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豐
在我的記憶里,西方哲學家的名字,黑格爾應(yīng)該是最早的一個。然而,我對他的研究,卻翩然來遲。并不是刻意的行為,而是,出于敬畏和恐懼。深陷于文學的思維中,讓我不由自主地,對于深奧的黑格爾采取敬而遠之的態(tài)度。這樣,他就藏在歲月黑暗的深處,不肯出來見我。也許,他在想,為什么要見真人呢?思想的影子可能比真人更清晰。
是水,產(chǎn)生了黑格爾的哲學思想。斯圖加特市是德國符騰堡公國的首府,是一個具有夢幻色彩的古城堡、蔥郁的森林、悠閑的小鎮(zhèn)、美麗的河流,宛若神奇的童話世界。城堡、河流、小橋,這里確實有著適合思考的環(huán)境。哲學總是與孤獨寂寞結(jié)伴同行。黑格爾踽踽獨行在由于下雪而稍顯泥濘的小道上,小道旁,潺潺的流水滋潤著一個哲學家的血脈,裊裊的炊煙劃破思想的靜寂,搖曳的玫瑰炫耀生命的鮮艷,羞紅的夕陽等待哲學的邀請。林中的小路,蜿蜒曲折,默默佇立,迎接著他的神思冥想。激蕩不息的流水聲,開啟著黑格爾的思維。
這是我的想象。由于沒有身臨其境,沒有聆聽過那條小河的流水聲。因而,想象是蒼白的。但是,換個角度,環(huán)境的真實在一定程度上同樣會阻礙想象。斯圖加特、河流、黑格爾、哲學。把這四者拼接起來,正襟危坐,合眼沉思——這是我思索時的習慣。如此,我的思維里便出現(xiàn)了一個命題:黑格爾的河流。
河流是精神的喻體。沿著黑格爾的河流,自我循環(huán)的感性不斷滋生。從而,實現(xiàn)了個體的自由。
人們形象地把時間比作“河流”。黑格爾稱時間“猶如流逝的江河,一切東西都被置于其中席卷而去”。在這條河里,人人都向著亙古不變的結(jié)局逼近。只是也許,會有人切切懷念起遙遠的“煙如織,傷心碧”,會有人仰起頭尋找一片鳥羽的痕跡,會有人對零落在古卷殘頁中的文字保留著一份痛心的滋味,會有人在筋疲力竭之前奮力逆流而上。人類的生命聲勢浩大,漂滿在歷史的河流上。這使人很容易想到一種歷史觀,即生命史觀。生命史觀是一種古老的歷史觀,沿著舍勒、柏格森、托爾斯泰、黑格爾、康德、杜爾格上溯源頭,可以一直上溯到希羅多德和老荷馬的時代。它已經(jīng)流了一千多年了。但話說回來,康德也不能認為他所說的“真理”會像那些巨大的巖石一樣一直留在河岸上。對黑格爾來說,歷史就像一條流動的河。河水的流動受上游河水漲落與漩渦的影響。但上游河水的漲落與漩渦又受到巖石與河灣的影響。
懷抱著黑格爾的《哲學全書綱要》,我行走在一條河的上游。那條河叫澇河。冬天的風,吹拂著由于思索而發(fā)脹的大腦。河水不是很多,不是雨季,不用擔心突然之間的漲水。我就無所顧忌地,緩緩地沿著扭曲的河床向上游行走。仿佛,這是黑格爾的河流,我的整個生命都從狹窄的天地中涌出來,又消融在景物里。出山風,一陣陣掀起呼嘯聲,樹枝、荒草、沙石,還有驚恐的鳥,都在風聲中舞蹈,宛若一曲交響樂。呼嘯的風,它巨大的力量和不確定性感染著生命。它可以讓荊軻和劉邦成為英雄,也可以讓莊子和歐陽修成為智者?!按蠼瓥|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楚大夫沉吟澤畔,九死不悔??追蜃幽郎舆?“逝者如斯”。站在穿過河流的大風之中,被它蕩滌,這應(yīng)該是人類應(yīng)有的福份。
