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來彬 鮑俊林
摘 要:本文主要從語法分布的角度,通過對能進(jìn)入“看(瞧)+把+NP+V+得(的)”句式的動詞類型進(jìn)行分析,進(jìn)一步從語言的具體使用方面探討動詞類型對整個句式語義方面的影響。此外,本文還略談了虛化的助詞“看”或“瞧”對該句式語義方面的影響。
關(guān)鍵詞:“看(瞧)+把+NP+V+得(的)”句式 動詞類型 使動 被動
“看(瞧)+把+NP+V+得(的)”句式對動詞的類型有特殊要求,而不同類型的動詞對整個句式的語義也會產(chǎn)生影響。下面我們就具體分析一下動詞類型對此句式的語義造成的不同影響做具體的分析。
一、句式具有“使動”的語義特征
“把”和心理活動類動詞(記作Vi1),如“高興”“累”“美”“疼”“興奮”“難過”“急”“得意”等搭配,或者與表示動作行為的不及物動詞(記作Vi2),如“哭”“笑”“跑”“跳”“樂”“噎”“操勞”等搭配時,整個句子會帶有“使動”的語義特征。
這是由于“把”后的NP結(jié)構(gòu)是動詞施事的緣故。所以,這類句子可以將“把”字句變換成“使”類動詞的句子。例如:
(1)看把大家高興的!——>(這件事)使大家很高興/高興得很。
(2)瞧把他累的!——>(一個人抬東西)讓他很累/累得很。
(3)看把你哭的!——>(這個消息)叫你哭得很傷心。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變換有幾個條件:①Vi1變換式必須在去掉“看”或“瞧”后補出相應(yīng)主語,并可以在句末直接加“很”,或者由“Vi1+得”變換成“很+Vi1”。②Vi2變換式同樣須在去掉“看”或“瞧”后補出主語,并要在句末加上相應(yīng)補語。
之所以“使”類動詞前都有相同的要求,主要是因為“看”或“瞧”有“提示”或“引起注意”的意味,從而加強了句子的感嘆語氣,即這種句子一般為感嘆句,并且感嘆句完全可以由非主謂句充當(dāng)。而變成“使”字句后,句子的語氣由感嘆變?yōu)殛愂?所以,一般要有完整的結(jié)構(gòu),即要補足主語。
至于句末的變化,同樣要受句子語氣的制約,即“使”字句一般為陳述句,結(jié)構(gòu)要盡量完整,所以要補出相應(yīng)的補語或謂語部分,如例(1)和例(2)。
此外,在Vi1、Vi2和“把”字搭配的句子中,“把”可以省去。例如:
(4)看把大家高興的!——>看大家高興的!
(5)瞧把他累的!——>瞧他累的!
(6)看把你哭的!——>看你哭的!
這是因為句中的NP結(jié)構(gòu)是動詞Vi1、Vi2的施事,語義上具有自足的特點,如:
(7)看把大家高興的!(語義主體是“大家高興”)
(8)瞧把他累的!(語義主體是“他累”)
(9)看把你哭的!(語義主體是“你哭”)
其中的“把”可以省略。
二、句式具有“被動”的語義特征
“把”和表示“遭受”行為的及物動詞(記作Vt3),如“害”“淋”“曬”等動詞搭配,整句具有“被動”的語義特征。
由于在Vt3類動詞的句子中,NP結(jié)構(gòu)是Vt3的受事,所以,這類句子都可以變換成相應(yīng)的“被”字句。例如:
(10)看把他淋的!——>看他被(雨)淋的!
(11)瞧把我們害的!——>瞧我們被(他)害的!
(12)看把花盆里的花踩的!——>看花盆里的花被(他們)踩的!
值得注意的是,前兩個原句式可以沒有“把”字,即去掉“把”,句子的意思有的變化,有的不變,是一種隱含的被動句[1](P11-14)。如:
(13)看把他淋的!——>*看他淋的!
(14)瞧把我們害的!——>*瞧我們害的!
(15)看把花盆里的花踩的!——>看花盆里的花踩的!
