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剛
我們對動物有很多“傳統(tǒng)說法”,如“老鼠喜歡奶酪”、“貓有九條命”、“大象怕老鼠”等等,而最新研究結(jié)果表明,這些說法純粹是無稽之談。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有趣的誤解吧。
1. 老鼠喜歡奶酪
《貓和老鼠》的動畫片中,那只可愛的老鼠——杰瑞愛死了奶酪,從而因偷吃奶酪而引出一系列令人捧腹的鬧劇。而事實上卻不是這樣子的。曼徹斯特都市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發(fā)現(xiàn),這種嚙齒動物其實更喜歡富含糖的食物,如巧克力等。老鼠的天然食物主要由谷物和水果組成,這兩種食物都富含糖類。該大學的大衛(wèi)·霍姆斯博士說:“老鼠對食物的氣味、結(jié)構(gòu)和味道都有反應。奶酪是一種在它們的自然環(huán)境中所沒有的食物,所以它們不會對奶酪有反應?!?/p>
2. 鯊魚從不睡覺
在我們的印象中,鯊魚在海里悠閑地游來游去,從來沒見它們休息過,更不要說睡覺了。而據(jù)佛羅里達州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記載,白鰭鯊、虎鯊和大白鯊其實是要睡覺的,它們白天睡覺,晚上出來活動。因為鯊魚沒有眼瞼,所以它們睡覺時是睜著眼睛的,這就給我們造成了它們不睡覺的錯誤印象。
3. 金魚很健忘
金魚很健忘嗎?普利茅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訓練金魚壓杠桿來獲取食物,訓練了1個小時后它們就記住了。怎么樣,事實勝于雄辯,現(xiàn)在你還認為金魚很健忘嗎?
4. 貓不會游泳
我們都認為,貓和水沒有天然的聯(lián)系。然而,有研究顯示,從小貓時期就讓其接觸水的話,它們會非常高興地涉水前行。在野生貓里,有些甚至要依靠水生存。在尼泊爾、印度和中國也能找到的孟加拉貓,就是眾所周知的“游泳貓”。在進化過程中,它已長出長爪子來幫它抓魚。
5. 貓有9條命
傳說中,貓有9條命,它們的生命力很強,即使從很高的地方掉下去也不會受傷。這當然是錯誤的說法。美國防止虐待動物協(xié)會已努力游說人們清除有關貓能毫發(fā)無損地從高處落下的荒誕說法。據(jù)這個協(xié)會解釋,雖然貓確實具有十分高超的“正位反射”的能力,它們可以在一瞬間旋轉(zhuǎn)身體,以保持身體的平衡,而不致摔傷。但貓從很高的地方墜落后,往往還是會導致身體受傷的。
6. 狼總對著月亮嚎叫
狼在配偶死后,對月長嚎的故事很悲慘。于是,有人認為是它們受到了月亮的感召。而研究表明,狼嚎叫有幾個原因,但沒有一個是受月亮感召的。它們這樣做一是為了顯示在狼群中的級別——低級別的狼群成員可能會因參與“嚎叫”而受到懲罰;二是為了在獵食之前和獵食過程中召集狼群。有人稱,每只狼都有自己獨特的嚎叫聲,它們在孤獨和高興的時候都會嚎叫,即使兩種嚎叫聲聽起來一樣的凄慘。但它們對著月亮嚎叫的說法還需要證實,一種推測是狼在月光皎潔的夜晚會更加活躍,所以叫得更歡。
7. 發(fā)情期的野兔也瘋狂
在英國鄉(xiāng)下流傳的傳說中,野兔擁有很高的地位。它那難以捉摸的古怪行為在春季尤為顯著。但飛速的追趕、暴跳和假裝的“打拳”與瘋狂沒有任何關系。據(jù)哺乳動物協(xié)會介紹,這只是野兔一種奇特的發(fā)情期行為——占優(yōu)勢的雄性野兔趕跑情敵,雌性野兔會“教訓”對它過分友好的異性。這種“瘋狂行為”不僅僅只發(fā)生在3月,因為從2月到9月都是野兔的發(fā)情期。
8. 蜉蝣只能活一天
許多人都認為蜉蝣一般只能活幾小時至數(shù)天,所以有“朝生暮死”的說法。而事實上,蜉蝣絕對能活兩年。蜉蝣蛹在河岸蟄伏兩年,通過微小的腮來呼吸,以小型動植物為食,之后才能擁有單薄的羽翼,匯聚成夏日一道壯觀的風景。它們在傍晚配對,幾個小時后產(chǎn)下“愛情的結(jié)晶”。到早上的時候,多數(shù)蜉蝣會死去,雖然有些能堅持活到48小時。
9. 大象害怕老鼠
當然不是這樣。無論是圈養(yǎng)的還是野外的大象,對老鼠早已是司空見慣,毫無懼怕之意。除了人之外,健康的成年大象面臨的敵人很少,他們只會對不熟悉的情景和聲音感到害怕。有人認為,大象害怕老鼠、小蟲等小動物,是因為大象的體積龐大,器官的孔道相應也大,如果小動物不小心鉆進去,大象會很難受,甚至會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傷害。不過,這樣的機會并不多。因為大象和老鼠等小動物的生活習性不相同,不大可能生活在一起,真正吸入大象鼻孔中的機會更是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