天要黑了,暮色從遠處走來。古人有云:日之夕矣,牛羊下來。月亮還沒有升上地平線,呈現(xiàn)在眼前的諸物無法分辨。我習慣在黑暗中思索,如黑格爾所言,在純粹光明中就像在純粹黑暗中一樣,看不清什么東西。黑色里,我容易出現(xiàn)幻覺?;秀敝谐霈F(xiàn)了這樣的視覺印象:和尚溪邊掬水,手中漏下月光。這是絕妙的審美感覺。找到了這樣的感覺,我就樂此不疲地在月下置身于澇河岸邊,讓我的生命在其中漂流,讓靈魂伴隨著蕭瑟的疾風,飛馳在月的領(lǐng)空。
多年來,我一直在堅持有尊嚴的生活。然而,這樣的抉擇往往受到別人的嘲諷。為了維護尊嚴,我就只有逃離,一個人躲在僻靜的角落寫作。有時,看到別人在花天酒地中瀟灑,也免不了迷惘。如黑格爾所說,個體生命在自然的迷津中突圍到一個點時便會徹底迷失在自己的方向中,信仰作為一種通過思考存在去預(yù)知存在的方式,在未來世界的歸屬上信仰者本身也是迷茫的。
慶幸的是,我在迷途中遇到了黑格爾。他這樣說:“一個擁有真正美的心靈總是有所作為的,并且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彼终f:“人應(yīng)尊敬他自己,并應(yīng)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薄袄硐氲娜宋锊粌H要在物質(zhì)需要的滿足上,還要在精神情趣的滿足上得到表現(xiàn)?!眽衾?我睡在黑格爾的河流上,身體和靈魂隨著河流的方向流向天堂。生命體、時間、空間和客觀自然形成了世界,每一個信仰者都有一件泳衣,睡在思想的河流上等待生命的終結(jié)。
幾年來,我的生活是平穩(wěn)的、舒適的、不緊不慢的,就像一條平靜的河流,從容地流淌。夏天的時候天氣很熱,我擁有很多時間在晚上步行,走著走著,就到了小城邊緣的澇河。無雨的季節(jié),澇河總是干枯著。循著河邊游走,像漂浮在黑格爾的河流上,自由、超逸。即使,河流干枯著,沒有流水的影像,但黑夜掩蓋了它的真相,我就馳騁在自己的想象中……在我的思維僵滯時,澇河里突然掀起了一股颶風,將河床掀起驚濤駭浪,肆無忌憚地沖擊著我的心房。如果,把人生比作河流,那么命運就是水底的礁石,水里的漩渦,是那兩岸的青山,山間不停的猿鳴聲,還有大鳥飛翔的影子……這些,都在陪襯著人類的命運。黑格爾說:“自由的本質(zhì)就是精神。”噴泉從石頭中噴出,同時落入石頭。我不知道這是誰的比喻?那樣熨貼著我的心靈。霎那間,我的靈感會隨著颶風震蕩,跳出一些哲學家的句式來——那是思想的浪花。黑格爾說:“一條河也是處于不斷變化的狀態(tài),思想(或理性)的歷史就像這條河流。你的思考方式乃是受到宛如河水般向前推進的傳統(tǒng)思潮與當時的物質(zhì)條件的影響。因此你永遠無法宣稱任何一種思想永遠是對的?!彼枷胧且粭l河,唯有不斷變化,才能跳出浪花。我欣賞這樣的比喻。這是符合辯證法的。只有到現(xiàn)在,人們才發(fā)現(xiàn)絕對的客觀性是一種夢想或者神話。黑格爾的河流,不是靜止的。所以,直到現(xiàn)在,它仍然沒有干枯。
泰戈爾的飛鳥早已飛過,而黑格爾的河流久久流淌。在我不經(jīng)意間,窗外,雪花開始紛揚。沒有雪花,冬天就應(yīng)是寂寞的了。沒有雪花,冬天就不像冬天。在雪花的飄舞中,我可以感覺到冬天的冷如針扎進皮膚,和思想一道進入身體。雪花是要溶化為水的,融入黑格爾的河流。我要這樣說,如果要理解冬天,就得從一朵雪花的形狀開始。這就如同,要解析黑格爾的河流,就得從一滴水開始。具備了這樣的心境,我就老老實實地咀嚼黑格爾的每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