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子
穿著優(yōu)雅簡潔時裝的小樽人形模特,站在巴黎街區(qū)清廖隱秘的角落四周寂靜無聲,只留下空曠的時尚感,她們如同一尊尊藝術品,立于時間流離的中心。這是1990年,著名的時尚攝影師大衛(wèi)·桑德納(David Seidner,1957~1999)為The atre de la Mode所制作的時裝娃娃拍攝一組獨特的時裝照,近日,15張珍貴的彩色照片與一尊時裝娃娃的原型正在國際攝影中心展出。
這些精致的時裝娃娃在法國存來已久,路易十六為了將法國的時尚之風推廣到整個歐洲,就曾利用過這種便捷的“小模特”來施行他的宣傳計劃。他讓裁縫按娃娃的體型制作時下最時髦的迷你法式時裝,穿著各種各樣美麗服裝的娃娃就被送往歐洲的各個國家,傳遞著來自巴黎一線的時尚情報,路易十六時期的“時裝大牌秀”,就是靠這些精美的白瓷娃娃來完成天橋任務。
時間來到二戰(zhàn)后的法國,時裝娃娃重新出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再次成為“時裝秀”的主題人物。不過這次,她們出場的原因可與路易十六時期不同。有誰能想到,這些穿著摩登精致時裝的娃娃,其實是戰(zhàn)后物資短缺的結果。
1944年德軍撤退,法國獲得解放,雖然每個人都沉浸在戰(zhàn)爭結束的喜悅之中,但也不得不面對經濟受到重創(chuàng)的困境。食物短缺、電力中斷、供應配給遠遠滿足不了民眾所需。尤其是在被德軍占領的那段時期,法國的時裝屋大多被強行征收高額的紡織品稅款,不斷面臨破產與被沒收的危險。嚴重的打擊使得法國繁榮的時裝業(yè)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為了使人們走出戰(zhàn)爭的陰霾,恢復法國時裝業(yè)的活力,法國高級時裝協(xié)會(Chambre Syndicalede la Couture Parisienne)決定重新喚醒法國時裝業(yè)在國際上的商業(yè)運作力量,力圖重新為世界帶去美麗。
他們構想了一個獨特的“迷你”時裝展,針對物料極其短缺的情況,將由身高兩英尺的“時裝娃娃”代替真人模特來展示服裝,不僅大大節(jié)省了布料,也節(jié)省了真人模特展示的費用。同時,邀請了當時最為出名的時裝設計師來為這些娃娃設計衣服,其中包括著名的時裝大師巴倫夏家(Balericiaga),雅克·費斯(Jacques Fath),盧西安·勒朗(Lucien Lelong),艾爾莎·夏帕瑞麗(Elsa Schiaparelli)和皮耶·巴爾曼(Pierre Baimain)。
1945年的3月27日,230個身著精致細膩的時裝娃娃出現(xiàn)在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Muaee des ArtsDecoratifs),人們立即被這些小巧美麗的娃娃所打動,展覽受到了廣泛的歡迎與支持,隨即,這些時裝娃娃便開始了一趟長途的環(huán)球巡展,從倫敦出發(fā),途徑巴塞羅那。哥本哈根、斯德哥爾摩,維也納、紐約,直到終點站舊僉山,將法國的時裝理念重新散發(fā)到世界各地。
在這幾年中,法國的時裝業(yè)開始逐漸恢復元氣,巴黎重新成為世界時裝舞臺的中心,好萊塢的眾多明星導演紛紛趕到巴黎定制專門的戲服,巴黎的時裝大師們又開始了繁忙的設計生活。這些打敗了蕭條氛圍的時裝娃娃們,也終于完成了他們的使命,功成名就,隨之作為法國時裝業(yè)的“功臣”被捐獻給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瑪麗丘博物館(MaryhillMuseum),靜靜地鎖進了時光深處,不再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中。
1990年,時裝娃娃被人們重新憶起,并以全新的時尚造型重返她們的故鄉(xiāng)巴黎,在時尚博物館再次公開展出。同時,由著名的時尚攝影師大衛(wèi)桑德納為娃娃拍攝了一組獨特的主題時裝片作為紀念。桑德納是一位拍攝時裝片及古董禮服出名的攝影師,這次他將為這些小娃娃模特們設計一個與眾不同的時尚場景。在桑德納的畫面中,娃娃們身處空曠的廢墟之中,正應和了二戰(zhàn)的歷史背景,硝煙散去,空蕩的城區(qū)街頭,盡管到處都是被炸毀的房屋,但人們依舊可以感覺到,時尚的力量一直傲然存在。桑德納的作品傳達出默默的影響力。時尚和生活本身一般,都擁有著強大的生命力,而這種生命力,永遠源自于人們心中孜孜不倦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