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波
摘 要:本文嘗試從語用——語言學①的角度,運用語義指向、語境理論、對話含義推導的方法對副詞“才”的語用實現(xiàn)機制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副詞“才”在句中的使用,對說話人來說,可以突顯句子的邏輯重心、加強語氣;對聽話人來說,則可以提示對話空間。
關(guān)鍵詞:副詞 “才” 語用實現(xiàn) 說話人 聽話人
一、引言
在日常言語交際中,經(jīng)常會聽到“這才是真正的北方口味!”“今天才玩得痛快呢!”“才兩塊錢一個,便宜著呢!”“怎么才來就要走?”等含有“才”字的一些句子。從語感上分析,我們會覺得加“才”和不加“才”,在語意上存在著很大差異。尤其是在口頭對話中,由于“才”字具有一定的標識性,所以在句中起著比較特殊的作用。本文試圖從語用——語言學的角度對“才”的語用實現(xiàn)機制做進一步的探討。我們認為,副詞“才”在句中的使用,對說話人來說,可以突顯句子的邏輯重心、加強語氣;對聽話人來說,則可以提示對話空間。
二、從說話人的角度進行的考察
當客觀事實與說話人的經(jīng)驗知識或期待發(fā)生嚴重的不協(xié)調(diào)或強烈反差時,說話人往往會重點地突出自己的觀點、強烈地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不自覺地便會使用到“才”字??梢?副詞“才”的使用是建立在說話人比較推理的基礎(chǔ)之上的,這個比較是以說話人本身為參照點的,因此,含有副詞“才”的句子里包含著說話人對客觀事實的主觀評價。因此,副詞“才”的最基本的語用實現(xiàn)機制就是突顯句子的邏輯重心和加強語氣。
(一)“顯影劑”——突出句子的語義、邏輯重心和感情色彩
副詞“才”可以用于表示條件、原因、目的、承接、對比等句式中,使句子內(nèi)在的邏輯聯(lián)系由隱而顯。
首先我們來比較下面兩組句子:
(1)一年、二年、至少三四年,一滴汗,兩滴汗水,不知多少滴汗水掙出那輛車。從風雨里的咬牙,從飯里茶里的自苦,才賺出了那輛車。(老舍《駱駝祥子》)
(2)一年、二年、至少三四年,一滴汗,兩滴汗水,不知多少滴汗水才掙出那輛車。從風雨里的咬牙,從飯里茶里的自苦,賺出了那輛車。
(3)打扮好了,一共才花了兩塊二毛錢。(老舍《駱駝祥子》)
(4)打扮好了,一共花了兩塊二毛錢。
在上面兩組句子中,例(1)、(3)都使用了副詞“才”,而例(2)、(4)都僅僅是對客觀事實的簡單描述。在例(1)中“才”用在數(shù)量詞之后,句子的語義指向句子的前部,是增值強調(diào),那么句子的焦點(focus)是“才”前的內(nèi)容,表示數(shù)量之多,突出祥子掙錢買車的艱辛。在例(3)中,“才”用在數(shù)量詞之前,句子的語義指向句子的后部,是降值強調(diào),那么句子的焦點就是“才”后的內(nèi)容,表示數(shù)量之少。盡管在常人眼里,理個發(fā)、買件粗布的衣服并不算是一種奢侈,可在祥子的眼中,用來買車的每一分錢都是相當珍貴的,他舍不得動用一個子兒。因此,他會因為自己花去很少的錢而高興。一個“才”字不僅充分反映了祥子的內(nèi)心世界,也間接反映了當時勞動人們生活的痛苦。在這兩個句子中,作者對祥子寄予的無限同情正是由于使用了“才”字而得到凸現(xiàn)。假若句中沒有“才”字,便很難傳達出如此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
(二)“催化劑”——加強不同的語氣
由于“才”字帶有很強的主觀評判性,所以在句中,它能夠起到加強說話人語氣的作用。以下便以加強申辯性語氣和推斷性語氣為例分析副詞“才”的這種語用實現(xiàn)機制。
1.加強申辯性語氣
在對話中,使用副詞“才”的句子多半是表達申辯性語氣的,這時的“才”多帶有重音標記。下文具體說明了“才”加強申辯性語氣的四種語用實現(xiàn)方式。
1)轉(zhuǎn)移攻擊對象,成功反駁對方
(5)達玉琴:你要曉得在咱們這個社會里,沒有人敢冒充英雄,同志!
荊友忠:玉琴同志,最親不過夫婦,他(栗晚成)有什么毛病總瞞不過你去。
達玉琴:你是說,我知道他有毛病,可是不肯說,是吧?
