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顧問 晏紅
中國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特邀專家。現(xiàn)于清華大學從事幼兒教育和家庭教育研究,在全國公開發(fā)行的教育類報紙雜志上發(fā)表大量文章,并主持專欄。合著和專著多部著作,代表作《培養(yǎng)幼兒好習慣》。
? 我女兒兩歲7個月,很會說話,但性格不好,特別小氣,自己的玩具都舍不得給其他小朋友玩,就連自己的親弟弟也不給。特別會撒嬌,不依著她就哭鼻子,碰見熟人也不愿意開口叫人,還要躲,請問該怎么引導這孩子?
答 兩歲7個月的孩子正在發(fā)展自我意識,其中物權所有是自我意識的一個重要方面,即孩子開始認識到不同的物品屬于不同的主人。例如眼鏡是奶奶的,拐杖是爺爺的。領帶是爸爸的,紗巾是媽媽的,玩具是自己的。物歸原主會讓孩子有安全感和秩序感。如果與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應該先征求孩子的意見,可以嘗試讓他們交換玩具,如果她不同意,不要強迫孩子分享或謙讓。正確的引導方式是,平時在家里注意不要總是讓孩子吃獨食。而是與她一起吃。讓她舍得與人分享并感受分享的快樂。至于孩子見人不開口。說明她出門鍛煉的機會較少,家長要帶她多與人交往,雖然一開始她不叫人,但是家長只要堅持引導和鼓勵,孩子慢慢就變得大膽、主動了。
? 我的兒子1歲4個月,他特別像個女孩子,長像也是,也不是特頑皮的那種,比較文靜,也不會說什么話,只會叫“媽媽、婆婆、姐姐”,還會說一些他的常用語,比如要吃奶時會叫“奶奶”,要吃菜時會說: “媽媽,吃!”對于這么大的孩子只會說這些是不是太簡單了一些呢?我應該怎樣做才能讓他像個男孩子?
答 你的孩子語言發(fā)展水平正常,兩歲以內的孩子一般還不會說完整句,只會說一些單詞,他還處于積累語言素材的時期,日常生活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有助于他對語言的理解,大約兩歲以后,隨著發(fā)音器官和發(fā)音技巧的成熟,他說話的能力就會迅速提高。不知你希望的男孩子是什么樣子,是不是主動、活潑、大膽、動感?請你現(xiàn)在不要太著急。一步一步來,先讓孩子多吃、多運動。使他身體棒棒的;多帶孩子出去見世面,使他大大方方的;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再培養(yǎng)他關心別人的儒雅風范,你的孩子一定會成長為一個可愛的陽光男孩。
? 我家寶寶現(xiàn)在7個半月,是男寶寶,我想帶他去上早教班。但不知是否有效?還有寶寶特別認生,見到來家里串門的朋友或是去一個不常去的地方就哭,有時候我們說話聲音大了他會被嚇哭,請問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使他不認生?
答 1歲以內的寶寶不宜長時間待在室內公眾場所,如果上早教班,可以嘗試小時制的早教活動。而且6個月以后的寶寶正是怕生的時候。陌生的環(huán)境會讓他感到害怕,家長不要以為這是孩子膽小的表現(xiàn),是孩子的缺點,其實這正是1歲寶寶以內的特點,是正常的。家長不要批評孩子的膽怯,反而要特別有耐心,盡可能讓他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克服弱點,在希望他有明顯改善之前,先給他幾個月的修整時間,而這段時間里。他的生活經驗豐富了,才會感覺陌生環(huán)境原來沒有那么可怕。
? 我的孩子快1歲兩個月了,從5、6個月就喜歡站著,到10個月可以走了,但是到現(xiàn)在,他總是需要拉著大人的一個手指才敢走,什么原因?應該怎么鍛煉他呢?
答 10個月就可以走了,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寶寶!在孩子大膽和獨立行走之前,需要一個扶物行走的階段。雖然他只拉著大人的一個手指。但是大人的手指幫助他穩(wěn)定自己的身體平衡。而且讓他有心理安全感,孩子就是這樣為自己的身體和心理找平衡的。如果想進一步鍛煉孩子,可以讓孩子在大人的手臂范圍內自己走兩步,也可以讓孩子推低矮的小車,一方面小車對他的身體有支撐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增強他走路的興趣,但家長還是要在旁邊加強看護,以免發(fā)生意外傷害。
? 我的孩子現(xiàn)在3歲多,老不聽話,總喜歡使喚爺爺奶奶,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自己做,我該怎么辦?
