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會
【摘要】 目的 探討研究重癥哮喘綜合治療聯(lián)合雙水平正壓無創(chuàng)通氣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52例重癥哮喘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總結分析。結果 本組病例治療前后監(jiān)測指標對比(P<0.05)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重癥哮喘患者應用綜合治療聯(lián)合BiPAP通氣明顯改善臨床癥狀,緩解病情,BiPAP通氣使用方便,耐受性良好,減少了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療效確切。
【關鍵詞】重癥哮喘;BiPAP;綜合治療;臨床療效
重癥哮喘是呼吸內科常見危急癥,由于病情危重,病死率高需要積極治療,隨著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NIPPV)技術的進展,應用NIPPV治療重癥哮喘已成為可行的方法,筆者應用雙水平正壓無創(chuàng)通氣(BiPAP)呼吸機經口鼻面罩進行NIPPV,治療重癥哮喘取得良好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選取2005年8月至2008年18月52例重癥哮喘患者,其中男36例,女16例,年齡23~85歲,平均57.8歲。哮喘病史3~15年,平均8.2年。合并肺心病14例,高血壓病7例,冠心病5;所有患者均有端坐呼吸或極度呼吸困難,端坐呼吸,雙肺滿布哮鳴音,動脈血氧分壓(PaO2)<60 mm Hg,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45 mm Hg,符合2002年11月修訂的《哮喘急性發(fā)作時病情嚴重程度分級標準》的重度哮喘病例[1],排除標準:自主呼吸微弱、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低血壓、嚴重心律失常、意識障礙、上呼吸道梗阻、雙肺廣泛肺大泡或氣胸者。
1.2 治療方法 入院后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持續(xù)低流量吸氧糾正低氧血癥, 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靜脈滴注氨茶堿、糖皮質激素應用甲基強的松龍40 mg靜脈推注,4次/d,霧化吸入β2受體激動劑博利康尼2.5 mg,4次/d,適量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糾正心力衰竭等積極對癥治療。使用BiPAP呼吸機(美國偉康公司生產S/T-D30型呼吸機)。首先穩(wěn)定患者情緒,做好充分的解釋工作,使之盡量配合,教會患者如何呼吸,根據患者臉部特征選擇大小合適的硅膠面罩。用頭帶固定接呼吸機,設定氣道內吸氣正壓(IPAP)和氣道內呼氣正壓(EPAP)水平,輔助通氣壓力從低水平開始,根據患者的耐受性和治療反應,逐漸增加到合適的治療水平[2]吸氣壓(IPAP)從6~8 cmH2O 開始, 根據患者經皮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和耐受程度,0.5~2 h 調整參數(shù)1 次至10~25 cmH2O, 平均14.3±2.1 cmH2O。呼氣壓(EPAP)從2~5 cmH2O 開始, 平均3.3±1.2 cmH2O。備用呼吸頻率16次/min,
1.3 監(jiān)測指標 觀察心率(HR)、呼吸頻率(RR)和動脈血氣分析的pH、PaO2、PaCO2指標變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統(tǒng)計軟件,數(shù)據均以(x±s)表示,治療前后計量資料比較用t檢驗。
2 結果
2.1 進行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前和治療24 h后心率(HR)、呼吸頻率(RR)和動脈血氣分析的pH、PaO2、PaCO2指標變化見表1。
2.2 結果轉歸 3例患者因難以耐受終止呼吸機治療,5例病情加重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治療后好轉,1例經插管上呼吸機治療因并發(fā)癥死亡,其他病例均無需行氣管插管(或切開)治療,均成功脫機,病情好轉出院,平均住院時間(8.5±4.1)d; 上機時間 16~96 h平均(32±16)h。
2.3 不良反應 通氣過程26例中有不同程度的腹脹、咽干、局部壓迫感等不適,但經相應處理后,均得到改善,而不影響行BiPAP呼吸機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未發(fā)現(xiàn)嘔吐、氣胸、縱隔氣腫、吸入性肺炎等嚴重并發(fā)癥。
3 討論
支氣管哮喘是常見病、多發(fā)病,目前全世界約有15 500萬人罹患,我國有1 000萬~2 000萬患者,已成為較嚴重的社會衛(wèi)生問題[3]。重癥哮喘是一種嚴重威脅生命的疾病,短時間內就可進入危重狀態(tài)并發(fā)呼吸衰竭,常有低氧血癥和(或)高碳酸血癥,約占哮喘患者的20%,其病死率約5%,提高危重哮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是降低其病死率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以靜脈應用糖皮質激素、支氣管舒張劑、氧療、補液和糾正酸中毒為常規(guī)治療方法。以靜脈應用糖皮質激素、支氣管舒張劑、氧療、補液和糾正酸中毒為常規(guī)治療方法。重癥哮喘患者經正確的常規(guī)治療一般亦可緩解,但約有2%的住院患者需要氣管插管機械通氣[4,5]。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弊端諸多給患者較大的痛苦,出現(xiàn)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及呼吸機相關并發(fā)癥的概率較高。BiPAP通氣是一種經鼻(面)罩進行的無創(chuàng)通氣模式,它以壓力支持(PSV)提供較高吸氣正壓,而當患者呼氣時又自動調至較低呼氣正壓。高壓作用于吸氣相,起吸氣輔助作用,是影響潮氣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低壓就是呼氣末正壓(PEEP),是影響氧合的重要因素;BiPAP通氣改善通氣和換氣功能, 降低呼吸肌功耗, 緩解呼吸肌疲勞, 提高PaO2和降低PaCO2, 從而改善呼吸功能; BiPAP 還可減少回心血量, 減輕心臟前后負荷, 降低心室跨壁壓, 減輕肺水腫, 增加心肌供氧,減慢心率, 從而改善心功能[6]。
通過本組重癥哮喘患者應用綜合治療聯(lián)合BiPAP通氣明顯改善臨床癥狀,緩解病情,BiPAP通氣使用方便,耐受性良好,減少了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療效確切。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3,26(3):132-138.[2]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臨床呼吸生理及ICU組.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臨床應用中的幾點建議.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25(3):130-134.
[3] 殷凱生.難治性支氣管哮喘的診斷與治療.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3,26(3):140.
[4] 施毅,陳正堂.現(xiàn)代呼吸病治療學.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2:671-678.
[5] 白曉昱.纖維支氣管鏡引導經鼻氣管插管搶救重癥哮喘患者16例.中國全科醫(yī)學,2004,7(9):649.
[6] 朱蕾. 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呼吸衰竭.中華醫(yī)學雜志, 2004,84(5): 435- 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