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顯韜
摘要:輔導員工作的本質就是服務,為學生服務、為學校的辦學目標服務。何以見得呢?從高等教育的地位上看,是為社會經濟基礎服務的i從學生工作在整個學校的工作來看,是為教學工作和辦學目標服務的;從領導、老師的角度上看,是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服務的。學校工作以人為本,實質上就是以學生為本。因此,輔導員工作就是要以學生為本、真心誠意地為學生服務。
關鍵詞:做好高校輔導員工作
1抓緊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1.1圍繞學生利益的本身,針對性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夠僅僅靠說教。中央16號文件提出來了,要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須尊重學生的利益,注重解決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如果說我們漠視學生的利益,那么教育的效果就只能流于說教。根本談不上效果,然而就得不到廣大同學的信任。
1.2結合學生的實際,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耳、入腦、入心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把握住同學們的需求,同學不需要、不關注的東西,沒必要強制去做。同學們需要的、關注的東西,比如就業(yè)問題、個人發(fā)展的問題,對一些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把握住了同學的需求,就能夠受到大家的歡迎。其次,要照顧到青年學生的特點。近些年,由于擴招后的畢業(yè)生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很快,一屆與一屆同學之間的變化、差別也非常大,所以,一定要照顧到同學們的特點,采用廣大同學喜聞樂見、樂于接受的方式。比如,當前的社會實踐、學生社團、素質拓展訓練等等。都受到同學們的歡迎,所以我們應該多采取這樣的方式來開展工作。
1.3以情感人,真心的關心他們,幫助他們克服各方面的困難因為同學們在大學階段遠離父母,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社會上各種誘惑很多,所以他們的困惑會很多,困難也很大,這個時候十分需要老師的關心與幫助,我們如果能真心地去關心他們,及時的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和困難,并給予幫助和解決,這樣對學生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
2加強班級的建設管理工作
2.1完善班級干部隊伍建設,制定班級奮斗目標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一個團結奮進的班集體離不開一支完善而務實地班干部隊伍。班集體的共同奮斗目標,是班集體的理想和前進的方向,班集體如果沒有共同追求的奮斗目標,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所以,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應該有一個集體的奮斗目標。作為班級的直接組織者班干部應在輔導員的指導下結合本班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制定出班級的奮斗目標。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集體每個成員的積極性,每一集體目標的實現,都是全體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要讓他們分享集體的歡樂和幸福,從而形成集體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2.2加強制度建設,實行班級民主化,精細化管理有句話說:“抓在細微處,落在實效中”,輔導員工作只有細致入微,才能使班級管理見成效,而在細致管理基礎上還應充分發(fā)揮民主。輔導員要有意識的讓學生參與管理,創(chuàng)設各種表現機會,充分調動全班每個同學的積極性,形成民主管理氣氛使學生自我表現心理得到滿足,民主意識得到培養(yǎng),管理能力得到增強。
2.3以學風建設為導向,培養(yǎng)正確輿論和良好班風一個良好的班集體要形成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去影響、制約每個學生的心理,規(guī)范每個學生的行為。正確的輿論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對班級每個成員都有約束、感染與激勵的作用。在獎善懲惡的過程中,輿論具有行政命令和規(guī)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內要注意培養(yǎng)正確的集體輿論,善于引導學生對班級生活中一些現象進行議論、評價,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現象有人抓”的風氣。
3重視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3.1堅持養(yǎng)成教育與法制教育相結合加強學生的法制安全教育,是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養(yǎng)成和學校規(guī)范化管理的目的之一。為此,平時應十分注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加強就寢就餐、行為規(guī)范的學習和競賽,引導學生戒奢、戒惰、戒散,自我防范,養(yǎng)成良好的言行舉止、行為習慣,學會文明生活方式和懂得基本禮儀。
3.2堅持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在切實抓好課堂教育的同時,充分利用校內資源和社會力量加強對學生的法制安全教育,從不同的角度,分析當前青年違法犯罪的原因和現狀,真正把校內教育與校外法制教育融合在一起,即生動又形象地被學生所接受。
3.3堅持統(tǒng)一教育與分類教育相結合在抓好常規(guī)教育的同時,我們注重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分類進行教育。主要做到三點:一是量體裁衣,教育目標層次化。根據培養(yǎng)目標和學生素質差異,以及不同年級認知特點,我們對法制安全教育采取了分層教育法,即對一年級學生以養(yǎng)成教育、校紀校規(guī)教育為主。二是有的放矢,教育對象重點化。把后進生的思想轉化工作作為法制教育的重要內容來抓,發(fā)現不良苗頭及時予以教育和引導,及時把學生不良行為和違法行為消滅到萌芽狀態(tài)。三是辨癥施術,教育方法靈活化。如處理學生違紀事件,我們在保證規(guī)章制度的嚴肅性和執(zhí)行制度的規(guī)范性的前提下,采用較為靈活的教育方式。如對學生的違紀處置人性化,給學生以一定的時間改過、促使違紀學生從外部約束向自我約束推進。
4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工作
4.1人際交往問題進入大學后,面對新的環(huán)境,同學關系和師生關系等都與中學有顯著的不同。一方面他們與老師交流相對較少,另一方面,同學們都來自四面八方,他們的經濟文化背景各異,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的同學,在許多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也不同,因而交往也相對比較困難。
4.2專業(yè)興趣問題個別學生不喜歡所學的專業(yè),缺乏學習興趣,因而情緒低落。深入了解不難發(fā)現,這種現象不外乎有幾個方面的原因:①在報考大學志愿時,對各專業(yè)情況不了解,因此填報比較盲目;②被所填報的專業(yè)錄取,但實際情況與自己當初的想法相差甚遠;③志愿服從調配,所學專業(yè)并非自己喜歡的專業(yè),但又不得不讀下去,因而感到很無奈;④受各方面的影響,認為自己所學的專業(yè)沒有發(fā)展前途,因而缺乏學習熱情;
正是因為以上這些因素的影響,使一部分學生對大學期間的學習,產生了厭煩和抵觸情緒,從而造成心理上的壓力。
4.3就業(yè)問題進入大學后,同學們由對前途的憧憬轉向現實。如果說他們在填報志愿時還比較理想化的話,現在他們都從職業(yè)準備的角度思考自己的前途。師哥師姐們的就業(yè)形勢,社會的人才需求,實際的工作情況,以及自己的主觀愿望等,都會引起他們各方面的思考和權衡。在這個過程中也經常會產生各種心理困擾。
4.4情感問題進入大學后,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有了很大的改變,多數人遠離父母,且大學生均處于青春期,因此“愛情”是大學校園中的一個敏感的話題。但是,提前體驗浪漫的同時,卻也會帶來一系列復雜、獨特的問題,這也是最容易產生心理困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