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帝浣
麥蓋提——尋找葉爾羌河畔的刀郎
離開塔什庫爾千,原路返回喀什,沿著省道經(jīng)過伽師、岳普湖,就可以到達在塔克拉瑪千大沙漠西部邊緣的麥蓋提縣,縣城整潔有序規(guī)模很大,讓我們驚奇。
麥蓋提有三絕:刀郎人、刀郎舞、農(nóng)民畫。麥蓋提的農(nóng)民畫曾經(jīng)參加巴黎國際農(nóng)民畫展,1988年被文化部授予“現(xiàn)代民間繪畫之鄉(xiāng)”,成為國內(nèi)四大農(nóng)民畫故鄉(xiāng)之一。農(nóng)民畫大約始于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受當時全國工人畫、戰(zhàn)士畫以及內(nèi)地部分縣市農(nóng)民畫的影響,麥蓋提一些農(nóng)民開始動筆作畫,初期純粹是勞作之余的一種消遣,是一種與大自然抗爭的精神寄托,以自娛自樂為目的。久之,便逐漸成了一種愛好,學著作畫的人越來越多,廣為傳播,成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這里的農(nóng)民畫線條拙樸、色塊明艷、富有原始鄉(xiāng)村生活的濃烈氣息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向往,極富地域特色。
至于“刀郎”這一稱謂紅遍全國,是由于烏魯木齊一個叫羅林的歌手,他的藝名就叫刀郎。他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一種神秘的文化。而許多人并不知道,麥蓋提才是刀郎藝術的發(fā)源地。因為只有在這里,才能發(fā)現(xiàn)真正原生態(tài)的新疆刀郎藝術。
刀郎的歌舞在這里叫“刀郎木卡姆”,是維吾爾少數(shù)民族的祖先在從事漁獵、畜牧生活時期就產(chǎn)生的歌曲,他們在曠野、山間、草地、場院即興抒發(fā)自己的豪情壯志。它的曲調(diào)始終保持著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代表著古老的維吾爾刀郎麥西萊甫,表達自己美好心愿、內(nèi)心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刀郎”一詞可以說是維吾爾族民間樂舞的代名詞。如今,刀郎木卡姆已成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口頭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但或許在麥蓋提人的心中,刀郎木卡姆的意義依然十分單純、十分簡單——生活要快樂,就唱歌跳舞吧!
在麥蓋提的央塔克鄉(xiāng),我們有幸看到了整個刀郎樂隊的完整演奏。8位樂師堪稱指揮千軍萬馬的統(tǒng)帥,當打起皮鼓、彈響卡龍琴(刀郎人獨有的樂器,意即從胸腔發(fā)音的東西),撥動都塔爾,吹響嗩吶時,這些歷經(jīng)滄桑的樂師,便進入超然的狀態(tài)中。刀郎舞動作粗獷,節(jié)奏感強烈,熱情奔放,具有深厚的草原生活氣息。刀郎舞進入高潮時,鼓手情緒激昂,常把小手鼓高舉頭上用全掌猛擊,使鼓點更加響亮鏗鏘,給舞者以強烈的鼓舞。
他們都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剛從田間走出、剛從羊圈走出、剛從廚房走出、剛從大漠走出,不用舞臺,戈壁、大地就是他們隨時旋轉(zhuǎn)的最好舞臺;不用化妝,閃爍著智慧的濃眉大眼早已超
越了涂脂抹粉的夸張。不用行頭,飄逸的艾迪萊絲綢長裙是這個民族真實、自然的包裝;無需聲光煙幕的烘托,更不要“給點掌聲”的討叫,仍然會使觀者肅然起敬、掌聲雷動。
他們閉上雙眼,集結鼻腔、胸腔之氣,發(fā)出如癡如醉的吶喊般的歌唱。聽著他們的彈奏,你絕對找不到自己。當鼓聲與歌聲高亢漸激時,你仿佛看到葉爾羌河滔滔奔涌;看到班超率軍西征;看到西域狼煙四起;看到大漠飛沙走石……
原汁原味的刀郎歌詞多是滿含深情的內(nèi)心道白:“我被情火燒死也無妨,和你見面是一生的心愿;不見你是我永世的遺憾,愿望破滅心兒受傷?!薄拔易箢櫽遗瓮塾?,不見哥哥來;我在荒原和情人一起,啥都能忍耐。”毫無顧忌,直抒胸臆,直陳心扉,愛得熱烈至極。
快樂的“刀郎雙星”玉素音·牙牙和艾山·牙牙是一對孿生兄弟,都已經(jīng)兒孫滿堂,常常一起演出,玉素音-牙牙更有著金屬般的嗓音,能夠通唱刀郎木卡姆的全部歌詞。性格狂放的吾斯曼-艾山66歲,已經(jīng)結了18次姬,原因是他“對農(nóng)活一竅不通,他只能在麥子勞作時,為她彈唱憂傷的刀郎歌曲,不久,便在憂傷的詠口叉中勞燕分飛”,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優(yōu)秀的樂師,茌名寧后面綴上“吾斯曼·熱瓦甫”。庫爾班·吐爾地孑然一身,一把艾捷克永遠沉郁、悠遠。
和田——羊脂美玉的故鄉(xiāng)
從麥蓋提經(jīng)過莎車然后走315國道,穿過漫長人煙稀少的戈壁灘,一路經(jīng)過澤普、皮山、墨玉,可以到達南疆的重鎮(zhèn)和田。
和田歷史悠久,是絲綢之路上的光彩奪目的古城,舊稱于闐,是新疆地毯的故鄉(xiāng)、盛產(chǎn)玉石的寶地,新疆是世界上最好的玉——和田美玉的故鄉(xiāng)?!坝陉D”,藏語是“產(chǎn)玉石的地方”。自古玉之貴重者盡出于闃。和田玉色澤美麗、體如凝脂、溫潤光潔,尤其是羊脂白玉是精品中的極品。和田玉最好的籽玉舊時都出于于田城邊的玉龍喀什河,每當大的山洪爆發(fā)或高山雪崩,上游昆侖山都會沖下許多無價的玉石。
于是直至今日,玉龍喀什河的河床上,從早到晚都有許多人在用簡陋的工具,尋覓夢想中的美玉,許多人家甚至為之傾家蕩產(chǎn)也在所不惜,只是無價的玉石是越來越少了,我們在河床尋覓了一會,就引來一大批兜售玉石的小販。
和田的玉石市場堪稱壯觀,無數(shù)五顏六色的寶石,被擺得滿山遍野,到處都是,而且許多都是白菜價,幾元就能買到一大塊,真是匪夷所思,也許真的是“易求無價寶”吧!
