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超 王桂芳
許多學(xué)生作文,無論寫景狀物,還是寫人敘事,照葫蘆畫瓢,線條化,平面化,以致文章呆板,缺少靈氣,如同影像模糊的黑白照片。究其原因,是作文中僅僅把感覺器官——眼、耳、口、鼻等收集到的信息,簡單直接地記錄下來的緣故。
其實,作文(某些應(yīng)用文,如某些說明文等除外)并非純客觀意義上的如實記錄,而是帶有自我心靈體驗(心靈的感覺、感受、感悟)特點的情感化表達,形象化表達。
同樣的事物在不同人的眼中客觀上是一樣的,因此純客觀的表達、表述自然毫無新意,平淡無味。有了自我的心靈體驗,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的心中則各不相同,比如,月亮就是那個月亮,但有人說它皎潔,有人說它朦朧,有人說它像玉盤,有人說它似明鏡;有人因它懷念故鄉(xiāng),有人因它思念親人,有人因它憶起朋友。也就是說對于月亮的美,以及由月亮引發(fā)的感受,在不同人的心中是不同的。作文就是要表現(xiàn)這種不同,這樣作文才能給人以新奇獨特的感覺,才耐品耐讀。
因此作文不僅要寫“感觀照相機”拍到的純客觀的東西,更要寫“心靈攝像機”拍到的帶有自我心靈體驗色彩的東西。
那么怎樣寫心靈攝像機拍到的東西呢?簡單地說,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自己心靈體驗到的,具體、細(xì)致、入微地表達出來。
下面就一篇中等作文的升格進行說明。
【中等作文】
森林氧吧
大慶市機關(guān)二小五年級方贏
在黑龍江省伊春市,有一片號稱森林氧吧的原始森林。
進入森林氧吧,一座高山映入我的眼簾。它非常高大,山腰有朵朵白云。綠色植被把山覆蓋得像一塊碧綠的翡翠。
進入森林氧吧,一棵巨大的紅松吸引了我的目光。它的樹干兩個人手拉手才能抱住,樹皮呈棕色,凸凹不平,還有一道道裂痕。樹枝上長滿了針狀的葉子,非常茂盛!
往里走,一棵棵樹似士兵一樣筆直地站著。它們手牽著手,一棵連著一棵,好似親兄弟一樣擁抱在一起。還有許多植物點綴在森林中。
可再往里走,林中不時有幾個大樹樁,有些已經(jīng)干枯了,就像一個個被狠心的父母遺棄的殘疾嬰兒,在那里哀哀哭泣著。
導(dǎo)游指著一個大樹樁說,這曾是一棵700多歲的樹王,前幾年,不知是被人類砍伐了還是其他原因,現(xiàn)在成了這個樣子??粗@個巨大的樹樁,再看看那些僅有它一半粗,卻有好幾層樓高,且遮天蔽日的大樹,我不僅想,如果它還活著將是怎樣高大茂盛??!可現(xiàn)在人們只能去想象它的美了。
“森林是地球的肺”,它可以吸附塵埃,凈化空氣??蔀槭裁慈藗円茐臉淠兀咳绻厍蛏蠜]有了樹木、森林,那會成為什么樣子呢?這不堪設(shè)想。所以我們要保護樹木,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p>
【升格指導(dǎo)】
文中對山、樹的描寫是粗線條的概括性的簡單描寫,給人的感覺就是一般人眼中普通的山與樹,或者說就是感觀照相機拍到的表面化的真實的毫無特點幾乎隨處可見的山與樹,沒有獨特性。那么怎樣寫出獨特性呢?打開心靈的攝像機,用心去感受, 把你看到山與樹時,心理的感覺、感受、感悟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具體、細(xì)致、入微地表達出來,使你的表述帶有自我心靈體驗的色彩。也許你當(dāng)初看到山與樹時,只是不自覺地驚訝、贊嘆那山與樹的美,心中并沒有產(chǎn)生具體的感覺、感受、感悟,但作文時必須回憶當(dāng)時的情境,把令你驚訝、贊嘆的美,通過聯(lián)想、想象具體化、形象化,然后再寫。
