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瓶盛雪
在唐代才子的登科故事里,最有意思的恐怕是王維中狀元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他是我國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蘇東坡評價他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可他精通音律,擅長詞曲和多種樂器,并不是廣為人知。他的音樂才能直接促成他找到了最好的推薦人。
當時,盡管王維已是名滿長安,可要達到做官這一步,就必須去應考。在準備應考的時候,王維對于這種神秘森嚴的科考也是心中惴惴,大有前途未卜之感。
恰恰這時王維聽說有位詩人張九皋也是小有名氣,是寫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張九齡的弟弟。據說張九皋已經走通了當朝權勢煊赫的太平公主的后門,而公主已答應讓他榜中頭名。這對王維而言,是個壞消息,因為他也很想得第一。
王維有一個好朋友,是皇帝的弟弟岐王李范。當李范得知王維的苦惱后,對他深表同情。李范說:“太平公主的勢力很大,我們如果硬爭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我們要從長計議,再想想辦法?!崩罘对谖輧弱鈦眭馊チ撕靡魂囎樱鋈桓吲d地說:“有了!公主很喜歡音樂,你好好地彈熟幾首琵琶曲,我?guī)銜姽鳌!?/p>
5天之后,李范讓王維打扮成伶人的模樣,夾雜在伶人的隊伍之中去見公主了。公主的府第正在宴會,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王維與眾樂伎翩翩起舞。王維眉清目秀,儒雅風流,超凡脫俗,又處在樂伎中顯著的位置上,很快就引起了公主的注意。公主問李范:“他是什么人?”李范回答說:“知音人?!惫髀牭竭@一回答,未免覺得蹊蹺,于是接著問:“既為知音人,所知何音?”李范說:“妙解琵琶?!惫髁钔蹙S奏上一曲。王維彈奏了一首自己創(chuàng)作的名為《郁輪袍》的新曲。一曲終了,滿座皆驚,大家都十分贊賞他的演奏,同時也都很喜歡這支別有新意的曲子,公主尤為感到高興,頗有“知音”之感。
李范看事情進展順利,立即抓住機會向公主進言:“王維不僅精通音樂,詩文尤其出眾?!贝藭r,王維立即將自己預先寫好的十首詩呈送公主一閱。公主邊看邊稱贊說:“這些詩我過去也都見過,只以為是古代賢人的佳作,沒想到出自少年的手筆,王維真是不可多得的良才?!崩罘队殖藱C進言:“王維心氣頗高,此次科考他誓得榜首?!惫鳟斎幻靼自捴械暮x,她笑了一笑,對身邊的王維說:“放心去吧!像你這樣的人才不會不居榜首的?!?/p>
這一年,金秋放榜,王維果然高中第一名。
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有待核實,很多學者認為是后人杜撰的。能確定的是,王維和岐王關系確實不錯,新舊兩唐書上都有記載。王維的詩文是公認的,兩唐書上提到當時某人有文采,多寫到和他有唱和。可見當時的文人頗以能和王維唱和為榮。即使靠學識,狀元也該屬于他。當然這個故事,也從側面讓我們看到了唐代才子的登龍術。
唐代是產才子的時代,才子如恒河沙數,在唐代做才子不容易,從做才子到做官亦非易事。才子們必須取得權貴們的推薦,就像現在出國讀博士需要有導師的推薦信一樣,越是有名氣的老師的推薦信就越有效。沒有權貴們的薦舉和提拔,就沒有才子們的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唐代的才子們并非書呆子,他們?yōu)槿〉米詈玫耐扑],早已練就了十八般技藝,堪稱全才。
(辛麥摘自《中學生百科·文綜理綜》2009年第1期 圖/孫紅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