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曙光 張瀚丹
二月的北京,陽光明媚。中央財經大學美麗的校園里,到處洋溢著初春的氣息。
坐在寬敞明亮的圖書館里,于小燕覺得自己很幸運,從重慶市云陽縣小山村一個窮人家的孩子成為保送上中財的一名研究生,于小燕途經過太多的岔路口?!拔医裉烊绻皇亲谶@里,很可能就是南方某紡織廠的一名打工妹?!毙⊙嗾f。
■ 一顆堅強的心
北京西外?;椟S的路燈下,雪花飄舞,寒風瑟瑟。于小燕站在路邊,一邊跺著腳一邊等待公交車。她看看時間,已經遲到半個小時了。
一狠心,她伸手攔了輛出租車。
她沒有后悔,盡管她知道,今天的工資全都奉獻給出租車了。
趕到學生家時,已是晚上8點。顧不得吃面包,她立刻開始給學生輔導。物理、數學……學生開始做英語題,她又開始批改他頭一天的作業(yè)。
十一點半,她留宿在學生家,將手機鬧鈴設到凌晨6點。
“不論天晴下雨,小燕天天都去做家教,她接了3份家教工作,晚上七點半一家,下課后馬上趕去下一家。時間晚了,她常常只能住在學生家里,天剛亮再回學校上第一節(jié)課。發(fā)傳單、當財務助理,寒暑假她也沒有真正休息過一天?!痹谕瑢W看似輕描淡寫的述說的背后,卻是小燕多年的堅持。
大一,到校的第一周,當同學們還對陌生的環(huán)境、全新的大學生活新鮮好奇的時候,小燕卻一下課就神秘“失蹤”了。第三天,小燕就開始一摞一摞地往回扛打印版的散頁書章,一盞床頭燈常常亮到深夜。無論走到哪兒,她都隨身帶著一小疊,不時涂涂改改。她在做書稿校對,一頁一毛錢,同學問起,她笑笑說,可以看書還可以賺錢,真好。室友都不理解,為何剛到校的她,就這么急著找兼職。
一個月后,她哭了。她遇上了黑中介,一分工錢沒給,還被騙了100元中介費。大家漸漸淡忘這件事情時,小燕已經找到了兩份家教,地處北五環(huán)外的校區(qū),離城區(qū)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
有一天,小燕向同寢室的琳借了100元,說是要湊成1000元寄回家。直到那時,同學才知道,小燕家境不好,父母常年多病,均喪失勞動力,沒有生活來源,還有年邁的外婆要供養(yǎng)。這些年,都是靠她半工半讀供給家用。
大二時,小燕更忙碌了,做了3份家教,每天放學后都匆匆拿了第二天的課本就出去,同時還在校團委和學院里擔任學生工作,每天,她就像一個旋轉的陀螺,總停不下來。
在繁華的北京,她每個月只留300元錢給自己,卻要給父母寄回1500元錢做生活費、醫(yī)藥費。
“小燕是個苦命的孩子,她太苦了,這個家沒有她早就完了。”母親回憶起小燕走過的艱苦歷程,眼眶紅了。
小燕出生在云陽縣渠馬鎮(zhèn)一個偏遠小山村。從知事起,母親身體差一直休養(yǎng)在家,屋里常年彌漫著濃濃的藥味,十幾年來,為了母親的藥費,家中四處借債。后來,在摩配廠食堂打工的父親,和面時手指被機器絞斷,落下殘疾,喪失勞動能力,從此,全家一直靠低保維持生活。
小燕14歲那年,就開始半工半讀,靠自己負擔書、學費。逆境里成長的她,從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怨自艾,堅信生活得靠自己打拼。她高中連續(xù)三年被評為“校級特優(yōu)生”,靠全額獎學金完成了高中學業(yè)。2005年被評為重慶市“優(yōu)秀學生干部”。而當拿到中央財經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時,她卻躲到外面大哭。每年需要6000多元的費用,半個月里,父親四處求人借錢無果,小燕鼻子一酸,哭著說:“爸,我不讀大學了,我跟表姐去廣東打工吧?!?/p>
