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宇
榮獲2007年愛倫·坡最佳小說獎的《禁衛(wèi)軍之樹》是一部以晚期奧古斯曼帝國為歷史背景的偵探小說,講述了在充滿異域風情的土耳其發(fā)生的奪權陰謀事件。作者賈森·古德溫運用偵探小說的通俗形式詮釋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并且對現代性與民族性的矛盾關系進行了獨特的人文思考。商業(yè)流行元素和歷史文化元素的交相輝映共同使小說達到了形式的通俗性與主題嚴肅性的交融,也滿足了讀者雅俗共賞的閱讀心理和審美追求。
“亡命追擊、神秘逃遁、暴虐殺戮、珍美佳肴、媚人性愛、秘密背后的欺騙,機敏,搖曳生姿的層層著墨,《禁衛(wèi)軍之樹》絕對是一部罕有的悅人之作”,《泰晤士報》的評價從商業(yè)角度肯定了該書取悅大眾消費的成功,同時也暗示了穿插于文本間豐富多彩的商業(yè)流行元素。偵探小說有自己贏取利益的“程式”,以此與大眾文化形成對接。在《禁衛(wèi)軍之樹》中,從偵探小說的通俗形式到跌宕起伏的結構情節(jié)、從傳奇多樣的各色人物到形象生動的語言描寫,無一不是程式的體現,正是由于這些元素的存在,小說才能實現贏得市場的目的。毫無疑問,帶有驚悚情節(jié)的偵探小說是所有小說形式中最受讀者歡迎的一種,也最容易躋身暢銷書排行榜。自二戰(zhàn)之后,與其它類型的小說相比,偵探小說在通俗文學中擁有的讀者最多,且勢頭依然不減。鑒于這類小說對讀者的巨大吸引力,對于第一次觸電文學的古德溫來說,選取這種體裁無疑是文學寫作的良好開端。
偵探小說總是習慣以命案開頭,由此達到營造恐怖氣氛的目的,《禁衛(wèi)軍之樹》也不例外。作者甫一開篇就向讀者拋出了宮墻內外侍女與軍官兩宗命案。而這兩宗命案或隱或顯又與10年前禁衛(wèi)軍滅亡的重大事件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兩案并行交結出以此兩條線索為主的網狀脈絡,進而完成時空交錯的串聯,共同撐起了故事的框架。用偵探探案的方式展現一段完整的歷史可算是本書的一大特色,賈森·古德溫恰到好處地應用了偵探小說的模式。在曲折的探案過程中,歷史被娓娓道來,并漸漸蓋過了探案的框架,使得偵探小說仿若一個古老的風情民俗故事。這種探案模式的弱處理有效地控制了故事的節(jié)奏,使小說張弛有度,防止讀者產生閱讀疲勞。
《禁衛(wèi)軍之樹》的商業(yè)氣息還表現在細節(jié)和場景安排上。古德溫在小說將影視作品中能夠獲得商業(yè)利益的視覺上的圖像沖擊轉化為文字沖擊,使讀者產生與觀看影視作品時同樣的快感,成功營造了一種恐怖的氛圍。同時,復雜的場景布局和正邪兩派人物的追蹤斗法是小說實現商業(yè)價值的有效手段。
商業(yè)流行元素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莫過于個性十足的人物?!督l(wèi)軍之樹》中,巧妙地周旋于權色之中并最終取得勝利的閹人偵探雅西姆無疑是亮點。他的閹人偵探的身份,使他明顯區(qū)別于其他偵探形象。雖然這種缺陷令“英雄”不那么完美,但卻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實豐滿,同時更容易獲得人物形象陌生化的效果,給讀者帶來新奇刺激,迎合了大眾的消費心理。
這些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商業(yè)符號交織在一起,共同將小說以一種吸引大眾讀者的包裝形式推向了市場,成功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使小說內在的深刻含義有機會得以傳達。