荊友忠:那很有可能,假若你思想有……
達玉琴:我也崇拜過他,可是我崇拜就永遠愛護誰,不像你反復無常。我看你思想才有問題呢!
(老舍《西望長安》)
劇中的栗晚成是一個虛假的英雄。他是如何成為英雄的,這其中的蹊蹺只有栗晚成夫婦倆自己心里最清楚??墒翘摷俚臇|西總會被人識破、戳穿。他們很心虛,所以對任何人和對任何事情都顯得十分敏感、認真,對別人說的話也是時時小心、處處在意。荊友忠的話不偏不倚正好戳到了她的痛處上。當她明白荊友忠話語的含義時,便意識到了危機的存在,而立刻提高了警惕。她害怕被荊友忠糾纏太久露出破綻,所以便想方設(shè)法地要回避話題,甚至迅速結(jié)束對話。因此,她巧妙地運用了“才”字,把話題轉(zhuǎn)移到荊友忠身上,言下之意是說:因為你荊友忠的思想有問題,所以喜歡胡亂猜測好人?!安拧弊衷趯υ捴衅鸬搅思訌姺瘩g語氣的作用。
2)設(shè)定語力比較參數(shù),進一步深化程度
(6)小王:小李,你的英語說得真好!
小李:哪里呀,小張的英語才棒呢!
由于“才”字本身就蘊涵著一種潛在的對比關(guān)系,所以,小李話中的預設(shè)就是:小張的英語比我好——這無形之中就為整個句子設(shè)定了一個言語基調(diào),或者說是一個語力增減參數(shù),即如果原句是要贊揚某個人或某件事,用了“才”字以后,就可以獲得雙重強調(diào)的效果。這句話中的“才”字就是為了重點突出小張的英語水平的。其言下之意是說:與小張的英語水平相比,我就算不上什么了,真正值得稱贊的人不是我而是小張。
3)用于否定句中
①掩蓋真實的內(nèi)心世界或推卸責任
(7)(語境:女兒坐在桌旁發(fā)著呆,她正在思念遠方的心上人。母親正好進屋來了。)
母親:怎么啦?想他啦?
女兒:媽,您說哪里話呀?我……我才不想他呢!
在這則對話中,女兒明明是在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卻又羞于被母親知道,所以女兒說了謊話。她認為,一般的否認很難讓媽媽一下子就相信自己的話,便在一般的否定句前加上了一個“才”字,以表明自己的的確確沒有想。
(8)(語境:冬冬打碎了玻璃。)
媽媽:冬冬,今天是不是你把玻璃打碎啦?
冬冬:不……才不是我呢!
冬冬明知自己犯了錯誤,所以十分心虛,害怕被媽媽責備。媽媽回到家,見玻璃碎了,猜想是小家伙頑皮弄破了,便向他詢問此事。同時,冬冬也馬上從媽媽的問話中看出媽媽對他起了疑心。為了掩蓋事實真相,將自己排除在可能犯錯的人之外,所以他在這里也用了“才”字,加強了否定的語氣,以推卸責任。
②發(fā)泄強烈的不滿,極力維護自尊
如果我們將例(8)改為例(9),則為:
(9)(語境:小貓打碎了玻璃。)
媽媽:冬冬,今天是你把玻璃打碎了吧?你這孩子總是這么淘氣!
冬冬:才不是我呢!
在這則會話中,媽媽根據(jù)經(jīng)驗,未經(jīng)調(diào)查就斷定是冬冬打碎了玻璃。她的話里顯然已經(jīng)透露出了責備的語氣。冬冬聽出了媽媽的言外之意,可他的的確確沒打碎玻璃,心里自然覺得委屈,感到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所以他回答媽媽問話時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不滿情緒?;卦捴杏谩安拧本褪菫榱死碇睔鈮训匕l(fā)泄這種不滿情緒,極力維護自尊。
③加強拒絕的語氣
(10)(語境:每逢周末,小林都喜歡去金湖廣場看表演。今天心情不好。)
小陳:小林,咱們今天還去金湖廣場嗎?
小林:那里有啥好玩的。我才不去那鬼地方呢!
在以上對話中,小林心情不好,就連平時最喜歡去的地方今天也不想去了。所以,她對小陳的建議顯得很不耐煩。她的話中用到了“才”字,就是想告訴他:我現(xiàn)在根本就不想去,你要去自己去好了?!安拧弊衷谶@里加強了拒絕的語氣。
2.加強推斷的語氣,表達堅定的決心和意志
(11)(語境:兒子做了一件令父親十分生氣的事情。)
父親:我今天不揍你一頓才怪呢!
