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丹
摘要:夢從很古老的時候就吸引著人們的視線。有些人認為夢是對未來的預示,有些人認為是潛意識的偽裝,或是帶著神秘的信息指引人們的生活。本文提出了研究的新方法。
關鍵詞:夢論潛意識self-evidence DCT
1夢的心理學解釋
1.1夢的精神分析的觀點弗洛伊德認為“夢是一種被壓抑的欲望的象征性滿足.”他還認為,在夢中滿足的主要欲望是性的欲望‘,無論是與性欲有直接聯(lián)系的夢,還是與性欲有象征性聯(lián)系的,甚至看起來沒有聯(lián)系的夢,在弗洛伊德看來統(tǒng)統(tǒng)都包含著性的意義。
弗洛伊德認為,夢的運作、化裝主要通過凝縮、移置、象征、次級修正(潤飾)的過程把夢的顯相完全歪曲。凝縮,是指顯象的夢被轉化為極縮略的形式,夢的某些成分被略去,另一些只以殘缺的形式出現(xiàn)。移置,即一個不重要的觀念或小事在夢中卻變成了大事或占據(jù)重要地位。象征,即以具體的形象來代替抽象的欲望。它顯示了夢作為通往潛意識的真實途徑不能在形成的內容(變化、矛盾、原因)中反映邏輯關系,而是以改頭換面的方式出現(xiàn)。次級修正,即把夢中無條理的材料醒后加以系統(tǒng)化來掩蓋真相等等。
1.2夢的實驗心理學觀點
1.2.1連續(xù)性假說這種觀點認為,夢是日間生活的繼續(xù)?!叭沼兴?,夜有所夢?!边@種看法有一定證據(jù)支持。加菲爾德博士認為:無論國籍、性別、貧富、貴賤、宗教信仰以及文化背景,全世界60多億人每天晚上都在做著大同小異的12種夢。也可以說,是12對夢。因為相對于每一種噩夢,一般都有一種對應的、令人陶醉的美夢。
1.2.2大腦的隨機活動體驗說霍布森(Hobson,1988)認為,夢的本質是對腦的隨機神經(jīng)活動的主觀體驗。他認為,一定數(shù)量的刺激對維持腦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睡眠時,由于刺激減少,神經(jīng)系統(tǒng)會產(chǎn)生一些隨機活動。夢則是人的認知系統(tǒng)試圖對這些隨機活動進行解釋并賦予一定意義。
1.2.3認知功能說:這種觀點認為,夢擔負一定的認知功能。在睡眠中,人的認知系統(tǒng)依然對頭腦中的信息進行檢索、排序、整合和鞏固。這些活動的一部分會進入意識,成為夢境。??怂?Foulkes,1985)認為,夢的功能是將個體的知覺和行為經(jīng)驗重新編碼和整合,使之轉化為符號化的、可意識到的知識。這種整合可以將新、舊記憶聯(lián)系起來。這種觀點有一定的證據(jù)支持。如有的人在夢中獲得解決問題的靈感,化學家門捷列夫在睡夢中發(fā)現(xiàn)了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
1.3夢的生理心理學觀點Hobson和McCarIey(1997)根據(jù)關于夢的許多生理學研究結果,提出了夢的“激活一合成模式”。他們認為,夢過程是從腦干“巨細胞”的放電開始的。這種放電不僅導致眼球的快速雙向水平移動和REM睡眠的特征性腦波,而且也導致許多腦區(qū)的激活,包括感覺(特別是視覺)、運動功能和情緒活動的腦區(qū)。正是對許多腦區(qū)的這種激活作用,導致了各種可變的,甚至稀奇古怪的夢境。除了巨細胞放電可以導致腦區(qū)激活外,睡眠期間體內外的某些比較強烈的刺激,也可引起相應腦區(qū)的激活,從而被收入夢中。例如,如果于快波睡眠期將冷水噴到睡眠者身上,那么他就可能會夢見自己外出途中遭到暴雨的襲擊。
2夢的解析的新方法