雖然商業(yè)流行元素使小說吸引大眾獲取商業(yè)利益,但小說必須展示更豐富的內在價值?!爱敶饬x的消費文化概念,更多強調的是經過符號系統(tǒng)所傳達的意義。而不是滿足實際需要的物質,人們越來越多地把消費興趣轉移到商品的符號意義方面?!币虼顺鋵嵶髌返膬仍谝饬x就不僅是為了迎合精英,也是為了愉悅大眾。賈森·古德溫是拜占庭史的專家,在寫作該書之前,已經出版了《奧斯曼帝國史》等著作,扎實的史學功底、廣博的史學視角,使偵探小說變得宏觀大氣。同時,古德溫在其中所表現的現代性與民族性的矛盾關系也引發(fā)讀者進行思考。
《禁衛(wèi)軍之樹》選取了1836年的土耳其作為大背景,講述了一場在政局動蕩的宮廷中精心策劃的騙局。向往現代與文明的將軍以數條性命為代價去奪取已經止步不前的蘇丹政權來滿足自己變革的野心,卻以失敗告終。當現代人積極地推崇現代化的優(yōu)越時,古德溫用歷史表達了一種保留態(tài)度?,F代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已不容小覷。面對現代化的強烈沖擊,民族性被湮沒。作者在書中借波蘭大使帕盧斯基之口說出“記憶才是一個民族的命脈所在”,作品中的禁衛(wèi)軍正是土耳其的一種民族記憶,但他們卻全軍覆沒了,這暗示了民族性的沉默滅亡,同時傳達了一種對國家民族性的人文呼喚的訊息,增加了小說的深度。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向往現代與美好的行動計劃的覆敗也顯示了在現代化進程的道路上前行的艱難。
歷史文化元素的鋪陳抵消了文本中時尚流行元素所導致的世俗空泛的氣息,風化積淀在“世俗”中的“大雅”提升了文本的價值。借助偵探的外衣,文本的多義解讀性使小說擁有了多維度的立體閱讀,引導人們在面對歷史變革時進行人文思考。
小說不僅實現了商業(yè)上的價值,同時也成功贏得了專家們的青睞并獲獎。究其原因是作者利用商業(yè)流行元素與歷史文化元素的結合成功營造了形式通俗性與主題嚴肅性的雅俗合流的審美效果。
追求作品的雅俗合流可以說是當代文學寫作的一個趨勢,它“反映了讀者對小說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內在要求,也預示了通俗小說與嚴肅小說逐漸合流的趨勢”。無可非議,無論是融俗入雅,還是融雅入俗,俗文學和雅文學的界線已經變得越來越模糊?!督l(wèi)軍之樹》正是如此,文中沒有任何難以理解的字詞語句,在明白曉暢的文字中昭示著作者真正的意圖傾向。而在敘述結構方面則線索清晰,視點轉換明確,避免了讀者失去閱讀興趣所導致的思想無法傳達的弊病。附著在文本中的商業(yè)氣息不顯得膚淺,是因為商業(yè)氣息的背后有歷史文化的支撐。歸根結底,追求合流是為了能提高普通讀者的欣賞水平和審美能力,達到一種雅俗共賞的境界。
無可否認,“審美趣味的由雅到俗,在一定意義上促進了文化的民主化,滿足了大眾的文化需求,但當文化產品完全成為商品和物質消費對象而失去精神追求時,通俗就會變成低俗、庸俗、惡俗、粗俗、鄙俗”。因此作家寫作不能純粹為了商業(yè)利益和市場需求極端媚俗,失去自身的文學立場以及作品的文學性,而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真正達到雅俗合流,滿足普通市民讀者雅俗共賞的審美心理訴求,漸漸弱化大眾消費與精英消費的對立?!督l(wèi)軍之樹》繼《達·芬奇密碼》之后成為另一部“曲雖高卻和者眾的雅俗合流的典范”,它在商業(yè)上和文學上的雙重成功無疑可以給當代作家以思考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