾◆~慘遭傷害憤憤不平,一邊觀察著魚缸里的情況一邊抱怨道:“蝦米不是米,怎么會任由小魚隨意食用呢。蝦米長著螯,分明具有進(jìn)攻性嘛?!?/p>
我怎么可能故意欺騙自己的兒子呢?關(guān)于“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說法,爺爺告訴了父親,父親告訴了我,我又告訴了兒子。如果不是親眼目睹了蝦米吃魚的場景,我們不會相信體長不及小魚的蝦米,利用螯這一利器,竟然能夠輕取對方性命。兒子也還會把“小魚吃蝦米”的說法告訴他的兒子。
突然間,我睡意全無,開始思考小魚到底能不能夠吃蝦米,蝦米到底吃不吃淤泥。我們無從考證“小魚吃蝦米”的由來,只因?yàn)橛腥四敲凑f了,懶惰的思維慣性使我們就那么跟著傳播。魚缸里活生生的一幕,蝦米吃掉了兒子對父親的絕對信任。那么,又是什么吃掉了我們這一代的創(chuàng)造性,是什么吃掉了我們驗(yàn)證前人理論的勇氣呢?
(希冀摘自《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