雖然意思變化不大,但總感覺前兩句意思不夠完整、明確,即會讓我們產(chǎn)生兩可的疑問:“他”和“我們”究竟是施事還是受事?而后三句則意思完整、清楚。這是因為,這些變換式,如果去掉“看/瞧”,就類似一個無標(biāo)記的受事主語句(雖然能加“被”,但加后整個句子顯得不自然),而一部分“把”字句去掉“把”本身就可以直接變換成無標(biāo)記受事主語句,但是必須有個條件——那就是其中的NP不能是人稱代詞[2](P33-34),而前兩例“把”后NP正是人稱代詞,所以,造成了這兩個例子用與不用“把”時意義有所差別。
進(jìn)一步看,表示人稱的詞本身既可以表示施事,也可以表示受事,但在“把”后面,一般只能表示受事;而后三例即使不用“把”也一樣表示受事,所以,前兩例帶人稱代詞的句子,帶不帶“把”就會有意義上的變化。
三、句式兼有“使動”或“被動”的語義特征
“把”和表示動作行為的及物動詞(記作Vt4),如“碰”“撞”“叮”“咬”“踩”“踢”“打”“罵”“吃”“聽”“走”“寫”“追”等動詞搭配,整句會具有“使動”或者“被動”意味。
箭頭左邊NP是動詞的施事,表示“使動”,所以可直接去掉“把”而意義不變,例如:
(16)瞧把老大爺走得腿都直不起來了!——>瞧老大爺走得腿都直不起來了!
(17)?瞧把這些學(xué)生寫得手都不好使了!——>瞧這些學(xué)生寫得手都不好使了!
(18)?看把大媽追得總停下來喘粗氣!——>看大媽追得總停下來喘粗氣!
以上各例都暗含著“什么東西或事情使某某怎么樣”的意思,所以,有“使動”意味。
需要注意的是,帶“?”的句子如果“得”后的補語省略,則會變成歧義句。即“把”后的成分既可以是后面動詞的施事,也可以是后面動詞的受事。也就是說,“這些學(xué)生”既可以是“寫”的動作的發(fā)出者,也可以是“寫”的對象。對比下面兩類句子:
(一)去“把”意義不變。如:
(19)看把菜吃得一干二凈!——>看菜吃得一干二凈!
(20)看把錄音機聽得都不響了!——>看錄音機聽得都不響了!
此時變換式類似無標(biāo)記受事主語句,所以,可以沒有“把”。
(二)去“把”則句子意義改變。例如:
(21)瞧把這些學(xué)生寫得一文不值!≠> 瞧這些學(xué)生寫得一文不值!
(22)看(那個瘋狗)把大媽追得上氣不接下氣!≠> 看大媽追得上氣不接下氣!
左邊的句子一般表示被動,可以變換相應(yīng)的被動句的被動形式和意義與前面帶“?”的變換式相同。例如:
(23)瞧這些學(xué)生寫(字寫)得手都酸了!
(24)看大媽追(別人追)的!
上面兩種情況與NP的選擇有關(guān)系。如果NP是一個非生命的名詞,和它聯(lián)系的動詞一般只有一個,而且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表示受事,即使去掉“把”字,這個句子還是表示“被動”的;如果NP是個有生命的名詞,和它聯(lián)系的動詞有兩個,而且它既可以作施事,也可以作受事[5],那么,是否有“把”,關(guān)系到整個句子的意義是否一致的問題。
除了句中“把”后的動詞對此句式有一定的作用外,虛化的“看”或“瞧”對這個句式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對整個句式的語氣或功能方面會有影響。根據(jù)白云(2007)的研究,作為情態(tài)副詞的“看”可用在表示陳述的祈使形式中,有提醒的意味[3](P92)。而我們這個句式里也確實含有一種“引起別人注意”的祈使效果,這也許就是“看”或“瞧”對整個句式所起的作用,關(guān)于這一點,我們將另撰文研究。
參考文獻(xiàn):
[1]邵敬敏,趙春利.“致使把字句”和“省隱被字句”及其語用解釋[J].漢語學(xué)習(xí),2005,(4).
[2]陸儉明.八十年代中國語法研究[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3.
[3]白云.論常用動詞虛化程度的等級性——以“吃”“打”“看”“聽”“走”的虛化為例[J].語言文字學(xué),2007,(11).
[4]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增訂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張云峰.試析“看把你……的”句式[J].新疆石油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04,(2).
(尚來彬 山東 濱州學(xué)院中文系 256603;鮑俊林 濱州學(xué)院社科基礎(chǔ)教學(xué)部 25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