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飛
72歲的我和弟弟最近完成了一次幾乎“不可能的任務(wù)”——報名參團游歷青藏高原,飽覽這片神秘土地上的奇麗景觀。
我退休前從事教育工作,弟弟也是文職人員,兩人都是比較安靜的人,退休后我愛上旅游,背著相機到處走。我們倆的身體狀況都不太好,但盼望去西藏很久了,考慮到自己年紀越來越大,再不去以后可能再也沒機會去了,兩人還是決定試一試。
出發(fā)前,我們做了很多準備。為了適應(yīng)高原環(huán)境,我和弟弟決定先到海拔1000米的甘肅省的蘭州待三天,接著又到青海省西寧市住了幾天。我們還去了青海湖和日月山,坐汽車上到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下車體驗,站在山上感覺還好。感覺我們能夠承受,就改變計劃,不再去海拔更高的格爾木,而是直接前往拉薩。
我和弟弟一到蘭州就買了紅景天回來煮水喝,這是抗高原反應(yīng)的中藥材,還預備了到拉薩吃的“高原寧膠囊”。另外,我們還帶了防寒衣物、防曬帽、太陽鏡。
最后我們選擇乘坐青藏鐵路火車進藏。我們老年人比較悠閑,不必擔心時間緊湊的問題了。有意體驗一下新鐵路,順便欣賞沿途風景,窗外凍土帶飄著雪花,車內(nèi)溫度卻有攝氏24度,真的是很愜意。
我們雖然事前做足了準備,但是真正行動起來還是比較吃力的。一下火車,就感覺氣短、嘴唇發(fā)紫,腿腳發(fā)軟,走路也不太有力氣了。同行的年輕人很激動,大說大笑,沒想到很快就出現(xiàn)了高原反應(yīng),整個人都很虛弱。我們兄弟倆牢記“注意事項”,要休息好、不急于逛景、不洗澡、不喝酒。經(jīng)過幾天的調(diào)整,再去布達拉宮、哲蚌寺、海拔5000米的米拉山口,除了氣短,都沒有感到太多的不適。反正年紀大了就慢慢來,累了就休息一會兒。
此次西藏之行,最讓我難忘的是那里獨特的風土人情。我平時特別怕蚊子咬,怕雨淋,來到拉薩大可放心:因為這里一年四季無蚊子,下雨都在夜間,白天肯定是晴天。女士上街都戴著特制的遮陽帽或者干脆把臉全包上,這是因為拉薩的日照時間長和特別干燥。同藏民交流,他們基本都操著四川味的普通話,讓我覺得很有趣。大約因為很多四川人入藏經(jīng)商、打工的緣故。當?shù)厝诉€告訴我;由于高原缺氧,海拔越高、氧氣越少,內(nèi)地的打火機在拉薩打不著,拉薩的打火機到那曲也打不著。
街上跑的車越野車和皮卡車多,除了是適應(yīng)高原缺氧和路況復雜外,當然也是高原人“不差錢”的緣故!三輪車則統(tǒng)一藏式“打扮”,3元起價不貴,小公汽隨叫隨停,下車交錢就行。最讓人難忘的是藏民們的虔誠,在寺廟附近,許多人提著暖瓶走來走去,為的是給各位佛陀前的油燈添油。各大寺廟前都有叩長頭的人。他們是真正的三跪九叩,行禮的時候完完全全趴在地上,一路行大禮地前進,頭上磕出血印也不在乎。他們的虔誠深深地震撼了我們。
這次我們老哥倆除了蘭州、西寧、拉薩,還去了林芝,算是過足了癮。
(編者注:本文系個人經(jīng)驗談,讀者前往高原地區(qū)請遵醫(yī)囑。)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