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利民
在倫敦的一家酒店門前,34歲的伊安正在簽名售書?!耙涟?,如果你會說話,將會有更大的成就!”一位讀者傳來一張紙片。
伊安微笑著看了看他的讀者,心中卻涌起了波瀾。他出生在農場,父親告訴他,放養(yǎng)這么多的牲畜,沒有洪亮的聲音是不行的。可12歲那年,因為一場高燒,伊安的聲帶被燒壞了,從此,他便失去了引以為傲的聲音。有很長一段日子,伊安都極度消沉。
一個偶然的機會,伊安看到了一些有關牲畜方面知識的書。漸漸地,伊安發(fā)現了讀書的樂趣。
有一天,他用手語給父親講了一個精彩的故事,父親隨后對他說:“其實在農場,在那些牲畜身上,就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可惜知道的人是那么少,要是有人能寫出來,一定會受人喜歡!”伊安的心猛地一跳,想起那些牛羊,他不由自主地興奮起來。
伊安開始著手寫故事了。后來,一本叫《它們的故事》的小冊子出版以后,立刻風靡英倫。自此,伊安一發(fā)而不可收拾,優(yōu)秀作品不斷問世。人們在驚羨他的才華的同時,也為他感到遺憾,因為憑他組織文字的才能,如果不是啞了,應該演講能力極強,極有希望進入政界高層。父親看了讀者遞過來的那張紙片后,說:“如果你能說話,現在正在農場里召喚那些牲畜呢!”
是的,人生的每一次不幸都是一次轉機,有的人只是在自己的災難中沉淪度日,而有的人卻能于暗淡的際遇中窺見一個嶄新的世界。生活就是這樣,在得失之間平衡著,雖然有時你失去的是珍貴的東西,但是你可能得到的,是更多的美好,只要你有一顆充滿希望的心。
(摘自《人與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