答 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大多數原因是爺爺奶奶太懂寶寶的心思了,寶寶想要什么,手一指,爺爺奶奶就明白了,然后忙不迭地給孫子拿來,結果養(yǎng)成寶寶不動手不動口、稍加示意就能指揮爺爺奶奶的習慣。因此,爺爺奶奶以后不宜再對孫子大包大攬了,有些事情讓他自己做。最初改變這種習慣的時候,孩子可能不愿意,家長不宜一下子對孩子要求很高,應該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例如先為孩子做一半,另一半留給孩子自己做。如果孩子能自己做事,家長就及時表揚,以此強化孩子的好行為。
? 我的兒子現(xiàn)在兩歲多一點,但是他膽子很小,在家聽到突然的動靜,就會躲到床底下,而且他怕高壓鍋的聲音,平時連我們做飯都不讓,他從小就沒有受到任何的驚嚇,不知道他為什么會這樣,另外他的脾氣很大,很急躁,我該怎么辦?
答 并不是孩子從小受到驚嚇才會有害怕,而是孩子到一定年齡就會產生特定的害怕對象。兩歲以上的寶寶會害怕黑暗、孤獨、想像中的怪獸、強盜、醫(yī)生等。高壓鍋或者其他突然發(fā)出的響聲都會嚇著寶寶。當寶寶出現(xiàn)害怕情緒的時候,媽媽要摟抱著寶寶,安慰他“沒事沒事”、“不怕不怕”。孩子脾氣大,與他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有關,媽媽可以蹲下來,看看寶寶,用自己的話把寶寶的需求表達出來,然后問寶寶是不是這個意思,這樣一方面緩解寶寶的急躁情緒,另一方面給孩子示范正確的表達方式。
? 我的寶寶快3歲了,剛上幼兒園不到兩周。這幾天來幾乎每天都尿濕褲,還被小朋友打傷??墒撬诩視r很少尿褲子,問他臉上傷是怎么回事,他卻說是自己弄的,老師說他在幼兒園不愛和小朋友說話,老師問是否有小便,他總說沒有,可過會,就坐在位子上尿了。請問以上情況家長如何處理,怎樣可以讓孩子在幼兒園健康快樂地過集體生活?
答 你的寶寶出現(xiàn)的情況是不適應入園導致的“退行”現(xiàn)象,就是說他的某些行為倒退到以前的水平。不再尿褲子的他又尿褲子了。也不敢跟老師說小便,還會莫名其妙地承擔一些責任,把受傷歸統(tǒng)統(tǒng)為自己的原因。這些都是因為寶貝心理緊張、有壓力,自己又不會調節(jié)。為了幫助寶寶健康快樂地上幼兒園,媽媽要理解和接納寶寶的“退行”,不要批評他“怎么變得不懂事了”;“寶寶長大了,不應該再尿褲子了”等等,而是忽略不提這些事情。讓寶寶放松心情,減輕壓力。同時。跟老師多溝通,了解寶寶在幼兒園具體遇到了什么困難,與老師合作教育寶寶共渡入園第一關。
? 我們和老人住在一起,姥姥對孩子有些寵,什么都幫孩子做,我們該怎樣和老人溝通,讓他們知道必須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事呢?
答 一般情況下,老人養(yǎng)育自己的兒女都比較嚴格,而養(yǎng)育自己的孫輩就比較寵愛了。這是一個普遍規(guī)律。與老人溝通的時候,首先在舉例子的基礎之上取得她的共識:溺愛孩子是有害的。接著喚醒老人養(yǎng)育自己兒女的經驗: “我們做兒女的之所以現(xiàn)在比較成功和幸福,就是您老當年嚴格要求我們、不寵愛我們的緣故啊,人的成長規(guī)律是相同的,您現(xiàn)在也一樣嚴格要求外孫子,他才能健康成長?!钡玫絻号谋頁P,老人會很有成就感,這會有利于她改變寵愛孩子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