父親的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按照常理,兒子犯一般的小錯誤是可以原諒的;稍微嚴重一點的錯誤,根據(jù)情況也可以不予計較;但是這次不同:第一,兒子犯的錯誤比以前嚴重得多;第二,父親被兒子惹惱了。所以,今天父親一定會打兒子?!安拧弊直砻?父親做出打兒子的決定是經(jīng)過權(quán)衡,不得已而為之的。因此,態(tài)度顯得十分堅決。
(12)(語境:參謀長讓小陳去完成一項重要的任務。但又有些擔心他辦不好。)
小陳:參謀長,您放心吧!這事情我要辦不成才怪呢!
小陳的會話含義可以這樣推導:別人能干的事情,我一定能辦好;別人辦不好的事情,憑我的能力,也是能夠辦好的。言下之意是說:我是一個合適的人選,您別擔心,請相信我?!安拧弊旨訌娏送茖У恼Z氣,表現(xiàn)出了較強的自信,能夠起到打消別人顧慮的作用。
總之,說話人往往會根據(jù)不同語言環(huán)境的要求,利用“才”字所蘊涵的潛在對比關(guān)系和標記的語義、邏輯重心,為自己突出一定的邏輯關(guān)系、加強不同的語氣、表達各種不同的強烈感情服務。
三、從聽話人角度進行考察——提示應答空間
從上文可以看出,副詞“才”在句中不僅僅是一個語氣強調(diào)標記,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焦點及句子重心的提示標記。因此,聽話人可以根據(jù)“才”所提示的語氣和話題、情感信息適當?shù)剡x擇自己的應答空間。如:
(13)達玉琴: …… 我看你思想才有問題呢!
荊友忠:怎么?
達玉琴:你假裝積極、警惕,其實是為耍一點小聰明,想往上爬。為想往上爬,你不怕污蔑一位英雄。
荊友忠:我絲毫沒有那種卑鄙的想法!我在朝鮮戰(zhàn)場上經(jīng)歷過炮火的鍛煉,我不會做損人利己的事!……
(老舍《西望長安》)
例(13)是例(5)的繼續(xù)。在例(5)中,達玉琴成功地將攻擊的矛頭轉(zhuǎn)向了荊友忠,而且還不失時機地對荊友忠的“思想問題”進行了嚴厲地“批判”,狠狠地將荊友忠反咬了一口。句中的“才”向聽話人提示:
說話人信息焦點:荊友忠的“思想問題”
說話人語氣:責備/批判
那么,根據(jù)會話原則,聽話人必須就說話人的話題做出反映;又根據(jù)對話結(jié)構(gòu)理論,“責備/批判”的語氣是與“申辯/認錯/沉默”等構(gòu)成相鄰對的。所以,聽話人可供選擇的應答空間就是:
話題:思想問題
語氣:申辯/認錯/沉默
因為說話人“才”字后所提供的信息是假命題,所以,荊友忠的應答空間就只能是為自己做辯護了。
又如在例(9)中冬冬話中的“才”字向媽媽暗示出:孩子確實沒有打碎玻璃,孩子的自尊心受了傷害,此時正在生氣。用圖表示為:
信息焦點:孩子確實沒有打碎玻璃
語氣:生氣/不滿/憤怒
那么根據(jù)提示的事實和情感信息,媽媽就應該適當?shù)剡x擇自己的應答空間——為自己剛才錯怪了孩子向冬冬道歉。
同樣,在例(10),“才”字提示出小林的會話含義是:
話題:金湖廣場
語氣:不想去
根據(jù)所提示的信息,小陳要么知趣地走開,要么就說一些更輕松的話題,以引起小林的興趣。
總之,如果聽話人能夠較好地抓住副詞“才”所提示的語言、情感、話題信息就能夠更準確、更恰當?shù)刈龀龌卮鹆恕?/p>
四、小結(jié)
本文從語用——語言學的角度,對“才”的語用實現(xiàn)機制作了更進一步的探討。副詞“才”在句中的使用,不僅對說話人來說,可以突顯句子的邏輯重心、加強語氣;而且對聽話人來說,也可以提示對話的空間。
注 釋:
①研究語用學與語言學各核心學科之間的關(guān)系,特別是語用學與語
法形式之間的關(guān)系。語用——語言學的研究方法大體上有兩個研究方向:一是探討各種語言形式的功能,即對語言進行語用分析,解決語言形式的語用含義和語用差異;二是結(jié)合語境,研究話語中說話人是否做到了恰當?shù)厥褂谜Z言,準確地表達用意。(見何自然《語用學概論》第197~198頁上)
參考文獻:
[1]鮑克怡.現(xiàn)代漢語虛詞解析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侯學超.現(xiàn)代漢語虛詞詞典[Z].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3]何自然.語用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索振羽.語用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0.
(劉波 廣州 廣東工業(yè)大學外事處 510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