后文寫樹樁和700多歲的“樹王”,因為有心靈的參與,有感受有感悟,很好。這也許是強烈對比之下樹樁觸動了小作者的情感,以致他不自覺地打開了心靈的攝像機,從而有了具體、形象的感受吧。
【升格作文】
森林氧吧
大慶市機關(guān)二小五年級 方贏
在黑龍江省伊春市,有一片號稱“森林氧吧”的原始森林。
遠遠望去,“森林氧吧”仿佛一塊碧綠色的翡翠,在炎炎夏日,那種綠看了就神清氣爽,眼前一亮,仿佛沙漠中見到了一股清泉。
一進“森林氧吧”,一座高聳入云的大山映入我的眼簾。山腰白云繚繞,一會兒連成一線,仿佛白色的絲帶;一會兒斷開,成為一塊塊誘人的棉花糖;一會兒翻滾涌動,像四散的炊煙,一會兒忽然聚攏,連成一片,變化多端。山被綠樹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密不透風(fēng),微風(fēng)拂過,綠色的波浪開始涌動,非常壯觀。
從山上收回目光,一棵巨大的紅松樹吸引了我。它的樹干兩個人手拉手才能抱住,樹皮呈棕色,凸凹不平,還有一道道裂痕,就像老人飽經(jīng)風(fēng)雨龜裂的手。它枝葉繁茂,樹冠像一把撐開的巨傘,密密的針葉油黑發(fā)亮,仿佛有綠色的汁液要流出似的,看到它們我才真正體會到什么叫蒼翠欲滴。
往里走,一棵棵巨樹像士兵一樣筆直地站著。它們手牽著手,肩并著肩,好似親兄弟一樣相依相偎。高大的樹木間夾雜著樺樹和藤蔓植物,整座大山簡直是綠的海洋,綠的世界。
書上說樹木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同時能吸附灰塵,凈化空氣,這么一大片原始森林得釋放多少氧氣,吸收多少灰塵啊!看來稱其為“氧吧”真是名副其實啊!
再往里走,不時會看見幾個大樹樁,有的已經(jīng)干枯了,就像一個個被狠心的父母遺棄的殘疾嬰兒,在那里哀哀地哭泣。
導(dǎo)游指著一個特別大的樹樁說,這是一棵700多歲的樹王,前幾年,不知是被人類砍伐了還是其他什么原因……看著這個巨大的樹樁,再看看那些僅有它一半粗,卻有好幾層樓高,且遮天蔽日的大樹,我不禁想,如果它還活著將是怎樣高大茂盛??!可現(xiàn)在人們只能去想象它的美了。
“森林是地球的肺”,為什么人們要破壞它呢?如果地球上沒有了樹木、森林,那將不堪設(shè)想。所以我們要保護樹木,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p>
【簡評】
文章描寫生動、形象,具有自己心靈的感覺、感受、感悟,因此小作者筆下的森林氧吧,與其他人眼中或筆下的森林氧吧絕對不一樣。小作者不僅眼中有山有樹,有美景,更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難得!
【結(jié)語】
一位大學(xué)生向作家柯云路請教文學(xué)的問題。
在公園的一角,一排排、一片片的楊樹禿疏疏地立著,圍著一塊塊稻田。稻田是灰黑的、干裂的,留著去年秋天的稻茬。淡淡的煙霧籠罩著樹林、稻田、小路、土坡和枯黃的草地。
柯云路說,你看這景色,有什么感覺?我覺得就是安謐。你呢?
她想了一會兒,勇氣不足地說道,可我……我覺得是荒涼。
荒涼?把你感到的荒涼的感覺講一講。
她想了想說,樹是禿的,稻茬是枯的,草是黃的,風(fēng)還挺寒的,沒有人。
柯云路說,你不是問我文學(xué)的真諦嗎?那么,這就是文學(xué)的真諦——進行文學(xué)創(chuàng)作就是要尋找到自己的獨特感覺。
那么什么是獨特感覺?我想就是自我心靈強烈感受到的感覺。自我的,就是獨特的,別人想的,有多少可能和你一樣呢?趕快打開心靈的攝像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