至今于小燕還記得2005年8月12日那天,她準備放棄上大學的機會,深夜未眠時,她在日記本上寫上了“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幾個字,告誡自己。
想起當初差點輟學的情景,于小燕很感嘆:“我真的很幸運,是家鄉(xiāng)宣傳部門和西部助學工程的幫助,我才走進了大學校門,去實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p>
于是,從進入大學校門時起,于小燕便付出了勝過常人10倍的努力。
■ 一顆感恩的心
一個人活著就要有點精神,要有一顆感恩的心!盡管被勤工儉學占據了很多時間,于小燕年年考試都是第一名,次次都拿一等獎學金。然而,這些對于小燕來說,卻不是全部,她更希望能給同學、朋友和家人帶來溫暖和快樂。
北京的寒冬,一位室友被劇烈的胃疼折磨了一晚上,不得已給在外面做家教的小燕發(fā)了條信息,問她有沒有藥。第二天早上,室友洗漱完,正碰到小燕像雪人一樣回來。小燕說了句“注意,外面冷咯”,就去教室了。推開寢室門,室友看到了桌上的藥瓶和熱水壺?!耙幌伦?,我心里熱乎得跟什么一樣。她平時回學校要乘一個多小時的車,今天她是幾點起床的呢?”那天,外面溫度應該在零下。
室友說,這樣的溫暖小燕卻常常帶給大家。小燕輔導過一個上初三的男孩,他家里很拮據,媽媽待業(yè),全家靠爸爸一個人的工資。2007年暑假,她犧牲了自己考注冊會計師的機會,推掉了老師給她介紹的新家教的工作,50多天只就輔導了那一個小孩。頂著北京的大太陽,天天倒4趟車。小燕還主動減免了學生的家教費。出乎意料的是,中考后那個小孩的家人就再沒聯系過她。她卻天天上網查小孩的成績,比自己等放榜還焦急。大家都覺得她不值,在得知小孩已經如愿升入了市重點中學時,她笑了:“沒事,他記得我這個姐就行。”
于小燕一直用她微薄卻執(zhí)著的力量回報著社會。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發(fā)生后,她急忙跑出圖書館,逐個給家人和同學打電話,直到確認大家都安全,她才松了口氣。
第二天,學校組織愛心募捐,她當場就捐出200元,這對她絕對不是小數目,是她全月生活費的三分之二。平時,她一頓只吃一兩米飯一個素菜,甚至一周都舍不得多給自己加一次葷菜。
那天,她剛走出教室,聽見學校的廣播里在動員學生為地震災區(qū)義務獻血。她立即回到臥室,約請同室的女生一起去。結果,她由于體重不足、貧血、低血壓而被醫(yī)務人員拒絕,她遺憾地哭了。為了彌補不能獻血的遺憾,她又悄悄地給災區(qū)捐了1000元錢。這可是她當月所剩的全部啊。
2008年暑假期間,小燕作為奧運志愿者,在綠色家園媒體村志愿服務50多天,獲得多項榮譽??墒菫榇?,她放棄了“德勤全國稅務精英挑戰(zhàn)賽”——作為代表學校參賽的唯一一支隊伍,他們2007年暑假就開始培訓,指導老師很看重她,希望她能做領隊。但她還是放棄了,盡管她清楚自己失去的可能是一次躋身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機會。
在奧運服務期間,最疼愛她的奶奶病危住院,臨終前想見小燕最后一面,可小燕不能離開,她只能東拼西湊找同學借了4000元寄回家。
當父親在電話里告訴她,奶奶去世前還念著她的名字時,小燕躲在無人的地方大哭一場,一天沒有吃飯。
小燕用自己的堅強、樂觀和愛心感染著身邊的每個人。
同學都說,小燕就像是一束陽光,走到哪兒就把溫暖帶到哪兒。她的臉上沒有一絲憂愁,永遠是溫暖的笑容。
2008年,經過全校同學投票,她獲得中財最高榮譽——“榜樣中財”稱號,并被保送讀研究生。2009年1月,她成為2008年“感動重慶十大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