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故居富厚堂,又名毅勇侯第,坐落在湖南婁底雙峰縣。08年十二月的寒冬,天氣卻異常的暖和。汽車從婁底城區(qū)出發(fā),我們一路歡欣來到了荷葉鎮(zhèn)的鰲魚山腳。
遠遠望去,在門前花崗石月臺上,只見一些迎風招展的大清龍鳳旗、湘軍帥旗。帥旗為大的長方形,在鮮艷的朱紅底上鑲著黑色的小三角形邊,當中寫著一個剛勁有力的“帥”字。讓人不禁遙想當年曾國藩率領(lǐng)湘軍馳騁疆場的磅礴氣勢。
故居富厚堂前有一個巨大的荷塘,每年塘內(nèi)長滿了荷葉,“荷葉鎮(zhèn)”因此得名。而于今殘荷盡謝,物是人非。曾國藩先后晉升為兩江總督、直隸總督,詔加“太子太?!?,封“一等毅勇候”,授“英武殿大學士”,升“光祿大夫”,謚稱“曾文正公”。同治四年(1865年)秋,素無終身官場打算的曾國藩,準備先動員家眷回籍“立家作業(yè)”,自己以后再作引退。由曾國潢、曾國荃、曾紀澤經(jīng)手主持,依照候府規(guī)模,花十年功夫營造了富厚堂。
富厚堂座南朝北,原稱八本堂。取曾國藩“讀古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diào)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yǎng)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的家訓,后曾紀澤據(jù)《后漢書》“富厚如之”而改現(xiàn)名。
整個故居為當?shù)嘏f時有錢人的磚瓦結(jié)構(gòu),占地60余畝,建筑面積1萬余平方米。它由思云館、毅勇侯第前門、宅東門、宅西門、全宅圍墻、宅南藏書樓、宅北芳記書樓、八本堂、緝園十景等組成富厚堂建筑群,當?shù)匕傩辗Q之為“宰相府”。該府有東西兩門。中門因為門樓很寬,所以并不顯得很高大,門上有“毅勇侯第”四個大金字直匾。進了大門,便像北京的四合院。
在第二間屋大廳的正中齊屋梁處,用蒼勁有力的柳體大書一塊匾額:“勛高柱石”。這是同治皇帝御賜的。曾國藩61年風雨歷程,曾國藩對大清社稷的貢獻,全部濃縮在這4個字中?!拔嵊诮霜毞恼?!”,毛澤東和蔣介石一正一反,都對曾國藩推崇不已,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曾國藩一生在立德、立功、立言這三個方面的成就都讓后人不得不正視!“無湘不成軍”,由曾國藩的湘軍而至今天的各路“湘軍”,無一不展示了他的深遠影響。經(jīng)世濟用、底蘊深厚的湖湘文化如果缺少了曾國藩,恐怕會暗淡許多!于今,一代中興名臣的文治武功已隨歷史的風云飄去,但他所留下的一百二十八萬字的煌煌巨著卻仍在文化的高處和歷史的深處熠熠生光,供后人去學習研究!
在富厚堂里,我們印象最深刻、最讓人留念忘返的,莫過于藏書樓。藏書樓為堅實青磚結(jié)構(gòu),高三層。藏書曾達三十余萬卷,超過近代史上著名的私人藏書樓,是近代私家藏書第一樓。藏書樓建于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分“公記”、“樸記”、“芳記”三部分,“公記”收藏的是曾國藩讀過、批示過的書籍,以經(jīng)、史、子、集、地方志、家藏史料為主;“樸記”收藏的是曾國藩長子曾紀澤常用書籍;“芳記”為其次子曾紀鴻夫婦藏書。曾氏藏書的獨到之處,是由于曾氏家族本身與中國近代史的關(guān)系,從而保存了豐富的奏稿、書信、日記等家藏史料?!独钚愠晒┰~》副本就藏于“公記”書樓。曾紀澤搜羅西洋文化、科技圖書較多,從而體現(xiàn)了近代藏書樓的特色。曾家后裔代有英才,藏書樓功不可沒!
看到這些書架,我們好象看到了曾家子孫在此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身影。站在第三層,視野開闊,讀書練功久了,看看遠天近水,使人氣定神閑,從而可以再一次潛入書山學海中去。曾國藩對自己后代的教育是下了功夫的,他曾一再表示“不愿子孫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曾國藩的后代中,有長子曾紀澤,精通英語,曾做外交大使出使多國,他與沙俄談判,成功收復新疆伊梨,且著述甚豐;次子曾紀鴻自學成才,著有《對數(shù)評解》、《圓率考真圖解》、《粟布演草》等數(shù)學專著傳世,他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數(shù)學家;曾孫曾寶蓀、約農(nóng)留學英國,曾昭權(quán)、昭桓留學美國,他(她)們均學業(yè)有成。
民國時期,蔣介石對曾國藩故居的保護非常重視。富厚堂被當時的國民政府公布為“中華民國文物保護單位”。抗戰(zhàn)期間,兵慌馬亂,陳誠、蔣介石曾兩次電令“就地駐軍保護先賢曾文正公故宅”。一九四二年,曾國藩曾孫女曾寶蓀重回老家富厚堂時,藏書樓還保存得非常完好,“書樓一塵不染,書籍琳瑯滿架”。
解放后,富厚堂曾被用作了當時的人民公社機關(guān)駐地。曾家卷帙浩繁的藏書,毀損的毀損,流散的流散,國內(nèi)僅一部分被保存在湖南圖書館。所以我們在藏書樓看到的大都是空的書架及少數(shù)的復制品。毛澤東與曾國藩同為“三湘”雄才、文韜武略,生平深受曾氏政治軍事思想的影響,卻未對曾國藩故居加以絲毫保護。文革中,毛澤東的“曾國藩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在當時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政治現(xiàn)實面前,作為私淑鄉(xiāng)賢的曾文正公,也不能幸免。
慶幸的是,到1988年,雙峰縣政府將曾國藩故居富厚堂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湖南省政府將富厚堂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國務(wù)院公布故居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富厚堂正式對外開放。歷史從一個原點出發(fā),又重新回到這個原點,這也算是一個小小而有趣的規(guī)律了。據(jù)解說導游介紹,當?shù)卣谂c湖南圖書館協(xié)商,將部分原書索回,這樣可以“物歸原主”了。
早已作古的曾國藩在近代中國歷史上為我們留下很多。他文韜武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一生跌蕩起伏,歷經(jīng)磨難;他創(chuàng)建湘軍,揮師東進,平定太平天國。他一生在政治、軍事、經(jīng)濟、外交、教育、思想文化諸方面都有成就。隨著時間的推移,仰慕和研究曾國藩的人一定會很多。披上神秘面紗的偌大曾文正公故居,一定會吸引前來拜謁的人們聊發(fā)一通思古之幽情。