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應槐
摘要分析了茶樹凍害與旱熱害的發(fā)生原因及程度,并介紹了其防護措施及挽救措施,以期更好地指導茶園趨利避害發(fā)展生產。
關鍵詞茶樹凍害;茶樹旱熱害;原因;程度;防護措施;挽救措施
中圖分類號S571.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09-0211-01
近年來,安徽省部分茶區(qū),因受凍害和旱熱害影響,發(fā)生了茶園低產、茶樹生長不旺的現(xiàn)象。為應對低溫凍害和旱熱害,現(xiàn)將其預防和補救措施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1茶樹凍害
1.1發(fā)生原因及程度
茶樹凍害的發(fā)生是受綜合因素的影響,但以低溫和積雪為主導因素,當?shù)貧鉁睾蜐穸润E然劇變時,茶樹不能及時適應外界條件的變化而受凍。尤其是低溫延續(xù)時間長,又遇干燥西北風,茶樹受害大。茶樹受凍的內因是低溫引起茶樹細胞收縮,使細胞內的水分排到細胞間隙而結冰,以致細胞液濃度增大,到一定程度使原生質凝固;同時,由于細胞間隙結冰的積存,細胞受到擠壓,使細胞壁遭到機械損傷,最后導致細胞死亡,茶樹因此遭受凍害。茶樹受凍害時,葉色變紅或黃褐色。如凍害延續(xù)時間不長,天氣好轉葉色仍可復原。凍害較重時,葉片全部變褐色,頂芽和上部腋芽變暗褐色;當氣溫突然下降時,葉片呈水漬狀、淡綠無光澤;天晴時水分蒸發(fā),葉片卷縮干枯,一遇風吹,葉片便脫落;同時,上部枝梢干枯,有些枝條裂開。若茶樹受害嚴重,地上部分葉片全部枯萎脫落,枝條全部或大部分枯死。
1.2防護措施
(1)選用抗寒性較強的品種。幼年茶樹的防凍應選抗寒性品種;在易發(fā)生凍害地區(qū),建園播種時,應從臨近的省份選擇與本地氣溫大致接近的茶區(qū)引進抗害性強的品種。
(2)加強培肥管理,提高茶樹抗害能力。目前,我國多數(shù)茶區(qū)基肥施用在茶季結束后的深秋初冬進行。但北方茶區(qū)要早施基肥,在白露前后進行為宜。追肥應采取前促后控,分次追施。即春夏茶芽萌動時及時追施氮肥,以促進茶樹生產。而秋季的追肥不能太遲,最后一次不得遲于8月,否則會出現(xiàn)“戀秋”現(xiàn)象的重凍害。
(3)及時清除樹冠上的積雪,防止積雪過厚壓傷茶樹。
(4)利用地形及設置擋風物。一是地形防凍。利用避風向陽的有利地形發(fā)展茶園。以及開辟新茶園保留部分樹林,增設防護林。二是覆蓋防凍。融雪過后或霜降低溫來臨之前,可在樹冠上覆蓋稻草、草簾或搭置擋風雪棚進行防凍。三是雜草鋪園防凍。在凍害來臨之前,利用雜草鋪在茶行間,以提高地表溫度和濕度,防止寒風吹襲。但覆蓋草不可太厚,不可蒙頭蓋,時間不宜過長。凍害一過即可除去覆蓋草。
1.3挽救措施
一是剪去凍死枝葉。茶樹受凍后,部分枝葉失去活力,必須剪去死枝,使之重發(fā)新枝。修剪時間應在氣溫回升、茶樹不會再受嚴重凍害后進行。修剪深度應比凍死部位深1~2cm。凍害較輕的茶樹不用修剪。二是加強肥水管理。受凍茶樹修剪后應加強肥水管理,使茶樹迅速恢復生機,重建樹冠。施肥應少量多次。三是多留養(yǎng)春夏新葉。茶樹受凍后,大量葉片脫落,翌年應加強新葉的留養(yǎng)。對于深修剪的茶樹,春茶后期留1葉采,夏茶也應適當留葉;而對于受凍嚴重進行重修剪的茶園,應留養(yǎng)春梢,夏梢打頂采,以盡快恢復茶樹、樹冠。四是灌好返春水。在凍害結束后,即在春茶茶芽萌發(fā)前灌溉適量水,使茶樹很快恢復,促進茶芽萌發(fā)。
2旱熱害
2.1發(fā)生原因
茶樹發(fā)生旱熱害的原因牽涉到自然環(huán)境、農業(yè)技術、茶樹生育特性及生長狀況等。當茶樹受大氣、土壤連續(xù)性干旱的影響,土壤中相對含水量已降到茶樹吸收后不能維持茶樹生理活動需要時,就會發(fā)生旱害;當強烈太陽輻射熱上升到茶樹本身所能忍耐的最大限度時,葉綠體遭到破壞,酶活性喪失,細胞原生質的蛋白質凝固,即造成茶樹的旱熱害。
2.2防護措施
(1)選用抗旱性強的品種。一般小葉品種較大葉品種抗旱性強,應因地制宜選用抗旱性較強的良種。
(2)及時耕鋤、施肥。種植前進行深耕、施足基肥,及時中耕除草。天氣炎熱開始前,趁雨后天晴時,立即鋤草松土。在6月上、中旬結合中耕鋤草,施1次1∶5的稀薄人糞尿或1∶100的硫酸銨水溶液培養(yǎng)健壯樹勢,減輕土壤板結,保證土壤濕度,以利于茶樹抗旱。
(3)鋪蓋和遮蔭。在茶苗兩旁各35cm左右處,鋪草10~12cm厚,上壓碎土,就地取材,鋪草時間應在旱季到來之前的雨后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幼年茶園的遮蔭,采用太陽網(wǎng)遮蔭式,或在茶行的西南方插枝遮蔭,但不能插技過密,在旱季過后應及時除去,以促使葉片早日老熟,提高茶苗越冬能力。
(4)合理間作。幼年茶園夏秋季間作,品種要選得恰當,密度要合理,間作物不能選吸水、吸肥較強的品種,種植密度一般在行距1.5m的條栽幼年茶園中以間作1~2行為宜。
(5)灌溉保苗。在干旱時期較長,采取上述防旱措施后,茶樹仍有萎凋現(xiàn)象時,應采取人工灌溉。但灌溉要合理,應根據(jù)氣候、土壤、樹齡等情況決定灌溉的時間、次數(shù)及數(shù)量。
2.3挽救措施
對于已經遭受到旱熱害的茶樹,在旱情消失后,根據(jù)受害情況,對受害茶樹的枯枝干葉采取不同程度的修剪;及時增施有效氮肥和鉀肥,并提早封園或留葉等,以培養(yǎng)秋梢,恢復茶樹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