除了玉石文化,和田還有很多讓人沉迷的地方,沙漠、雪山、戈壁、綠洲、鄉(xiāng)間土路上漫走的驢車、坐在大門前臉上寫滿風沙印痕的維吾爾族老人、鄉(xiāng)間如潮水般涌動的各色瓜果、和田河的粼粼波光映襯大漠深處堅韌的胡楊,在和田市的街頭,到處都流淌著濃郁的民族風情和不同凡響的韻味。
我們?nèi)タ撮L達十多里的葡萄長廊,一位美麗的少女因為我給她拍照,爬到葡萄架上摘了一大串晶瑩的葡萄送給我,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我們還去看了手工地毯的紡織工廠,那里的維吾爾族女性,延續(xù)著中世紀的手工織造方式。在傍晚的玉龍喀什河邊,偶遇一位患大脖子病的老人,心間立刻涌上剛讀過的《馬可波羅游記》里記述的:“居民是一些熟練的工匠。這里流行著一種腿腫病和甲狀腺腫大的疾病,主要是因為他們所飲用的水質(zhì)不潔凈?!睍r光仿佛這一剎那倒流停滯,讓人不知今夕何夕,黯然興嘆。
這里除了有城市所其有的現(xiàn)代化氣息以外,古絲綢之路特有的風情依然完整地保留著。墨玉奎雅民族手工小刀、玉龍喀什河籽玉、洛浦吉亞鄉(xiāng)艾得萊斯綢、皮山克里陽鄉(xiāng)手工地毯等極具民族特色的傳統(tǒng)的東西充斥著街頭。
塔克拉瑪干——大漠里的蒼涼寂靜之路
離開和田,我們就開始了一路的狂奔,沿著315國道繼續(xù)東行。經(jīng)過策勒、于田、民豐、安迪爾、且末、若羌、最后到達庫爾勒。這是一條風沙之路,路的旁邊一側(cè)是塔克拉瑪干沙漠。另一側(cè)是阿爾金山和羅布泊。越走樹木越來越少,到最后都是寸草不生,一片死寂,只有偶爾能看到被鹽堿的戈壁灘和中國電信的地下電纜標識石碑,彌漫在空中被風吹得像龍一樣飛舞的沙以及炙熱的空氣擁抱著我們。此刻,天地間只剩下了茫?;囊?、漫漫沙丘、筆直的公路和唯一的以12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沖向天邊的我們的車。
起風了,大風在荒野中肆意地行走,卷起—個又一個旋渦。旋渦吸起了塵土和沙粒,直上云霄,遠遠地看,就像龍卷風一樣。每—個旋渦并不長久,大風卷起沙粒,前行幾十或數(shù)百米,再把它們重重地摔在地下,散去。遠遠看去,又像炊煙升起,一炷一炷炊煙蒸騰,煞是好看。
那消失在大漠中的樓蘭古國、千年不屈的胡楊和大漠血色的殘陽總會出現(xiàn)在我們的旅程中,偶爾還有幾棵白楊樹和沙棗樹以及居住著與來自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風沙抗爭的幾戶維吾爾人家。這時我們都會停下來,同行的朋友帶了許多小孩的衣服,沿途送給這些人家,每見到一戶這樣人家的生活,我們恨不得都把身上的東西都掏出送給他們。我直至今日還無法理解,為何這些沙漠還會有這群不屈不撓的人們,無疑,他們是值得尊重的。
每次我們暫時離開車上,會立刻感到空氣中干熱的風,無汗可出的感覺十分古陘,但也不至于十分難受??諝獾臏囟仁撬氖畮锥?,但地表的溫度估計有六十多度,進入沙漠腹地之后,連自云也慢慢不見了,只剩下平直的地平線、平直的公路,還有藍的天,黃的沙,此外一無所有。
終于,過了許久之后地平線上出現(xiàn)了大片的胡楊林,伸展著彎曲的肢體,迎著烈日和干燥,頑強地挺立著。突然,遠處的山坡出現(xiàn)了兩只小小的黑影,那是兩只荒漠中生活的野羚羊,我們和野羚羊沉默地對望,暗暗表達著對彼此生命的尊重。
出了沙漠的第二天,我們爬上了天山公路,山上風雪大作了幾個小時,溫度是零下3度。本來希望在沙漠里可以好好思考人生問題,但最后只是覺得忽冷忽熱,變化太快,什么都思考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