2.1The self-evident dream exploration近年來,Jerry LJennlngs提出夢既不是潛意識的偽裝也不是日常生活中經(jīng)歷的事件的象征意義。每一個夢境就是它所表達的意義。對于夢境了解的困難不在于它的隱藏含義、或是復雜的象征。而是它的完全不隱藏。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傘是男性生殖器的代表,毛皮大衣或許是財富的象征。狼是陰影的原型。然而在Jerry L.Jennings的理論中這些東西都是直接的“自我顯著”的意思,傘就是傘,毛皮大衣就是毛皮大衣,狼就是狼,不存在隱含的意義。正是因為它是如此的直白,所以夢中的所有細節(jié)都是個人經(jīng)歷、個性、和心理的寫照。
Ahsen的“1—S—M”三因素理論能闡明象征意義和具體意義之間的區(qū)別。I代表是夢的想象。S代表知覺和肉體的組成,M代表語義的含義。當被試醒來口述夢境的時候,通常會導致可視的想象(1)遺失極為重要的知覺,只剩下語義的含義。所以“自我顯著”的夢境分析是在與睡夢極為相似的“可選擇的”的醒著做夢的環(huán)境下進行的。
分析的步驟:①要求病人按夢境的時間順序闡述。②盡量描述夢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⑨排外的。對夢境的高度集中。④簡單復述關鍵的詞或短句。⑤更深層次的復述夢境中的情感信息。⑥回顧。⑦想象帶給個人獨特的含義。⑧抓住瞬間的,毫無保留的對夢境的想象。⑨要求闡述者用最直接的意思表達夢境。⑩對比,抓住細節(jié)。這種方法有幾個好處:首先,可以確保病人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探索和分析自己的夢境。排除了分析師的影響。
其次,這種方法嘗試把注意力平均分配到夢境的每一個方面,也就是前面所談到的“l(fā)—S—M”再次,“醒著的夢境”極端接近原始的夢境經(jīng)歷。并且極力呈現(xiàn)病人的感情經(jīng)理,而不需病人多考慮自己在干什么。
2.2DCT DCT即是一個先進的理論又是認知一情感一行為的顧問,心理咨詢師通過DCT評估病人的認知一感情一發(fā)展模式,系統(tǒng)的選擇合適的治療干預來促進病人的成長康復。
當病人呈現(xiàn)夢境時,運用DCT方法治療。
DCT把感受分為幾類:①感覺運動模式,包括經(jīng)歷、感覺、身體感覺運動的意義以及情感。②具體操作模式,包括具體細節(jié)的語言形容③正式的操作模式,包括情感和經(jīng)理的抽象感受。④辯證的系統(tǒng)的模式,成年人由于抽象的原因超出了正式的操作模式,達到一個以自己的理解來認識世界的辯證階段。
DCT的操作步驟:①從病人的夢境片段開始,積極的聆聽幫助病人敘述自己的夢境。②在治療期間,抓住病人最強烈的片段、感受、感知。③留意病人夢境中最強烈的方面,把它與DCT的四個感受類型相比較。④病人在描述的過程中,大部分會注重感覺運動模式和具體操作模式。干預結果的不同取決于這兩種模式哪一個更顯著。MHCs要幫助病人談論夢境的細節(jié),以此來符合DCT的模式。⑤在夢境和現(xiàn)實生活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問題和情況間畫平行線,用正式的操作方式問合理的問題。以此來確定夢境和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⑥如果病人選擇繼續(xù)談論夢境,心理治療師可以通過重復一至五步驟來關注夢境中的其他片段。⑦通過聯(lián)系先前所挖掘的夢的組成意義,做一個全面的夢境解析,并建立假設。⑧夢的解析過程的最終目標是幫助病人把感受和感知的經(jīng)歷轉化為認知。
夢的解析成為一個幫助病人審視自己的感受、感知的治療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